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2009-08-01 10:35胡满红
成才 2009年3期
关键词:示例句式

■ 胡满红

句子

■ 胡满红

复习要点及要求

1.认识句子,知道什么是一句话。认识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等几种基本句型。

2.认识“把”字句和“被”字句、引述和转述,并能根据表达上的需要相互转换。

3.认识并初步运用常见的表示并列、转述、因果、选择、条件、递进、假设、取舍等关系的关联词语。

4.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句子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理解语句,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了解冒号、引号、省略号、破折号的一般用法,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

6.从课文、课外阅读和生活中积累精彩句子、格言警句,会背诵默写课文中要求掌握的句子。对于一些与生活联系密切且广为流传的名言警句,能联系语言环境、生活情境简单运用。

7.修改有错误的句子,做到语句通顺。

8.初步认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与反问等修辞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并能简单运用。

认识句子

练举例

一、读一读,是完整句子的,请在后面的括号里打“√”。

1.我们热爱家乡武汉。 ( )

2.热爱美丽的家乡武汉。 ( )

3.我们热爱美丽的家乡武汉 ( )

二、读下面这首诗,看看每句诗是什么语气的句式,请在句末括号内填写相应序号。

A祈使句B疑问句C陈述句D感叹句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 )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 )

三、下面的句子应读出怎样的语气?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读一读,说一说。

1.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2.老师,让我也参加作文比赛,好吗?

3.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一样拥有这么丰富的书法瑰宝?

复习提示

完整的句子一般应回答 “谁干什么?”或 “什么怎么样?”按语气和用途分类,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陈述句是表陈述语气的句子,其书面标志是句末使用句号,它包括肯定陈述句(包括双重否定句)、否定陈述句。疑问句是表疑问的句子,其书面标志是句末使用问号,它包括有疑而问、无疑而问(即设问句和反问句)。祈使句是表示祈使语气的句子,是用来要求或者希望别人做某件事或不做某件事的句子。语气舒缓的,句末用句号;语气强烈的,句末用感叹号。感叹句是表示强烈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

复习时要注意体会不同句型表情达意的特点和作用,并在语言环境中根据表达的需要,准确熟练地运用。

句式的变换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表达的需要填写句子,把最恰当的一项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1.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需回家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B但父亲终于带走了他。

C但他终于要跟他父亲走。D但他父亲终于把他带走了。

2.我在幼小的时候,就听到不少关于龙的传说。……然而我却在今年十月的一天,在传说蛟龙栖息的“龙宫”里,真的见到了“龙”,见到了“海啸龙飞”的奇异景象。就在这天,我们的潜艇第一次从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了。人们不难想象,祖国那碧波如镜的海洋上, 飞出第一条 “巨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是很壮观的。B不会不壮观。

C这难道不壮观吗?D这是何等的壮观啊!训

练举例

一、读下列各组句子,你认为哪一种说法能更强烈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括号里打“√”,并联系课文内容与同学交流体会。

二、按要求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1.《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戏剧深深吸引住了卡佳。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伟大的奇观。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乌龟友好地回答:“我不能这样,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

复习提示

一般情况下,同样一个意思,用肯定的句式比用否定的句式语意更重一些,用否定加否定的句式比用肯定的句式语意更重一些,用反问和感叹的句式比用陈述的句式语意更重、情感更强烈一些。“被”字句有突出动作接受者的作用;“把”字句有对动作的接受者加以处置的意味。

同一内容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在不改变句子内容的情况下,选用哪一种句式更恰当,是由语境决定的。为了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需要掌握不同句式的变换方法,更要注意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中的不同作用,并能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选用句式。复习时,要联系语言环境,多读多想,积淀语感,提高理解能力,更要注意运用,在运用中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联词语

训练举例

一、判断下列句子的关联词用得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请在原句上修改。

二、将“下一番苦功”、“练就一身好本领”两个分句,用上不同的关联词,组合成三个不同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电子邮箱( )可以在24小时内随时发送和接受邮件,( )不受地域的限制,哪怕相隔千山万水,( )将鼠标轻轻一点,你的信件( )能送到对方的邮箱。这与到邮局寄信相比,( )快捷( )便宜。( ),在日常生活中,电子邮箱正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

2.(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 )照你的办……( )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 )一定会兴旺起来。

复习提示

复习关联词,要注意读懂句意,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可对典型句子进行分析,对易混用的关联词进行比较(如条件关系和假设关系),进一步明确关联词语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及用法;要在实践运用中提高思维和表达能力。

理解句子

练举例

一、认真读读例句和解答示例,然后读读后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推想加点词语的意思,再把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下来。

解答示例:“老牛破车”指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顶天立地的脊梁”喻指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这句话说明了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要改变,但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要发扬__光大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认真读读例句和解答示例,然后读读后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例: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选自第十一册教材《囚蚁》)

