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广西各民族经济繁荣与发展

2009-08-01 07:06曾善春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曾善春

摘要: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目前广西经济发展还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提出相应对策予以解决。

关键词:广西经济;民族地区经济: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6-0018-04

200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50年来,广西各族人民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励精图治,艰苦奋斗,使广西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广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增强,今后,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国家战略来开发开放的深入建设,必将使广西经济发展如虎添翼,可以说,广西正面对的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战略发展机遇,因此,回顾50年来特别是30年来广西的经济发展,总结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于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快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式腾飞,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

一、广西经济发展概况

(一)取得巨大成就和积极变化

50年来,广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建设自己家园。虽然50年来的发展历程比较曲折,但总地来说,经济增长的速度较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色效益经济逐步形成,支柱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大,生产能力大为增强,特别是30年的改革开放,广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1、经济发展迅速。根据自治区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按当年价格计算,1958年广西国内生产总值24.52亿元,到1978年增加到75.85亿元,增长3.09倍。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经济运行状况十分喜人,国内生产总值由75.85亿元,人均223元,发展到2007年的5865亿元,人均12363元。尤其是近五年来,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都超过了10个百分点,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持续上升,不仅反映了广西经济运行的优化,更是体现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另外,从2002年到2007年:财政收入由305.5亿元增加到703.9亿元,年均增长1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由35.6亿元增加到260亿元,年均增长48.8%。总地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后,广西经济建没如喷薄红日一般朝气蓬勃向前迈进。

2、经济结构调整日臻完善。广西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资源丰富,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省区。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广西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以2002~2007年为例,工业增加值由699.2亿元增加到2001亿元,年均增长18.5%,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7.7%提高到34.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30.3%提高到48.5%。与此同时,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成品糖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强优企业和名牌产品明显增多,4家企业进人中国企业500强。而广西亦由原来的农业为主要经济产业,发展到以第二、第三产业为经济龙头,第一产业为生产基础的现代化格局。即1958年三个产业产值分别为12.71亿元、6.79亿元、5.02亿元,而到2007年,三个产业产值则分别提高到1264 58、2335.39、2285.91亿元,可见广西在三个产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欣慰的成绩,经济结构得以进一步优化,也由此带来城镇化率的变化,城镇化率由2002年的28.3%提高到36.2%,更好地促进了广西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3、工业、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突出。为了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50年来广西不断加大投入来夯实加快发展基础,特别是近5年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2年的83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956亿元,年均增长28.8%。五年累计完成投资9223亿元,是建国到2002年投资总和的1.47倍;共实施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805项,建成或部分建成投产306项。工业、交通、能源等领域建设得到加强,投资结构明显优化。目前公路总里程达到9420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879公里.沿海和内河港口总吞吐能力由5320万吨增加到10613万吨,与68个国内外城市开通了航线航班,西南地区出海通道发挥重要作用,国际大通道地位日益凸显。龙滩水电站、百色水利枢纽等项目实现投产或部分投产,电力总装机容量由751万千瓦增加到1990万千瓦。钦州千万吨炼油等重点工程开工建设,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二期累计完成投资30亿元,总投入22亿多元的东巴风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胜利告捷,总投入16亿多元的大石山区五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初见成效,有色金属铝加工投入加大。总之,西部大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发展后劲得到增强。

4、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无疑会带动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甚至可以说经济的发展最为直观的应体现在当地居民生活水准的改善程度上。据自治区统计局相关数据表明,广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543元增加到2007年的12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20元增加到2007年的3224元;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100万人减少到2007年底的76万人。而城乡的恩格尔系数,从1996年的50.4%和58.2%下降到2007年的41.7%和50.2%。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从1996年的884.55亿元激增到2007年3185.28亿元,这些喜人的数字有力地证明了广西人民正逐步摆脱多年套在头上贫穷的帽子。另外,科技、文教、卫生等投入逐年增加,目前,全区所有县(市、区)通过国家“普九”验收,

“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提前一年完成“两基”攻坚任务,2002年至2007年,全区财政对于卫生设施累计投入达120亿元,累计投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19.8亿元,农民参合率达到77.35%。总之,广西和谐社会建设如经济建设一般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5、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广西这些年一直致力于西南大通道的建设,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框架已经搭建起来,从2004年开始每年在南宁举办的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一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更是一条搭建广西与外部经济往来的桥梁,由此带来的是对外贸易的更进一步的高速发展,广西开发开放合作开创了新局面,目前,已有23位国家领导人、500多位(次)外国部长级贵宾、8.2万名参展商和采购商参展参会,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政治、外交、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作用日益彰显。中国一东盟“一轴两翼”区域合作战略构想得到广泛认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从共识走向实践。广西在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明显提升。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和对外

