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养生有妙方

2009-07-28 08:00冯世纶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09年6期
关键词:按语本法手心

冯世纶

六月修养法

季夏之月,发生重浊,主养四时,万物生荣,增咸减甘,以资肾脏。是月肾脏气微,脾脏独旺,宜减肥浓之物,益固筋骨。卦值邂,邂者避也,二阴浸长阳当避也。君子庄矜自守,生气在已,坐宜向南方。

注释

发生重浊:发展、生长的物质表现为质重和浓浊。例如,植物的种子果实开始变浓变重。

庄矜自守:庄重矜持守护,即慎护精气不使阴精走失以养护肾脏。

按语

本法选自明·高濂的《遵生八笺》。六月是四季最热的月份,火旺而水弱,因此。在饮食上宜增成减甘,使肾水旺盛。在起居上,要慎房事,不使泻精多而伤肾。

六月饮食法

孙真人曰:“是月肝气微弱,脾旺,宜节约饮食。远声色。此时阴气内伏,暑毒外蒸,纵意当风,任性食冷,故人多暴泄之患。切须饮食温软,不令太饱,时饮粟米温汤、豆蔻熟水最好。”

按语

本法选自明·高濂的《遵生八笺》。六月火热盛,也使脾阳旺、胃火旺,表现为易饥欲食,但多食则易致消化不良。过多食冷物,则损伤脾阳而见腹泄等病。故夏六月不过食寒凉,不能饮食太饱,而宜吃温软易消化食物,并可以适当饮芳香化湿的药物饮料,以保持脾脏的健运。

六月祛渴法

是月宜饮乌梅酱、木瓜酱、梅酱、豆蔻汤以祛渴。

按语

本文摘自明·高濂的《遵生八笺》。乌梅是指未成熟的果实炕焙后的核果;梅是指未成熟果实的盐渍品。木瓜性味酸、温。三物做成酱,夏季饮服。能刺激唾液腺,使之分泌津液,故有止渴作用。木瓜有利于湿舒筋作用,夏季饮服更为合适。

豆蔻多指白豆蔻,具有良好的健胃祛湿、祛暑作用。夏六月,湿重,胃口不开,饮豆蔻汤有防病治病效用。

修养脾脏法

当以夏季之月朔旦,并三季后十八日,正坐中官,禁气五息,鸣天鼓二十四通。注曰:鸣天鼓者,以两手抱脑后,用中食(示)二指起复互换各二十四下。吸坤宫黄气人口十二吞之,以补呼之损也。

按语

本法选自明·高濂的《遵生八笺》o每季后18日为脾气所主,在这18天里进行调息、鸣天鼓,可以增强脾气。

这里讲的是以运气和八卦推理的方法,有待于研究。不过,每天坚持鸣天鼓,对脑的保健,尤其对改善听力确有明显作用。

六月洽脾法

治脾脏吐纳、脾呼法:以鼻渐引长气以呼之,病脾大呼30遍,细呼10遍,呼时须撮口出之。不可开口,能去冷气壮热、霍乱、宿食不化、偏风、麻痹和腹内结块。数数呼之,相次勿绝,疾退即止,过度则损,损有吸以补之,法具前。

按语

本法选自明·高濂的《遵生八笺》。六气又称六字,即呼气时口形呈发“嘘、咽、呵、吹、呼、嘻”声的样子而不出声。最早见于《养性延命录》:“呼”主脾病,脾有病;或在每季后的十八日在练习呼吸吐纳的同时,出气时用“呼”字有防治脾病的作用。

六月用扇法

《济世仁术》曰:“六月极热、可用扇急扇手心,则体俱凉。”

按语

本法选自明·高濂的《遵生八笺》。扇手心,可使手心先凉,手心凉则使心神安定,故能泻心火;心神安定、心火去,则全身自凉。再者,极热时汗出多,气虚表不固,如直接扇风于躯体,最易引邪入内。而只扇手心既可使身凉,也不致使风寒伤人,故在夏季养生遵从本法有重要意义。

六月宜食苦买菜法

《琐碎录》曰:“宜食苦荬,可益心气。”

按语

本法选自明·高濂《遵生八笺》。苦莫即菊科植物苦荚菜的全草。性味苦凉白开,可清热解毒,有泻心火的作用而被称为可益心气。有地方把苣买菜也称作苦荚菜,两者作用近似。

六月用枸杞汤浴法

是月二七七日,取枸杞煎汤沐浴,至老不病。

按语

本法出自《云笈七笺》。这里的枸杞当为枸杞叶。

用食盐明目法

《便民图纂》曰:“六月六日,用井花水,以白盐淘于水中,做卤新锅,仍煎作白盐,以此盐擦牙毕,以水吐手心内洗眼,虽老犹能灯下读书。”

