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分层教学模式 促进自主学习

2009-07-30 09:50邹文媛
黑河教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学困生分层目标

邹文媛

现在小学直升初中不是择优录取,而是所有学生都能升入初中。这样就出现了升入初中的学生良莠不齐,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这些学生如果在统一的教学要求下进行学习,势必导致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使“优更优,差更差”。而且现在有些学校班额过大,使得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更是难上加难。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和基层学校的教师一起探索出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分层教学模式。概括来说,这种分层教学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1.对象的分层性。我们在教学中依据学生各自原有的基础、认知水平、情感态度和个性差异等因素,将学生按上中下分为学优生、学良生、学困生三类,并把学生按不同层次搭配分组分座(如下表)。这样安排座位,不但适合全班以小组为单位参加的讨论和辩论,而且大大增加了生与生合作学习、互教互帮的机会。在班级教学中,我们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三类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训练和检测,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时“人人有兴趣,各个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

2.学习的自主性。分层次教学模式摆脱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通过看书自学掌握基本内容后,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问题,教师只做必要的点拨。

3.目标的多维性。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分层制定教学目标。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过程。由于学生已有知识和学习方法各不相同,他们的体验感悟层次就不同,所以每个学生所达到的学习目标也不尽相同,体现了学习目标的多维性。

4.教学的多层性。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求中等生不但能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而且能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学困生要能回答问题,而优等生则要联系前因后果融会贯通地理解知识,提出综合性较强的问题。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掌握适合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注重在学生已有的水平和基础上开发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避免了学优生“吃不饱”, 学困生“吃不了”的矛盾。

5.学习的团队性。分层教学和生与生交流探讨、生教生学习是分不开的,上面表格中的座位排列也是为了便于在班级体中形成生生合作学习,生教生一帮一的学习方式,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是分层次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提供合作与创新的机会。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如学完一单元后,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试卷,甚至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份活动课方案等。这不但可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劲头和上进心,而且还可以通过一定的奖惩措施,如设计出色的小组可去参观科技馆或野游等,以此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6.考核、评价的多标准性。在学习过程中,中等生如果能提出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则半倍加分;学困生如果能提出问题,则半倍加分;学困生如果能提出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则一倍加分。这样学困生可以从日益增多的分数上得到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的劲头更足了。通过一段的学习,可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调换组别,以及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更主动地参加到课堂活动中来。

7.过程的整体性。如下图,自主学习分层教学模式的各环节是环环相扣、紧密结合的,又是交错循环的,只有从整体上把握它,才能使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从而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原则的体现,是“为了一切学生”和“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只有进行分层教学,才能真正做到“因生施教”、“因人而异”,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才能使每个学生在每堂课中都有收获,都能得到发展。

(责任编辑李 婧)

猜你喜欢
学困生分层目标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