贸易成效明显,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2002年至2007年,五年实际利用外资50.37亿美元,年均增长15.9%;实际引进区外境内资金2462.5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002年的24.3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92.8亿美元,年均增长30.7%,其中出口由15.1亿美元增加到51.1亿美元,年均增长27.6%。同时与192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经贸往来。

(二)经济建设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广西经过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奋斗,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然而,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依旧未能摆脱较贫穷、相对落后、经济欠发达的帽子,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困难和问题依然较为严峻,主要是:

1、经济总量小,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发展阶段。与其他省市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广西经济总量还较小,发展速度较慢,如广东早在2000年GDP就已突破10000亿元大关,而广西2007年的GDP却仍然低于6000亿元;同属于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四川省,2004年GDP已达6379.63亿元,而广西2007年也才是5865亿元。再说,工业化水平低,2005年,广西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3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8个百分点;广西工业化率只有1 39,全国平均水平为3.35;广西工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比重只有6.5%,全国平均水平达到14%左右。经济总量小,尤其是工业经济总量偏小,直接带来的不仅是人均财富少,人民生活水平低,财力不足,也带来了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少等一连串问题。

2、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较大。由于自然、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聚居的桂西北和汉族聚居的桂东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存在差距。尽管解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桂东南、桂西北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发展的问题。但总地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和广西的经济发展战略是效益优先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为争取总体速度效益,将生产力布局大幅度地向东南倾斜。因此,具有潜在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的桂西北与具有资金、技术、人才优势的桂东南之间的差距,随着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非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目前,一些乡村基本上仍保持着单一的传统种养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基础设施落后,公路密度、城市化、有效灌溉面积等指标均低于广西水平5~10个百分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十分脆弱。此区域是广西和全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分布的区域。如果任由差距越拉越大,长期得不到解决,那么地区经济社会的差距势必会演变为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的矛盾。另外,改革开放30来,广西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虽然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也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拉大的问题,2007年,我区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相差金额从2002年的5302元上升至8976元,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这说明广西“三农”问题越加突出,城乡发展失衡的格局有恶化之势。

3、产品、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经济结构调整在三次产业问、轻重工业间、农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比例调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产业内部的升级换代滞后,产品技术含量低,高附加值产品少,没有形成经济优势,目前,全国共有925个中国名牌产品,而广西仅有9个。同时企业“小、散、低”问题仍比较突出,据悉,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广东有45家企业入围,云南有10家,广西只有4家。造成了广西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再说20世纪90年代后,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广西年投资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与广东相比,投资规模差距很大,如广东199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就达到了3027.56亿元,而广西2007年也才达到2956亿元,致使广西在交通、能源、通信等许多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极大地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4、思想不够解放,小农意识较强,全民创业氛围不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广西除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外的联营经济、私营经济及其他类型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然而与其他省份相比,发展仍然缓慢,如2002年江苏、广东、浙江、上海、山东、北京等6个省市私营企业户数超过了10万户,而广西到2006年底,私营企业才有6.08万户,这说明广西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有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商品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业意识还未真正确立,缺乏艰苦创业、勇于进取、敢于拼搏的精神。总之,全民创业氛围还不够浓。

5、文化教育发展较落后,高素质人才缺乏。广西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农村,尤其是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教育资源短缺,城乡教育差距有扩大趋势;在经济发展中,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高科技人才奇缺,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由于同类企业集聚,对熟练工、中高级技师的争夺十分激烈。而恰恰这方面的人才量很不足。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正确的加快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

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广西经济社会建设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例如,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179.86亿元,出现了负增长局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就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发,采取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思路,才能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创造更好的条件。

(一)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广西必须时刻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并把它切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随着东部沿海各省市新的一轮经济发展大潮的逐步推进,广西与各省市的发展差距将日益突出,要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个问题。归根到底必须靠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对于广西来说,加快经济发展的任务尤其紧迫。当前,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1、坚持把工业经济建设放在一切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工业发展落后,投入不足,这已成为制约广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因此,一是改造提升和做大做强现有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如在制糖、汽车、工程机械、有色金属、林浆纸、医药等产业应加强技术改造和产业技术创新,予以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及全面提高这些产业的集中度、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尽快培养发展壮大新支柱产业和新优势产业,如加快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当中的石化、钢铁、现代中药、电子信息技术、海洋生物工程等产业。二是优化工业园区建设与布局,培育产业集群。依据广西的资源和现有工业基础,今后要抓紧柳州等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提升,积极推动百色、河池资源型工业基地资源深加工,抓紧布局临海重化工业,加快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三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四是立足本地产业发展水平和结构特点,依托自身比较优势,认真研究第三次国际产