按语

本法自明·高濂的《遵生八笺》。白盐即食盐,为大海或盐井、盐池、盐泉中的盐水经煎晒而成的结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因为源、制法等的不同,夹杂物的质与量都有差异。常见的杂质有氯化镁、硫酸钠和硫酸钙等。用铁锅煎水制盐,使其结晶,可能会生成微量硫酸亚铁等。食盐中的这些盐类有一定抑菌作用。有不少古代文献记载:食盐有明目的作用,如《日华子本草》说盐“明目,止风泪”《本草拾遗》也说盐“除风邪,吐下恶物,杀虫,明目,去皮肤风毒”。《仁斋直指方》记载:“治目中浮翳遮晴,白盐生研少许,频点。”《永类钤方》亦载有:“明目、坚齿、去翳、大利老眼,取雪白盐花,每早揩牙漱水,以大指甲点水洗目,闭坐良久,乃洗面。”有盐水洗眼,可防治一些炎症引起视力下降,其他医疗保健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三伏服参脉散法

三伏时用门冬、五味子、人参泡汤代茶为之参麦散,消渴生津。

按语

本方法选自明·高濂的《遵生八笺》。参麦散后世称生脉散,今市场流行的生脉饮即据此生产的。本方主要功能是健胃益气,生津止渴,三伏时节汗出多,因受热、受凉等而使气衰弱,因而常出现纳差、口渴、无力等症状。本方用人参健胃生津益气,辅以麦门冬、五味子养阴清热,故能消除口渴、乏力等症。但有湿热者不宜服用。

三伏解署方法

抱朴子曰:“三伏中,用黄芪、茯苓煎膏,人甘草末二分,以井凉水调服,治谵狂,大消暑热毒气。”

又方木瓜酱:用木瓜十两,去皮细切,以汤淋浸,加姜片一两,甘草二两,紫苏十两,盐一两,每用些少,泡汤沉之井中,候极冷饮之。

又方梅酱吃水方:用黄熟梅十斤,蒸烂去核,将肉称有几斤,每斤加盐三钱,加紫苏干者一两、干姜丝二钱、甘草三钱搅匀,日中大晒,待红黑色收起,用时加白蔻仁、檀香,能起益气健脾利湿、生津止渴的作用。夏暑服用,有防病治病的功效。

以西瓜解署法

《有塾事亲》曰:“西瓜性湿、熟者,可食解暑,名白虎汤。”

按语

本法选自明·高濂的《遵生八笺》。西瓜是人们夏天常吃的瓜果,性甘寒,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等功效。因其能清热解暑,故被称之为天然白虎汤。西瓜汁含瓜氨基酸、丙氨酸、腺嘌呤、果糖、葡萄糖、蔗糖和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瓜肉中的瓜氨酸及精氨酸部分,据称能促进大鼠肝中的尿素形成,导致利尿。因此,西瓜有利尿、消炎、退热作用。但是,西瓜性寒,不宜贪多。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西瓜、甜瓜,皆属生冷,世俗以为醍醐灌顶,甘露洒心,取其一时之快,不知其伤脾助湿之害也。”老人、脾胃虚弱者尤其不宜吃得太多。

原文“性温熟”可能是“性甘熟”之误。

六月老人服药法

《养生杂纂》曰:“老人气弱,当夏之时,纳阴在内,以阴弱之腹当肥冷之物,则多成泄泻。一伤真气卒难补复,不宜燥热补药,惟用平补温和之剂如八味丸之类以助元气。”

注释

纳阴在内:纳阴寒饮食于体内。

按语本法选自明·高濂的《遵生八笺》。老人阳气弱,夏天不宜吃油腻寒凉的饮食,也不宜服燥热的补药。而宜吃平补温和之剂。八味丸即桂附地黄丸,是在滋阴基础上补阳的方药,老人夏天服之尤宜。

三伏服肾沥汤法

三伏日,宜服肾沥汤,治男子虚赢,五劳七伤,风湿脏虚,耳聋目暗方:

干地黄六分、黄芪六分、茯苓六分、五味子四分、羚羊角四分、桑螵蛸三两(炙)、地骨皮一两、桂心一两、麦冬五分去心,磁石一钱二分,打碎,水洗令黑汁出尽为止,羊肾二个,猪肾亦可,去脂膜,切如柳叶,以水四升先煮去水升半,即掠去水上肥沫及肾滓,取汁煎诸药,澄清去滓,分为3次服,三伏日各一料,随人加减亦可。忌食大蒜、冷陈滑物,空心平旦服之。

按语

本方选自明·高濂的《遵生八笺》。肾沥汤的君药是桑螺蛸,性味咸甘,平,含蛋白质及脂肪;卵囊附着的蛋白质膜上,含柠檬酸钙的结晶;卵黄球含糖蛋白和脂蛋白;主要功能是补肾固精。方中用干地黄、五味子、麦冬、地骨皮、羊肾、旨在补阴精;黄芪、茯苓、桂心,可温阳益气,以阴中求阳;羚羊角、磁石平肝潜阳。此方也是夏日宜服的平补之剂。

猜你喜欢
按语本法手心
橘 子
●个人独资企业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吗?
手心拍脚心 健康益处多
一架蔷薇满院香
晨起搓手强心肺
《论语疏证》按语研究
《杂病广要》丹波元坚按语初探
新环保法有啥亮点?
扶正固本法联合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70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摘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