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思-探究”式教学初探

2009-07-31 06:59宋翠荣
中学生物学 2009年6期
关键词:诱导思维实验

宋翠荣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即通过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而“诱思—探究”式教学就是达到这一目的有效手段。

1变“教”为“诱”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并保证思考的质量,教师必须在“诱”上下功夫。“诱”是思维的基点,只有通过高超的诱思艺术,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诱导的方法很多,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

1.1趣味诱导

兴趣是学习最重要的直接动力,是发展智力的活跃因素。学生有了兴趣,就可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思维异常活跃,想学爱学。

例如:学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无机盐”时,教师可采用“学生看病”的角色扮演方式来诱导教学。课前,教师布置学生预习课本内容,并上网查找有关缺碘、缺钙病人的症状资料以及治疗方法。课堂上,挑选出两名学生到讲台表演,一名扮演缺碘病人,一名扮演缺钙病人。台下的学生充当“小医生”,通过观看台上学生的表演,诊断他们各自患了什么病;要治好他们的病,应多补充些什么食物。台上“患者”表演得惟妙惟肖,台下“医生”争先恐后踊跃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师通过这样的趣味诱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1.2问题诱导

有了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学过程是沿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新问题”这样一条波浪式路线前进的。教师提出问题时要注意:一次提出的问题不要太多,以免学生分心,找不到重点;提出的问题难度也不要太大,以免学生失去信心;当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时,要进行适当地点拨、诱导,让学生自己把问题弄懂、弄通。

1.3直观诱导

有些问题缺乏感性认识,妨碍了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细致分析,这时,教师可利用投影、录像、模型或演示实验等直观教学手段进行演示。这样,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直观化,学生易接受、易明白。

例如:学习“血液循环”一节时,如果只靠教师讲解和学生看课本,学生很难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教师采用播放录像片的方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红箭头”表示动脉血,“蓝箭头”表示静脉血,象动画一样慢慢播放,学生一目了然,自己就能把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写出来;同时还提出了以下问题:体循环时血液为什么由红色变为蓝色?肺循环时为什么由蓝色变为红色?血液循环的动力是什么?……

教学中,教师只有多诱、善诱,诱得恰如其分,学生才会勤思、善思、乐思。

2变“学”为“思”

独立思考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学习是一个接受的过程,要想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不经过大脑的思考理解是不行的。只有通过思考,才能沟通和建立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所学的知识相互串联起来,变得鲜活起来,并进而真正变成自己的财富。如何才能使学生积极思考呢?

2.1巧创问题情境

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创设一些切合实际、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学生只有带着问题去探索、去学习,思维才会处于活跃、积极的状态。

学习“血流的管道——血管”一节时,教师首先播敢一段关于“皮肤出血病人、小刀割破手指病人、车祸大出血病人”的录像,让学生观看,然后提出2个问题:(1)你们看到了几种出血现象?(2)对于不同出血症状的病人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方法?学生经过思考后,纷纷发言,各抒己见,有的还谈到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你们的处理方法是否和医生的相吻合?请看大屏幕。”接着教师播放医生对这几种不同出血症状病人的处理方法。学生看后,有的点头,有的陷入沉思:医生对这几种出血症状病人的处理方法为什么不同?血流的速度是否与血管的粗细有关?人体中有几种血管?在渴求中,学生对血管的类型、部位及结构等知识了解得一清二楚。

2.2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

撤去讲桌、教室四壁皆为黑板等外地学校的先进经验,又一次证明: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比传统的报告式课堂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自发地愉快地思考问题。作为一名女教师,笔者上课时总是面带微笑,用慈母般的语言和学生交流。久而久之,学生非常爱上这样的课,他们说上我的课轻松、愉快,有亲切感。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学生乐思、善思。

2.3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善于表现自己是初中学生的一大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了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思考后有表现的机会。凡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提出的问题没有多大的价值,教师应委婉地启发、引导他们提出更好的问题;如果提出的恰恰是课堂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应给予充分地肯定,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当然会积极的去探索。在长此以往的训练下,课堂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课堂。

3诱思交融

古人云:“善思则得,善诱则通,诱思交融,百炼成钢。”只有教师将“诱”调到“思”的频率上,使“诱”与“思”接轨,发生诱思共振,才能使教与学和谐一致,产生出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思”反映教师“诱”的艺术和水平。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是开启学生主体思维闸门的金钥匙,教师只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点燃学生积极思维的火花。怎样才能达到诱思交融呢?

