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举肢蛾的测报方法与综合防治技术

2009-07-31 06:59刘建军郝荣兰李素芳徐海苗
果农之友 2009年7期
关键词:羽化喷药成虫

刘建军 杨 帆 郝荣兰 李素芳 徐海苗

核桃举肢蛾是一种蛀食核桃果实的害虫。在长治市黎城、平顺、潞城等县危害严重。近几年,总结了一套测报方法和综防技术,有效地控制了核桃举肢蛾的发生和危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核桃举肢蛾的发生规律

核桃举肢蛾主要以幼虫蛀食核桃果实和种仁,被害果变黑皱缩,常提早脱落。该虫在长治市每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土壤中或杂草、石块、枯叶中结茧越冬,少数可在树干基部树皮裂缝中越冬。来年6月上旬越冬幼虫化蛹,蛹期7天左右,6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越冬代成虫盛发期。成虫昼伏夜出。卵多散产于两果相接的缝隙处,少数产于梗洼、萼洼、叶腋或叶上,初孵幼虫先在果面爬行。然后蛀入果实危害,30~45天幼虫老熟,脱果入土越冬,脱果期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单雌产卵35-40粒,卵期约5天,幼虫蛀果后,被害果逐渐变成琥珀色,最后变成黑色,故称“核桃黑”。

2核桃举肢蛾的预测预报

2.1核桃举肢蛾的预测

2.1.1越冬虫口密度调查在4月份选有代表性的核桃树10株,在树盘内进行筛茧调查。在调查树周围用对角线取样法,取1平方米的范围,取土深度3厘米,将所取的土样,用筛子筛选越冬虫茧。筛茧时把细土筛掉或沉淀在筛底,把浮上来的越冬虫茧或杂草捡出来,放在草席上晾干,检查越冬茧数量,然后把茧剖开。观察越冬幼虫成活情况。调查活虫数、死虫数。计算每平方米越冬虫茧数量(死虫茧不算)。

2.1.2越冬幼虫化蛹期调查

幼虫化蛹多少是指导适时喷药的依据,所以必须抓住这一个关键时期。从5月上旬开始,每隔3天1次,在田间采用直接取茧法(具体方法同越冬虫口密度调查)进行调查。但需固定在一个地块进行为宜,每次调查的总虫数不宜少于100个。检查化蛹及羽化情况,看各虫态变化进度,计算出化蛹率。

2.1.3田间查卵法

选历年被害较严重的地块,固定10株调查树,从6月上旬开始,每隔3天在固定的调查树上,按树冠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调查果实200个,检查卵果数及卵数,共调查果实2000个,计算卵果率。

2.2核桃举肢蛾的预报

2.2.1发生程度的预报

主要了解当年越冬虫口密度,结合当年气象预报,初步估计发生危害程度。据调查:在黎城。越冬虫口密度每平方米有5.2个虫茧,秋后果实被害率78.5%;在平顺,越冬虫口密度每平方米有虫茧6.3个,秋后果实被害率86.7%;在潞城,越冬虫口密度每平方米有虫茧4.6个,秋后果实被害率39.8%。可以看出,每平方米有越冬虫茧5个以上,6月份降雨较多时。预计当年发生较重。

2.2.2防治孵化幼虫适期预报

实践证明,化蛹盛期是喷药适期,此时正是成虫羽化初盛期,也是它产卵开始较多的时期,是防治适期。如果化蛹率在25%以上时,5天后可发出喷药预报。从防治时间来看,一般在6月20日左右。

2.2.3成虫产卵预报当田间卵果率达到2%时即是树上喷药适期,应密切结合前两项预报进行防治。

3综合防治技术

3.1防治原则

以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优先选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其次选用高效生物农药和低毒化学农药,最大限度降低农药用量,减少农药残留。允许使用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有限度地使用低毒化学合成农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做到对症下药,适时用药,轮换用药。每种化学农药每年最多使用1次。施药距采收期间隔应在30天以上。

3.2防治方法

3.2.1栽培措施要适时浇水、增施农家肥,搞好修剪,及时疏除雄花等。入冬前,对树干用白涂剂(生石灰10份+硫磺1份+水40份)涂白。保护树体。并防止害虫在树干上越冬。萌芽前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

3.2.2深翻树盘晚秋或早春深翻树冠下的土壤,破坏越冬虫茧,可以消灭部分越冬幼虫。耕翻树盘的范围为树冠投影大小,耕翻的深度要在20厘米以上。山坡上的核桃树其树盘应刨成鱼鳞坑,刨盘的同时,捡出土中的虫茧,集中消灭。

3.2.3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捕食核桃举肢蛾初孵幼虫和卵。在果园大力推广生草耕作制度,使果园内昆虫种群更加丰富,这样天敌对害虫种群数量就可起到十分重要的抑制作用。从6月中旬成虫羽化开始,一直到羽化结束,采用性诱剂(诱芯)制成诱捕器挂在树上,诱捕雄成虫。减少成虫交配产卵。

3.2.4地面撒药成虫羽化前,在树干周围地面喷施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或撒施除虫精粉剂,每株0.5千克,以毒杀出土成虫。在幼虫脱果期树冠下也可施用辛硫磷乳油或除虫精粉剂毒杀幼虫,均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注意在施用辛硫磷乳油防治时。地面药液干后。要进行浅锄,使农药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可以延长药效期。

3.2.5树上喷药树上喷药要掌握在成虫羽化产卵盛期。防治成虫、卵和初孵幼虫。时间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分3次进行树上喷药,每次喷药的间隔期为10天。第1次用2.5%功夫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第2次用48%乐斯本乳油2500倍液喷雾防治:第3次用2.5%敌杀死1500倍液喷雾防治。喷药时,应做到不漏喷、不重喷。应尽量将药喷到树叶背面。

3.2.6摘除被害果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在幼虫蛀果后,老熟幼虫脱果前,提前采摘被害果(黑果),消灭当年危害的幼虫,减少虫口密度。7月中下旬为落果盛期,及时收集落果。将被害果和落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土中,直接消灭越冬虫源。

猜你喜欢
羽化喷药成虫
高株果树自动喷药机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
乡村无人机喷药
白星花金龟的羽化及交配行为
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的监测与防治试验
酷虫学校蚕蛹羽化了(一)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
冷冻法处理带毒灰飞虱研究初报
雨季喷药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