解答示例:对__于蚂_蚁来_说_,它__们__宁__可__在_墙__角_、路_边和_野地里辛辛苦苦地忙碌搏斗,也不愿意在人们为它们设置的安乐窝里享福。它们只想过自由自在的、无拘无束的生活。对于我们而言,也应该不受人摆布,主宰自己的命运,争取自由幸福的__生活_。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选自第十二册教材《少年闰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认真读读下面这段话和解答示例,然后读读后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根据句子的特点,理解画线句子的含义。

例:也就在这一年,我进城上学了。走出了山,来到了城里,我才知道我的渺小:山外的天地这样大,城里的美景这样多。我从此下定决心,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那家乡的土院,那土院里的小桃树,便再没去想了。

但是,我渐渐地大了,发现了自己的幼稚和天真。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解答示例:“__人__世__的_大书_”_是怎_样的__呢_?_联系_上文_可知,“我”走出了山,来到了城里,才知道我的渺小,城里的天地大、美景多;世界很大,生活很复杂。“人世的大书”就是指山村外更广阔复杂的生活。“第一行文字”比喻最简单、最基本的生活。“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比喻我对山村以外的复杂生活还没有适应,缺乏基本的适应能力。而“我下定决心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看来也并不那么成功。这句话的含义是:我走出山村,立志干一番事业,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自己很渺小,还很不成熟,我对更复杂的生活还缺乏足够__的适__应能_力_。

悠扬的芦笛声将他的恐惧驱赶得无影无踪。这时候,他觉得自己变得勇敢起来。强强想起了爷爷平时爱说的一句话:“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选自第十一册教材《爷爷的芦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认真读读例句和解答示例,然后读读后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和时代背景,在感到疑惑的地方多提几个问题反复思考,再试着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

例:“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选自第十二册教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解答示例:鲁迅先生的鼻子真是碰壁碰扁的吗?鼻子扁一般是天生的,怎么会被碰扁?“四周黑洞洞的”怎么还去走?即使是黑洞洞的碰壁,也不至于把鼻子碰扁呀?显然,这句话另有所指。联系鲁迅先生生活的时代背景得知:鲁迅先生常常写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和腐败,常常遭到反动派的迫害,甚至要逮捕他。因此,“四周黑洞洞的”实际上是指旧社会的黑暗。至于“碰壁”则是指鲁迅先生受到反动势力的威胁和迫害。所以,这句话是鲁迅先生用幽默的语言告诉周晔他的生活处境,表现了鲁迅先生乐观顽强的斗争精神。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提示

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常常意在言外,情寓文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基本原则是“句不离词,句不离篇”。常用的方法有:抓住句中关键词理解;联系全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联系上下文,抓句式特点理解;质疑问难,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联系语言文字,想象画面等等。上述方法常常综合运用,只有多读多想多练,才能逐步提高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标点符号

练举例

一、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雨果把《悲惨世界》的手稿寄给了一个出版商,商人好久没有回信,雨果便写了一封信去问。信是这样写的:“?——雨果。”出版商的回答写着:“!——编辑部。”不久,《悲惨世界》出版了,并成为一部名著。

文中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指明下列各句中破折号、省略号和引号的作用。

1.我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威风地走进客厅,憋足嗓门儿叫道“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 )

2.“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3.荷兰本来有近万座风车,随着时代的进步,大部分都“退休”了。 ( )

三、在下面句中的“□”内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注意占格。

1.读了□清明上河图□这篇课文□我想□如果能亲眼看看这幅画卷该多好啊□

2.中国人常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把梅□兰□竹□菊合称为□四君子□由此也可以看出人们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

3.这三朵花是信号□号音一起□跟在后面的便一发而不可挡□大朵□小朵□单瓣□复瓣□红□黄□蓝□紫□粉□一起开放□

4.□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伴着□歌唱祖国□的乐曲□大家挥动着手中的彩旗和气球为航天英雄送行□

5.它是点缀在人类生活中的活标点□落在冬季枯枝上时□是逗号□落在某一个墙头上时□是句号□好几只一起落在电线上时□是省略号□成双成对追逐翻飞□累了落在上下枝时□就是分号□

6.□哗□□哗□□海水一浪接着一浪□永不疲倦□强强焦急起来□他想□爷爷呢□爷爷在哪儿□

四、给下面这段话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

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复习提示

复习时要注意了解并掌握几种常用标点符号的一般用法,体会标点符号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表达作用;使用标点符号,应在准确的理解或表达句意的基础上进行,最好的方法是多读多想,读懂句意,读出语感,理解词与词、词与句、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坚持“学中用,用中学”的原则,根据标点符号的基本作用,整理归纳,比较辨析,力求准确使用。

句子的积累

训练举例

一、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吾生也有涯,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行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仁者_______,知者________,勇者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俯首甘为孺子牛。

5.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要求写句子。

1.每到除夕,人们纷纷贴春联,表达对来年的祝愿,你能写出一副春联吗?

