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区环境规划设计的创新

2009-08-01 07:06李雪姣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规划设计

李雪姣

摘要:文章从小区环境规划设计、创新与建筑设计的关系论述,阐述了小区环境规划设计要适应时代的新思想,建筑设计要服从城市规划设计,提出小区环境规划要不断追求创新。

关键词:小区环境;规划设计;高层住宅布置

中图分类号:TV9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6-0108-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小区式住宅建设已越来越受欢迎,因为一个居住小区建成投入使用后,好像形成了一个“小家庭”或像一个“小社会”。它不仅是一个物质环境,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环境。所以,在规划设计居住小区时应考虑居住小区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居住小区作为一种物质的表现,是一个可以看得到的东西,必须有恰当的功能和合理的经济实用性,做到环境优美和舒适,使人们感到愉快。因此,小区规划设计时要在考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功能问题的同时,还应将环境美融合在一起考虑,这才是我们设计师的最大进步。

一、小区环境规划设计的主要通病

近年来,小区式住宅建设在某种程度上虽然取得了进步,基本上家家是新居、户户有住房,但这都是停留在解决部分人的居住问题上,还没有从简单的需要中走出来,大都只是满足于斗室便可,而忽略了环境效益的综合设计。从住宅建设上来看,我国从南至北,从东到西,居住小区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长条形住宅和行列式的排列,虽有某些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大同小异,互相雷同,地方特色不鲜明,没有个性和独创性。

目前,住宅小区规划的主要通病是单一的同一方向的行列式排列。即典型的“兵营式”住宅,这种住宅在单体设计上多数采用一梯两户的梯间单元式住宅。此类型住宅可以给住户创造一个安静、互不干扰的室内居住环境。由于这种居住小区在规划设计时只采用一种类型的建筑,使得小区景色过于简单,从而造成一种单调的居住环境,虽说建筑具有高度的秩序,并且不同住宅组团之间有非常不同的构图,我们也会感觉缺乏变化。居住在这类环境里的人们常常埋怨:

“活动的地方太少。”从这句话里来分析,以前建造的“兵营式”居住小区已不能满足人们的休憩、空闲生活和学习的居住要求。

条形式住宅行列式排列的居住住宅小区内部空间缺少变化,外部轮廓缺乏韵味,对空间未能合理营造,加上单体设计又是清一色的“砖头块”式住宅体型,住宅组团内间距、层数、色调都强调一律的统一性。给人的印象只能是单调、呆板、枯燥,缺乏变化和生气,无新鲜感和人情昧,无可供人们回味的地方。这种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似乎成为一个没有明文规定的规矩一样,在我国各地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普遍采用。这种“兵营式”居住小区由于其整体骨架的单一性,使得其问的绿化也便流于单调。目前的绿化形式一般都是在两栋住宅之间栽种乔术,这给居住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营造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却淡化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忽略了人的精神及感情追求、社会安定、邻里交往等较高标准的因素。将居住空间环境的设计只局限于能用、经济等简单的使用水准上。居住在单元住宅楼内的人心中无不有一种由于缺乏邻里间人际交往,感情世界难以沟通的遗憾和无奈。有的甚至居住多年邻里间尚不知姓名与职业,更谈不上有什么互帮互助的友情,以往庭院中的和睦相处、热情相待、彼此关怀的邻里关系已荡然无存。由此,家中老人无聊天快乐之所,邻里间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无信息沟通。更有甚者,使某些偷盗分子有机可乘,竟堂而皇之地以搬家名义将家中贵重物品洗劫一空,而邻里问却全然不知。由此对社会安定和人民的生活安全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同时给社区管理等带来许多不便。

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规划设计者主观努力的问题,没有活跃的思想和创新的精神,在规划没计中忽视了人们的更高标准的生活需求的设计原则,同时建筑设计与规划脱节,建筑形成单一,对总体的环境效果相对来说考虑得比较少,对外部空间处理流于粗线条。

二、小区环境规划设计创新的途径

那么怎样让人们从几十平方米的斗室中走出来并使他们的身心受到洁净?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这是每个规划设计者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社会的进步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渴望有优美安静和舒适的居住环境。要创造一个这样的居住小区,作为规划设计者必须对居民的需求和心理加以研究。居住环境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居住行而建造起来的一种客观的外界环境,它改变和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心理。不良的居住环境,会导致居民不良的居住行为:而良好的居住环境则使人们心理处于平衡状态,精神积极向上。

现在很多地方都建造出了很多闻名于世的园林式小区住宅,如我市的碧桂园小区、金旭园小区等,这些小区花园式居住环境,成为私人游憩,怡情休养之所,常连于宅旁屋后,故在当时设计,不追求庄严伟大,但求安静精巧,有引人人胜之概,常以建筑为主体,以花木为陪衬,觉有天真之趣,给人感情之舒适,陶醉之感觉。虽然建造的园林是为少数人服务的,但不论立于任何观点之上来看,其心理手法均是以人的生活需求出发,符合人的审美情感。园林之所以能在当今还受现代人的取悦观赏而久居不衰,其巧妙之处就在于以自然为背景,取之自然,还之自然,形成一幅整体美的画卷而意味无穷,所以园林式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是有很好的进步作用。

设计师为了丰富居住小区空间的外部轮廊,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设计时应尽量不宜将同一单体住宅重复布置,应将高、中、低层不同建筑形式的住宅搭配布置精心营造。不要只局限于单一层数和型式的住宅。从布置手法上,为丰富居住小区的外部轮廊线,高层住宅布置在小区的中央部位,低层住宅布置在边缘部位。这样就可以避免形成封闭的空间或形成与外部空间隔绝的局面,能够和周围形成统一的整体。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物和地貌。比如为适应高低起伏的地形,在布置时应尽量保留原来的自然地形,从远处看,轮廊参差错落,高低起伏具有韵味。为了克服过去“兵营式”规划布局的呆板和单调,对住宅组团中的条形住宅,采用以变化方向的行列式布置为主,分散布置点式住宅为辅的布局手法。各住宅组团之间由绿地、低层公共建筑隔开,使居住小区成为建筑高低错落,绿地相连,道路便捷的既统一又有变化的整体。在规划中密切结合绿化布置,住宅组团绿地根据配置的花草树木相互区别,各具特色,使居民从室内及外部都能看到绿地,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为了充分地利用空间,把居民的居住环境从室内延伸到室外,扩大居住空间,方便居民的活动,创造一个整体的住宅组团是适合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的,曾有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说:“过去采用单纯的单元式住宅与联排式住宅的混合方式,但现在被几乎有无限可能的,多样变化的住宅类型混合修建的形式所取代。这样的设计方法,不但使建筑物适合于每个住户的特殊的居住形式,而且将它们设计成有机整体,也就是把建筑物组合成一系列相互补充的形态,由单纯的平面变成连续的建筑复合体的组合形式。”以往单一的条形住宅行列式布置的住宅组团是对空间的化整为零,那么整体住宅组团的规划布局就是对空间的化零为整之典范。因此我们的规划师和建筑师在小区的设计和规划上应不断追求环境规划没计的创新,创造适合人们居住心理的居住环境。

总之,小区居住环境设计的优化,关键在于创新,实质是部分的优化及与整体创新的组合,所有这一切都是动态的设计,就是不断要向高的目标奋斗和追求,调动每一个建筑师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开拓进取。只有这样,小区式住宅的居住环境才会不断进步。

猜你喜欢
规划设计
刘璐规划设计作品
规划设计作品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城郊休闲型风景道规划设计策略
规划设计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当代佛教寺庙规划设计初探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