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美日大打商业间谍战

2009-07-27 19:35
环球时报 2009-07-27
关键词:间谍资料日本

南 庄

1982年6月23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播放了一段录像,画面中,FBI警员押解着双手被铐在背后的6名日本人。美国当局称,这6人是日本日立制作所和三菱电机的雇员,他们因“非法获取IBM的基本软件和硬件的最新技术情报,并偷运至美国境外”而被逮捕。

IBM核心技术被泄露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日两国几家大公司围绕PC机的研发,展开了激烈竞争。电脑工业起步较晚的日本虽然发展迅速,但软件方面技术水平同美国相比仍有5年时间的差距。为了垄断世界市场,雄心勃勃的日本电子商团一面集巨资研制新一代电脑,一面派遣大批工业间谍到美国“硅谷”偷窃技术秘密。而IBM公司为了重新占领市场,开发出了最新一代电脑——308X系列,并将这项技术列为公司的最高机密。不料就在此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1981年6月的一天,日立公司在“硅谷”的代理商——原籍伊朗的巴里·费萨,竟神不知鬼不觉地拿到了IBM公司308X系列27卷绝密设计资料中的10卷,随后他把这10卷资料的复印件交给了日立公司高级工程师林贤治,并获得了一大笔报酬。

得到这些价值连城的绝密资料后,喜出望外的林贤治又急切地想得到剩余的17卷资料,从而掌握308X系列的全部核心秘密。于是,他与本公司的一名合作伙伴马克斯韦尔·佩利取得联系,希望后者能够协助他弄到那批资料。

FBI设下圈套

然而,林贤治的如意算盘彻底打错了。原来,“柏林电脑公司技术咨询公司”董事长佩利尽管与日立公司有业务上的往来,但他却曾在IBM公司工作过21年,还当过该公司先进电脑系统实验室主任。接到林贤治的信后,大吃一惊的佩利考虑到自身的利害关系,赶紧把此事告诉了他的好友、时任IBM公司负责工程技术的总经理伊文思,并警告他说“日本人想摘取你们王冠上的钻石”。

接到佩利提供的情报后,IBM迅速派负责安全的查德·卡拉汉会见了佩利。卡拉汉在送给佩利一大笔钱作为酬谢的同时,又请求他继续与IBM合作。卡拉汉曾是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特工、联邦缉毒署成员。经过卡拉汉的一番说服,针对日本人的一个圈套被设计出来,佩利则同意为IBM公司充当双面间谍。

在安排好一切后,1981年10月,佩利在卡拉汉的授意下飞往日本,在东京帝国饭店同林贤治会面。林贤治对佩利百般讨好,恳请他帮忙,并许以重酬。而佩利则不动声色地确认了那10卷资料,随口答应帮林贤治搞到剩余的17卷资料。

虽然掌握了这些证据,IBM却不打算收手,还想钓更大的“鱼”,于是找到了美国司法部。IBM和FBI是老朋友了,双方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IBM为后者的特工人员提供职业掩护,培训电子技术。IBM每年在安全上的花费高达5000万美元。在那个时期,美国正对防不胜防的日本经济间谍忧心忡忡。1981年1月,压力之下的里根政府决定对IBM等美国厂商实行“司法援助”。有着强烈危机感的IBM选择同FBI合作。FBI则专门在硅谷开设有一个为其反间谍活动提供掩护的“格兰马尔咨询公司”,用于调查电子产品“灰市”,本来主要是针对苏联集团国家的,这下矛头换成了日本。

日本人落入陷阱

1981年11月,林贤治奉日立公司指派来到美国。很快,在佩利的牵线搭桥下,他认识了“格兰马尔咨询公司”总裁哈里逊。有一天,当林贤治表示想聘用IBM公司即将退休的高级经理时,哈里逊乘机推荐了卡拉汉。此后,哈里逊和卡拉汉同林贤治频频接触,并很快成了“好朋友”,几乎到了推心置腹的地步。当感觉时机成熟后,林贤治便向两位美国“朋友”摊牌,请求他们设法提供IBM公司最新产品的情报和资料,并许以重金。眼看自己的计谋成功,老谋深算的哈里逊又一再故弄玄虚,在酬金问题上漫天要价,直到林贤治答应给52.5万美元时才答应成交。

林贤治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美国人掌握之中。为了取得足够的证据,FBI对林贤治和哈里逊的每次接头和谈话都进行了录音监控。

1982年6月22日,林贤治兴冲冲地带着电脑软件专家大西勇夫,赶到“格兰马尔咨询公司”取货。走进办公室,只见哈里逊和卡拉汉正等候着他们,而桌子上则放着从IBM“偷来”的已拍成胶卷的资料。林贤治拿起胶卷仔细端详后,如释重负地长出一口气。不料正当他准备掏出巨额支票时,几个陌生的彪形大汉突然闯了进来,两人还没反应过来,双手就被紧紧铐住。这时,卡拉汉和哈里逊亮明自己的身份,他们带着嘲弄的口吻说:“这场戏终于到了结束的时候,我们是联邦调查局的特工!”随即向两名日本人出示了逮捕证。

就在同一天,日本三菱公司的工程师木村也糊里糊涂地落入了FBI的圈套,当他带着窃取的IBM公司一份高级技术资料准备回国时,在旧金山国际机场束手就擒。

日企被迫认罪

这起经济间谍事件曝光后,很快就登上了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被称为“20世纪最大的产业间谍事件”。针对日本公司的窃密行为,美国舆论惊呼,日本工业间谍对美国“硅谷”的冲击不亚于40年前对珍珠港的偷袭,因此称之为“新珍珠港事件”。

这场“计算机战争”,美国人大获全胜。FBI起诉12名日立雇员和5名三菱雇员“非法获取IBM产权并偷运至美国境外”,这些人中有7名高级职员被控批准了窃密方案,其中包括日立制作所的神奈川工厂总经理中泽喜三郎。

当时正值美日贸易争端激烈冲突,美方的指控在日本媒体间引发了很大的不满。《朝日新闻》在头版文章中抱怨道:“即使在美国人当中,也有人认为这是针对日本的高度政治化的行动。”评论员还抨击了FBI故意设下陷阱的方式。在东京,日立和三菱的高层很不情愿地承认,曾花钱购买IBM的机密文件,但他们争辩说,其雇员认为“格兰马尔咨询公司”是合法的调研公司,对外出售的是通过合法手段获取的情报。日立还以IBM参与侦察活动为由,要求法庭撤销此案。但FBI坚持认为,日本人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非法的,并且还有录音带为证。

在美日政府、舆论以及国内股东的压力下,日立和三菱对外界承认 “购买”了IBM的技术情报。1983年2月,旧金山法院分别判处林贤治和大西勇夫1万美元和4000美元罚款,日立也被罚1万美元。同年秋,经过一番交易,日立、三菱在承认雇员有罪的前提下与原告方达成和解。至此,这场“计算机战争”以IBM公司的全胜落下了帷幕,IBM的OS操作系统著作权也凭借此战在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得到了全面的承认。▲

猜你喜欢
间谍资料日本
间谍酷知识
探寻日本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头脑大爆炸
日本神社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
间谍混进来了
资料哪去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