2.与朋友离别时,许多诗人均有佳句传世。毕业在即,好朋友也将各奔前程,在给同学的毕业赠言上,我会马上写这样的两句离别诗句送给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洋洋却沉迷于各种网络游戏之中,我真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一句名人名言)

4.有一所新学校的阅览室、餐厅、实验室等场所都需要张贴恰当的名言或诗句,如果请你来布置一番,你会写上些什么呢?请你选择平时积累的名言或诗句,把它们填写下来。(尽可能地注明出处)

(1)教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餐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览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音乐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诗句、名言。

文文的爸爸是著名书画家,我们趁放假去登门拜访。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挂在客厅里的一大幅瀑布图,气势非凡,上面还题着一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到书房,文文的爸爸正在作画,画的是深秋的枫树林,红红火火的一片,十分好看。文文的爸爸问我们题什么诗句恰当, 我脱口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家听了都连声称好。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临走时,我求文文的爸爸给我写了一幅书法作品,挂在了我的书房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提示:

句子的积累是语言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复习时要注意:一是立足教材。除教材中的内容和《课标》推荐阅读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外,不要无限拓宽复习范围。二是明确要求。能正确背诵、默写和简单运用名言即可。三是注意方法。可根据内容和主题归类整理,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和运用,切忌一味地死记硬背。

修改病句

训练举例

一、读下列句子,看看句意表达是否正确,给正确的打“√”,有错误的请在原句上修改。(尽可能地使用修改符号)

1.夏日的东湖,是人们欣赏荷花、尽情戏水的好时候。()

2.教室里很安静,只听见同学们答卷时“沙沙”的声音。()

3.好些广东省的人也坚持说普通话。 ( )

4.某公司开业广告上写着:“免费赠送小礼品,赠完为止。” ( )

5.某眼镜店在广告招牌上写着:“我们销售的不只是眼镜,还关心您的健康。” ( )

6.虽然他是班长,但是工作很认真。 ( )

7.他们攀登险峻的高山和茂密的树林,为祖国寻找宝藏。 ( )

8.听了老师一番语重心长的话,使我再也没有迷恋网络游戏。 ( )

二、下面一段话中加横线的部分共有5处语病,一个错别字,请加以改正。(把改后的句子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当前,(1)全市人民和学校师生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创建卫生城市,迎接北京奥运。”(2)连七十岁的张华的奶奶,也顶着烈日和汗水,忙着清楚小区里的杂草。啊,武汉!(3)家乡的人民正在用双手把你打扮得更加美丽、漂亮。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提示:

修改病句是我们写好作文的基本功之一。小学阶段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词序颠倒、词义重复、用词不当、含混不清、前后矛盾等。

复习时要掌握方法:一是读懂句意,弄清作者要表达的内容;二是检查病因,根据病句类型查找病因;三是针对病因,着手修改;四是对比读句,看看改后的句子是否符合作者的原意。另外,缩写句子找句子主干也是一种查病因、改病句的好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修改时要尽可能地保持原意。复习时,建议在单项练习的基础上,同学之间相互批阅语文作业和修改习作,以加强这项基本功训练。

修辞与表达

练举例

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采用了修辞手法,没有用的,在括号内打“×”,用了的,写出它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1.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 )

2.星星点点的帐篷,在这绿色的海洋中,好像害羞的姑娘,用缓缓升起的丝丝青烟遮住自己。 ( )

3.他是一滴水,却能够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 ( )

4.老山羊想:狼专门吃羊,吃鸡。狼的本性会突然改变吗?不会,决不会。 ( )

5.在青海,它是美妙的一缕;在宁夏,它是平静的一湾;在郑州,它是浩荡的波涛;在山东,它是平稳的漫流。()

6.农民们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了白面馒头的香味来了。 ( )

7.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 )

8.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二、读一读下面的三个句子,在更能表现太阳花的特点、更能表达作者对太阳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的句子后面打“√”,并说说理由。

1.太阳花非常喜爱太阳,阳光愈炽热,它开得愈加灿烂。()

2.在骄阳下,牵牛花、美人蕉、牡丹都晒蔫了。只有太阳花还是那么喜爱阳光,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灿烂。()

3.在骄阳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疲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了神采。只有太阳花还是那么喜爱阳光,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灿烂。()

三、按每句话后面的要求,运用相应的修辞方法,把句子改换一种说法,使句子更有表现力。

1.刘翔在110米跨栏比赛中跑得非常快。(改成夸张句或比拟句)

2.字典和词典在我们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成比喻句或拟人句)

四、仿照例句,再写出三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

例句:语文是甘甜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句:语文是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语文是_____________, 让人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是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

五、读一读,注意带点的词,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并照样子完成续写。

书是什么?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提示

复习时要注意:一是要了解和认识常用修辞手法的特征,将修辞手法与句子理解、表达效果联系起来,通过想象、比较,揣摩体会其表达效果;二是要重视和加强运用,在仿说仿写中充分调动积累,发挥联想和想象,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示例句式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2019年高考上海卷作文示例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常见单位符号大小写混淆示例
“全等三角形”错解示例
“一……就……”句式偏误研究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特殊句式
论配价、题元及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