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让课堂更精彩

2009-07-31 07:50黄文颂
关键词:李敏长度笔者

黄文颂

一、案例描述

南国初秋的下午,天空湛蓝得不带一丝杂质,和煦的阳光斜射入教室,温暖而明亮。这节课上,笔者正在上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变革与争霸”中第二课时——“战国篇”。在学生静静地听着“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的同时,笔者出示了“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在今天还有没有意义?”的思考题让学生思考。思考题涉及了一个非常好的诚信题材,它也是本节课的价值观教学目标之一。思考题不难,果然不出我所料,故事讲完后就有好几个学生举手发言。李敏是第一个举手的,这是一个思维敏捷、概括能力极强的学生,相信她的回答能让教学很快进入诚信话题,于是,笔者示意她站起来。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的是,她站起来却急切切地问:“老师,三丈有多长?从南门背到北门难度大吗?”(故事里商鞅把一根长三丈的木棒立在南门,让人扛到北门去有赏)因为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也从来没有碰到过学生问这个问题,笔者一下子懵了。李敏同学的话就像一块石头抛进平静的湖面,顿时泛起涟漪。很快就有学生叫道:“笨蛋!三丈就是10米呗。”笔者一边迅速用眼神谴责了那位不尊重同学的学生,一边在脑子中飞快地搜索着战国时期的度量衡。但除了可以肯定它与现在的度量衡不一样,其他的一片模糊……这时,学生的眼睛正齐刷刷地盯着笔者。笔者的手心开始冒汗,是应该斥责李敏的“唐突”,还是想法蒙混过关?正当笔者进退维谷之际,一个念头忽然从头脑中闪过:不久后就要讲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措施了,这不正是一个让学生课前进行自主探究的绝佳机会?!于是,笔者首先表扬了李敏同学善于提问的精神,然后希望学生自己在两天内通过网络、书籍等各种途径寻找答案,并在下节课中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成果。

两天过后的课堂上,笔者按部就班地讲着“从秦朝一统到巩固措施”等教学内容。当讲到统一度量衡时,笔者就旧话重提:“战国时期的三丈到底有多长?秦始皇为什么要统一度量衡?”这时,学生已经迫不及待了,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查找到的结果。

“我在百度上找到,战国时实施的长度计量单位,1尺合23.1厘米,一丈为10尺。三丈就是6.9米。”很多学生都颌首附和,他们查找后得到的答案基本一致。

“我是通过《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查找到的,秦统一前,各国的度量衡十分混乱,计量单位不统一。单以长度而论,就有好几种传世铜尺可以证明这一点。如长沙楚国铜尺两边长度分别为22.7厘米和22.3厘米,安徽寿县楚铜尺长为22.5厘米,洛阳金村铜尺长22.1厘米。同为1尺,长度相差多达0.6厘米。”

“我是通过google查找的。在《国学论坛》中,知道的战国时期各国度量衡制度不仅大小、长短、轻重不同,单位、进制也不同。在量制方面,各国的差异更大。齐国自田氏以来,实行以升、豆、釜、钟为单位,即‘五升为豆,各自其五,以登于釜,十釜为钟。而魏国则以益、斗、斛为单位。至于衡制方面则更加混乱,单位名称差别很大。楚国的衡器是天平砝码,以铢、两、斤为单位;赵国则以镒为单位;东周、西周以孚为单位。度量衡是商品交换中必不可少的,而且是国家收取赋税的重要标准。度量衡的统一,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成为维护中国封建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老师,我也是通过百度搜索,了解到同为1尺,战国时平均为22.5厘米,汉朝时为23.1厘米,三国时为24厘米,晋朝时为24.5厘米,隋朝时为29.6厘米,唐朝时为30厘米,宋朝时为31.2厘米,明、清时为32厘米,尺的长度越得变越长。为什么会这样?据有关专家考证,尺的长度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丝麻布缕的税收一代比一代重。在封建社会里,统治者征收赋税一般按尺征收,表面上赋税的比率没有增加,但由于尺的长度增加了,劳动人民交纳的赋税就增多。由此可见,‘尺不仅是一个长度单位,更是衡量历代统治者对劳动人民剥削程度的‘计量单位。”真不愧是班长,张杰总是能把问题想深看透。

这节课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和值得探究的新问题。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思绪相互感染,教与学的激情和谐交融,自主意识在碰撞闪光,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就这样生成了。

二、几点思考

没想到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通过课外查找资料,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良好的结果大大出乎笔者的意料,让人不得不惊叹自主学习的魅力。以往,对学生知识的习得,我们往往习惯于“告诉”,忽略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和建构的探究过程。而这次探究的成功,让笔者获得了以下几点宝贵的收获。

1.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所谓自主学习,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相机诱导,随机点拨”(叶圣陶)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围绕一定的学习目标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朱熹)。一言蔽之,就是学生“自己学习”。正如《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历史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就是一种符合创新理念的学习方式。

2.兴趣是自主学习得以实现的动力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有兴趣,才会表现出追求知识的热切渴望和探究问题的刨根究底。因此,笔者对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总是抱着热情、耐心的态度予以对待。因为笔者懂得,如果一开始就挫伤了学生的提问热情,不但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会挫伤学生好问的积极性、求知欲和创新精神。而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之时,就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之际,应及时、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空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新课程中,我们要追求的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不是以知识传授为唯一目的灌输。因此,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之形成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并通过情境、故事、疑问甚至是破绽去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想象空间和探究空间,让他们带着问题自主探究、自寻答案。这样,教师的教才能立足教材又跳出教材,顺应学生的心理,随机调控;学生才会无所限制,思维自由驰骋,主动展开“学”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

这次自己找答案的教学活动,也有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未被充分调动起来。原因之一,在于受传统教育模式束缚已久,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学、讲、练,逐渐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了学习的附属品。所以,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力还给学生,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知识已成为当务之急。“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在教学中,让学生有疑,自己去释疑,才能使学生的参与向广度、深层推进,从课内到课外,从书本到l网络,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讨论、争辩,获得展示个性的机会。这样,既可以增强课堂的信息量,又能推动更多的学生投身于自主学习之中。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通过这次教学意外事件,笔者获得了让“学者自悟”这一最佳境界的体验021世纪是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的时代,让我们深入探究自主学习的规律,使每一堂历史与社会课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李敏长度笔者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老师,别走……
1米的长度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爱的长度
怎样比较简单的长度
Discussion on James Joyce’s The Dead
The Influence of Missionary School on China’s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不同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