未来十年,中国将面临哪些挑战

2009-07-24 19:29
环球时报 2009-07-24
关键词:大国学者挑战

本报记者 邱永峥

45位学者投票评出中国未来十年的五大挑战

如何防止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三股势力”对中国的威胁 37人

如何保护我们日益扩展的海外利益、外交目标 36人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全球性问题 33人

如何加强中国软实力建设和提升中国国家形象 31人

如何避免中美两个大国陷入结构性战略竞争、冲突 30人

认识到未来的挑战才能更好地直面。7月18日,在《环球时报》国际论坛版十周年“中国舆论与世界变迁”研讨会上,45名学者就“未来十年,中国与世界交往面临的挑战”的主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未来十年会更难

对中国来说,未来十年面临的挑战会比过去十年更艰难。这是参加本次研讨会学者们的普遍看法。

那么,未来十年中国将会面临着什么样的具体挑战呢?与会的45名学者进行投票,选出了他们认为中国未来十年面临的五大挑战。其中,“如何防止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三股势力对中国的威胁”被视为最大挑战,有37名学者投票认同。中国面临的第二大挑战是“如何保护我们日益扩展的海外利益、外交目标”,有36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全球性问题”、“如何加强中国软实力建设和提升中国国家形象”以及“如何避免中美两个大国陷入结构性战略竞争、冲突”则被学者们视为中国未来十年面临的第三、第四和第五大挑战,得票数分别为33、31和30。有意思的是,普通公众关心并且认定中国未来十年面临的重大挑战,比如说“如何形成中国统一的国际统一战线,防止台海局势出现反复”、“如何防止中日关系再陷入摩擦期”和“如何避免与非洲的关系陷入前欧洲那样的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等问题并没有获得学者们的认同,仅分别获得10、5和4票。

五大挑战什么样?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仁伟认为,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三股势力”之所以成为中国未来十年的挑战,是因为中国新疆、西藏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东部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使“疆独”、“藏独”等分裂势力获得某种社会基础和外部支持,中国西部的反分裂斗争与中亚、南亚地区的非传统威胁结合,变得长期化和复杂化。某些大国可以利用非传统安全因素对中国西部的“弧形冲突带”展开战略渗透。

至于“保护中国海外利益和外交目标”问题,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教授孟祥青表示:“未来十年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是中国国家利益还会不断向外拓展,但同时我们维护这种国家利益的手段还达不到那么远。中国在发展的同时,外部世界对中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个要求很大程度表现在对我们的安全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这样说,‘1949年是社会主义救了中国,1989年是中国救了社会主义,2009年是中国救了资本主义,我在想我们到下一个十年是世界拯救中国,还是中国拯救世界,或者是中国自己拯救自己?未来恐怕中国会有一个持续增压的十年。”

对“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这一挑战,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永辉称,这一问题对我国在对外交往的层面上有两大挑战。首先,气候变化问题正在从低政治领域走向高政治领域,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核心议题。其次,随着奥巴马的上台,美国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日益重视,甚至成为比传统安全问题更优先的议题。更重要的是,新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政策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与此同时,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这意味着,除了对我国自身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外,在国际上我国还将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这都将是对中国外交的一个严峻挑战。

关于“中国软实力建设与国家形象提升”的挑战,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哲称,在此问题上扮演重要角色的中美民间智库的发展差距太大,不是说中国的智库数量上差美国太远,而是美国民间智库对华影响力远大于中国智库对美国的影响力。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研究员牛新春表示,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在国际话语权中增加中国的声音,让国际社会理解和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

至于“如何避免中美两个大国陷入结构性战略竞争与冲突”这一挑战,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学者兰普顿表示:“在过去20年里,中美之间的战略关系已经从一种普通关系变成了积极促进全球稳定和发展的关系。”

对于学者们投票的结果及其与普通人认定未来挑战差异的问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认为,学者们将“如何防止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三股势力对中国的威胁”视为中国未来十年最大挑战应该与刚刚发生的乌鲁木齐“7·5”事件有关。但从长远来看,这一点成为中国未来十年最大威胁的可能性不大。当然,这还取决于中国政府如何处理这一问题。

“如何保护我们日益扩展的海外利益与外交目标”被视为中国未来十年第二大挑战,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学者对“利益和目标”有多种理解,有人将中国在非洲的发展视为“中国海外利益”,有人将南海视为“中国外交目标”。至于“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全球性问题”被学者们选为中国未来十年第三大挑战,是因为学者们出国机会多,与外界交流也多,他们与外界同行沟通或者进行国际交流时,比一般人更多感受到国际社会给中国施加的各种压力。“如何加强中国软实力建设和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受到重视的原因也与此有关。

至于“如何避免中美两个大国陷入结构性战略竞争、冲突”被列为未来五大挑战之一,这是因为在未来十年中,中美关系仍然最为重要。

如何认识和应对挑战

面对未来十年的挑战,中国应该如何认识和应对呢?孟祥青认为,未来十年是我国的“脆弱发展期”,或者说是“脆弱安全期”。这个时期比过去30年更困难。大国的崛起往往经历三个阶段:准备期、摩擦期和接纳期。未能崛起的大国往往栽在第二阶段。刚好进入这一时期的我国会面临巨大的内外压力,符合大国崛起的这一规律。黄仁伟则认为:“过去十年,中国地缘环境变化的特点是地缘政治的‘经济化;而未来十年,中国周围的地缘环境可能出现另一种变化趋势,这就是地缘经济环境的‘政治化。这种地缘经济政治化的前景一般都包含正反两个方面的趋势。因此,我们在看到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亚洲经济引擎、改变了亚洲地缘政治结构的同时,也要充分估计到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和亚洲经济的结构变化过快而引起亚洲政治、社会、安全等地缘环境的不稳定,甚至形成新的冲突源。”

兰普顿认为,中国应该进一步加强综合国力,增强中产阶级力量,改善教育和卫生系统,平衡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关系。在面对外部世界对中国的期望时,中国人民和中国领导人要逐渐运用他们不断增长的实力加强全球建设。

王缉思总结说,中外在预测未来时都会有判断不够准确的时候,比如说在“9·11”以前,恐怕没有人能判断出美国会在将近8年时间内把伊斯兰激进势力作为它的主要敌人。因此,他认为,对还处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未来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仍存在诸多变数,目前做任何预测都是非常困难的,这不是一个简单问题。▲

猜你喜欢
大国学者挑战
绘画
多想记住你的脸
令人惊叹的发明大国
程门立雪
大学者
第52Q 迈向新挑战
周边大国的海上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