3.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要想实现师生思维的交融,教师除了把握学生的思维之外,还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接受教师的思维,始终保持一种师生共同进步的心态。放下架子,走近学生,与学生建立起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课堂上,教师要时时刻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注意与学生眼神的对接,透过心灵的窗户,判断学生在想什么,是专心了,走神了,心领神会了,还是若有所思……然后适时做出决策,调整教学内容。课后,教师要与学生真心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并向他们学习,成为他们真正的良朋知己。

3.2精心设计“诱”与“思”的合理应用

“诱思”是一种教学方法,课后教师必须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驾驭学生的思维、驾驭教材、驾驭课堂,使学生既思维活跃,又思维有道。设计教案时,教师不仅要考虑到自己怎样教,还要考虑到学生怎样学,深入了解学生,找准起点,摸清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如今的学生学习渠道拓宽了,学习的准备状况往往超出教师的想象。如果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与教师的诱导不融洽,教师便要调整诱导方向,有的放矢地进行设问,通过提问或讨论,让学生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使“诱”与“思”和谐一致。

3.3张扬个性,因材施教

学生的创造力是在教师的鼓励、示范、诱导和培养中逐步形成的。每个学生的学识水平、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如果千篇一律只采取—种教学方法,再好的方法也注定要失败。教学中,教师既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又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注意设计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验学习上的成就感。学生进步了多少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有多少学生进步了才是教师更应该追求的。

4能力培养

4.1在阅读中培养

教师精心设计阅读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阅读,并且规定阅读时间。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课本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加以圈点、标注,对于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纸上。教师巡回指导,解答个别学生的提问。阅读结束后,小组进行交流。把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通过教师点拨,师生相互商讨进行解决。从阅读效果来看,开始时,有些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只能照本宣科,不会归纳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不仅能流利地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而且自己也能提出一些有见地的问题。阅读实际上是一个自学的过程,请记住:课本上90%以上的知识,学生自己就能学会。

4.2在讨论交流中培养

讨论交流也是解决个体差异的很好方法。每一节课教师都可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使学生有机会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示给同学,获得他们的认可,从而体验到劳动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在小组或集体交流的过程中,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收获,他们将原来杂乱的信息条理化,将与本节课有关的信息纳入到自己的知识网络中去。

4.3在实验中培养

生物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不仅增加了感性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验可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对第一次进行实验的低年级学生可采用“同步式”,即所做实验的每一步骤都是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下完成的。对动手能力比较强的高年级学生可采用“分散式”,即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开展实验,实验步骤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结束,由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回答问题、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就会在实验中得到提高。

4.4在总结中培养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权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每节课都有总结这一环节,笔者尝试着诱导启发学生自己去总结。开始,学生只能简单地照抄板书内容,后来,发展到能将学习的内容系统化、条理化。思维活跃的学生还能根据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方法和应用。

4.5在练习中培养

再聪明的学生也会遗忘,重复虽然令学生讨厌,但却是必须的。这就要求教师把需要重复的知识,以应用的方式设计出来,同时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使学生通过应用的方法去巩固基础知识,不同层次的学生能解决不同难度的应用,又分层锻炼了他们的能力。

“诱思——探究”的过程犹如小儿学步,要经历“扶着走——护着走——放手走”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诱导启发时,要使学生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辩,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的境界。“诱思——探究”教学任重而道远,怎样诱,诱什么,怎样才能诱出兴趣、诱出激情、诱出智慧的光芒,广大的一线教师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探索吧!

猜你喜欢
诱导思维实验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齐次核诱导的p进制积分算子及其应用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做个怪怪长实验
续断水提液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
大型诱导标在隧道夜间照明中的应用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