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坚持自己的诉求

2009-07-27 05:09李仲周
WTO经济导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周小川货币建议

李仲周

经济学家,现任中欧支持中国参与世贸体系项目首席专家。

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地球上的资源是世界各国共享的资源。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诉求,中國也理所当然拥有自己的诉求。中国人民也同所有国家人民一样,有求生存、图发展的权利。但在现实生活中,中国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有分量的话都会遭到西方国家的质疑。对此,中国或许已经习以为常了。

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建言改革国际金融体制,建议把国际货币基金的特别提款权变成国际流通货币,以减少世界各国对美元的依赖,从而减少金融风险。这个建议做起来有难度,但作为一个改革的目标是非常有建设性的。并且对防范再次出现破坏性的金融危机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但这一提议却遭到美国的强烈反对,因为这可能意味着动摇美元的世界霸主地位。

其实随着世界经济的多极化,由美元来垄断世界金融体系已不合时宜。美元早已不能单独承担支撑世界经济平稳发展的重任。改革世界金融货币体系势在必行。周小川的建议是个很温和的建议。特别提款权就是因为美元和黄金脱钩之后建立的一种储备货币形式,实际上就是改革国际货币制度的第一步,但改革的任务还远未完成。周小川的建议并不是中国的别出心裁,只不过是建议继续推进改革而已。

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损失巨大,当然有充分理由要求改革当前不合理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国应该坚持自己的诉求。我虽然不赞成“持剑经商”的口号,但我认为无论如何不能因为有人反对就放弃自己的诉求。应该有不达改革目的就不罢休的精神。这不仅仅涉及中国的利益,而且关系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这次金融危机完全是由美国的政策失误所造成的。美国长期的预算赤字,完全靠美元的垄断地位、靠发国债、靠外国资金来维持它的高消费。美国的金融从业人员因缺乏诚信引起的事件比比皆是。吉利恩·泰特所著的《傻瓜的黄金》书中一针见血地揭示了“摩根大通一小群头脑灵活的金融从业人员发明的信贷衍生工具”把经验老到的欧洲银行家们,如英国、法国和瑞士的银行家们,都一并收进他们的圈套。难怪作者把这些衍生工具视为“傻瓜的黄金”。拿一文不值的衍生工具来骗人,这种制度现在不改还待何时?我们都希望加强中美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均衡快速发展。但这种合作必须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

我们经常讲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但是,中国看到世界经济中有诸多弊端。为了中国,为了世界的利益,中国必须仗义执言,坚持自己的诉求。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创造了很多奇迹,原因就在于中国的改革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而不是照抄外国的经验。中国不能丢弃自己成功的经验来曲意逢迎西方的舆论。

西方的舆论总是按照他们自己的逻辑来评论中国,似乎不按照他们的逻辑行事,中国就一定要垮台。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始终实行负责任的政策,反对保护主义,努力扩大内需,继续购买美国的国库券,然而西方舆论对此仍旧不屑一顾。

西方喋喋不休要中国做的行动,中国做到了,而他们对自己津津乐道的原则却失去了信心。中国还会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发展实体经济,也会努力加速服务业的发展。但对虚拟经济,仍要慎之又慎。

中国继续坚持开放贸易,正在同东盟等发展中国家及一些发达国家谈判自由贸易协定。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对世界的承诺,能够说到做到。当然,对于认准了的诉求,中国也一定会坚持到底。

新闻链接

周小川的建议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热议。阿根廷中央银行行长马丁·雷德拉多和巴西总统卢拉都表示,支持中国关于国际储备货币改革的建议。巴西总统卢拉认为,中国提出的创造一种可以替代美元的新型国际储备货币的建议“有效且恰当”,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都会同意这一观点。

与发展中国家的声音相对应的,是发达国家极力的反对。欧盟回应周小川,目前只能维持货币体系现状;奥巴马回应周小川:没有必要设立新全球货币;澳大利亚总理则称:美元地位无可争议。

猜你喜欢
周小川货币建议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古代的货币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古代的货币
钱荒遇上货币空转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