业转移浪潮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特点,遵循产业转移的规律,理性承接产业转移。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工业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2、努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城镇化是工业化的重要标志,和工业化发展进程是一致的。目前,在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快城镇化的建漫,采取突出发展大中城市,加快发展小城镇,形成城镇群和城镇带的战略。即强化南宁、柳州、桂林等区域中心城市在广西经济社会及城镇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大力促进和重点扶持北海、钦州、防城港、梧州、玉林、贵港、百色、河池、贺州、来宾、崇左等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跨越式发展结合起来。总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齐头并进,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财富增长和积累,推进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更好地解决城镇就业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矛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3、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一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比如广西民族地区的矿产、水电、农村土特产、旅游等行业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应当加大开发力度。二要立足本地区位和资源优势,实施一批“兴边富民”重点工程建设,促进边境贸易的活跃,加快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步伐。三要继续加快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资金投入,优先安排交通、能源、通信、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四要坚持走开发式扶贫道路,解决好少数民族聚居乡村的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加快少数民族脱贫致富。

4、全面建设现代化农业。广西是典型的农业省区,农民收入近80%来自农业。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新突破,当前政府必须加大对“涉农”的龙头企业在政策、融资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使它真正成为联结农民和市场的纽带。另外,大力培育、发展农民运销队伍、经纪人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同时积极利用外资和发展外向型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对农民的培训。通过这些努力,最终使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效。

(二)倡导全民创业

倡导全民创业,就是要把群众蕴藏的迫切追求富裕、勇于创造的潜能释放出来,把社会积淀的民间资本,各种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使之成为加快发展的内动力,成为推动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广西应该在文化建设方面突出敢闯、敢干的创业精神宣扬,大力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同时不断拓宽全民创业领域,构建全民创业格局,并在政策、财政、银贷优惠方面,政府应该给予更大支持,这样,不但有利于扩大内需,而且还有利于国民财富增长。

(三)进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广西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接合部,具有全方位开放、多区域合作的区位优势,特别是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我国加快西部大开发和加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大战略。广西要抓住机遇,在积极参加多区域合作中“特别是要发挥好作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地带和桥头堡的作用”,“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中国一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3月对参加两会的两会广西代表团发表重要讲话)基于这样的目标定位,广西在实施全方位开放合作中,首先,国内方面,既要加强以桂粤港澳合作为重点,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又要继续扩大与西南地区的经济协作,加快推动“南桂昆”经济带建设,另外加强同长三角地区经济合作,利用他们强大的资金、技术等来促进广西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其次,在国际方面,要充分利用广西地处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地带,注重实施多渠道对外开放,包括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走出去”等都要有较大发展,努力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四)优先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

优先发展教育,就是把广西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成为人力资源优势,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区。首先,把普及和巩固几年义务教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放在教育发展的首要位置,特别是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投资,提高民族地区的整体素质。其次,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予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助城镇职工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第三,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办好各类民族高等教育,目前,广西仅有三所民族高等院校,这与广西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情况不符,应该加以扩展。第四.要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第五,实施人才强桂战略,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和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创新人才使用机制,营造人才各展其能的良好氛围。

(五)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用好用足用活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维护祖国统一和增强民族团结,繁荣民族区域经济文化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国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结合广西实际,认真履行《=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所赋予的各项权利和义务,不断巩固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到目前为止,广西已建立民族自治县12个(另有3个县享受民族自治县待遇),建立民族乡63个,建立民族自治机关26个,这些都为广西各少数民族根据自己各自不同情况充分享受自治权利,真正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创造了有利条件,实现了各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平等。因此,当前要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力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宣传、普及。要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总体要求和总体进程当中,并且在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同时要加快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具体措施和办法,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法律保障。另外,要最大限度地用好、用足、用活民族政策,这是当前做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谐的重要保证,也就是:一要深入学习、领会、研究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只有深人领会,吃透精神,执行政策才会得心应手,运用政策才会驾轻就熟;二要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只有对下情了如指掌,才能上通下达,才能把中央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三要学会创造性地执行政策,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政策,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民族政策时,要紧密结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只要不违犯法律法规,就大胆地闯,大胆地干,充分调动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而共同奋斗。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指导中专教育的探索与尝试
科学发展观指导视角下的工会工作创新与水平提升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