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SSD)产品现状与展望

2009-08-01 07:06陈明达
移动通信 2009年11期

【摘要】文章首先对固态硬盘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阐述了固态硬盘的技术难度,包括运作效能的改善、NAND Flash的使用寿命改善、不正常断电的管理、更错、整体固态硬盘的可靠度及稳定度改善等,最后对固态硬盘的应用市场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固态硬盘 SSD NAND Flash

1 固态硬盘的现状

当NAND Flash应用从消费性市场进入PC领域后,固态硬盘SSD未来市场的发展潜力已引起相关产业的高度关注。笔者认为,固态硬盘以其速度较快、防震及耗电量较少等优势,被视为取代传统式硬盘的磁盘储存设备,但目前在技术及效能发挥上,仍面临难题。若能强化这些层面,固态硬盘未来的发展将更为快速。

NAND Flash的优势是大量数据储存的速度,其序列读写(Sequential Read/Write)的特性可减少储存时间。但PC计算机产品需要的不只是大量数据储存的动作,小档案(4KB or less)的处理也很重要,固态硬盘导入PC市场后,到底要如何才能达到像传统式硬盘一样的效能?这就是市场关注之处。

2 固态硬盘的技术难度

笔者大致整理了固态硬盘的五大技术问题,分别是:运作效能的问题、NAND Flash的使用寿命改善问题、不正常断电管理的问题、更错改善、整体固态硬盘的可靠度及稳定度改善问题。

在这五大问题中,前四项取决于控制IC的设计精进。控制IC在固态硬盘中用来支持的主要技术包括:故障区块管理(BBM,Bad Block Management)、错误修正程序代码(ECC,Error Correcting Code)以及平均抹写储存区块技术(Wear Leveling),这三个技术将确保固态硬盘的可靠度、稳定度与耐用度。至于最后一个整体性的问题,则需要固态硬盘制造商与控制IC厂商的合作。

2.1 运作效能的改善(Performance)

目前,已有多家随身碟或是记忆卡控制IC厂商欲跨足固态硬盘的控制IC产品。随身碟或记忆卡的控制IC,是以多通道的序列读写方式来增加读写速度,而控制IC厂商在此部份的处理早已相当娴熟。

为了跨足固态硬盘控制IC市场,这些控制IC厂商在设计PC操作系统平台小档案读写及回收使用(Garbage Collection)等效能时,有两个选择:一是选择高速的NAND Flash芯片,如ONFI 2.0;或是选择效能较佳的硬件结构,如多信道存取(Multi-Channel Access),交叉式存取(Interleaved Access)、效能更佳的微控制器、或是增加缓冲存储器─内建SRAM或是外加一个DRAM,来增进存取小档案的效能。

2.2 NAND Flash的使用寿命改善(Life Cycle)

由于NAND Flash的结构与磁盘储存装置差异极大,平均磨损(wear-leveling)成为固态硬盘系统设计的重要课题,一般的档案系统若没有对这个部份多加处理,将会使得内存区块消耗量不平均,间接缩短了闪存的寿命。

从理论上来说,NAND Flash用在固态硬盘上的使用寿命应该要比其它NAND Flash的应用储存产品长。但由于NAND Flash区块性读写的特性,重复读写会集中在单一区块,因此如何设计或促进抹除平均,是过去到目前的厂商着重考虑的地方。

现在主流的MLC(Multi-Level Cell,每个储存数据的单位可储存两个位的数据)每个区块的抹除限制则仅5千到1万次,未来若随着每个 Cell可存放的位数的增加(如3bit/MLC,使用不到1千次),闪存的使用寿命将势必更为缩短。

故要增加闪存的使用寿命,厂商可采用的方式有三:用回传统的SLC芯片(Single-Level Cell,每个储存数据单位可存取一个位的数据),NAND Flash SLC的每个区块可被抹除的限制为10万次,但这个做法成本太高。第二种方式就是在控制IC中,设计更优良的抹除平均计算程序,让每个区块都被平均使用,这样就能将写入的总数据量提升,以增加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最后就是采用较好的硬件架构,例如使用缓冲存储器来减少NAND Flash的写入次数。

笔者认为,抺除平均的技术是跨入固态硬盘控制IC厂商的基本技术,事实上,PC计算机中有许多数据的处理是属于静态数据,如果能在主区域处理静态数据,或是增加主区域的静态平均,就能改善这个问题。

2.3 不正常断电的管理(Power Cycling/ Abnormal Power Failure)

NAND Flash不像磁盘硬盘那样使用许多的机械部件,因此不用担心摔到地上发生不正常断电的情况,也不像DRAM那样需要在有电力的情形下才能运作。然而,就算是固态硬盘,写入中不正常断电也还是会导致数据的毁损,所以,数据的保护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技术。因为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不仅会导致使用者的数据遗失,而不正常断电也有可能对控制芯片的各项table造成影响,进而使固态硬盘损毁。

因此,针对固态硬盘中不正常断电下的保护应包括:Controller Firmware code 及 register settings,还有OS file system table(例如 FAT),以及Mapping tables (例如 L2P table)。

2.4 更错(Bit Error Handling)

NAND Flash容易坏、稳定性不够是其令人诟病之处,ECC的能力在固态硬盘中是为了保障数据的完整性,所以不仅要能更正程序的错误,也要有更正写入、读取数据错误的能力。这种可自动侦测并修正数据在读取过程中所发生的错误、确保数据在传输时可被正确读取、保持计算机正常运作的功能十分重要。

目前,伴随制程技术的精进,对ECC更错能力的难度要求就会愈来愈高。50奈米制程需要至少8-bit ECC错误侦测回复功能,40奈米制程需要的就达12-bit ECC错误侦测回复功能。

2.5 整体固态硬盘的可靠度及稳定度改善(Reliability Assurance)

目前,要如何去订定一个标准的固态硬盘稳定度或使用寿命还未达共识,因为并无测试的标准,而台商也普遍缺乏磁盘硬盘测试稳定度的技术。关于量测方面,可分三个层面来讨论,例如速度的标准、兼容性的标准及基本寿命要求。

目前,大陆已经成立中电标协移动存储标准工作委员会,已将SSD标准的制定与推广列为重点工作,标准制定首先集中在SSD寿命评估算法、外形尺寸、通用测试平台等方面。鉴于SSD产品在大陆地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大陆厂商的综合实力,JEDEC也已经强烈表示出与移动存储标工委的战略合作意向。台湾地区的各界产业人士结合NAND Flash上下游产业成立SSD联盟(SSDA,SSD Alliance),包括东芝、威刚、广颖、智微、祥硕、多利吉、鑫创、联阳、慧荣、群联电子、工研院、百佳泰等公司皆参与,共同推广固态硬盘技术。联盟先以2.5吋串行式先进附加技术(SATA)产品为测试模板,订定测试标准流程与认证计划,目标就是成为国际通用的标准。SSD联盟也与联合电子装置工程协会(JEDEC)合作,加速标准认定。笔者相信通过两岸厂商的通力合作,必定能够在SSD标准制定方面取得突破。

3 固态硬盘的应用市场

除了讨论目前技术难度外,笔者也大概将固态硬盘的应用市场分成三类,若用金字塔的概念来看,底层市场最广大的,便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低价计算机。不少PC/NB业者也纷纷推出内建SSD的NB机种,这部份都是业界期待用以取代既用磁盘硬盘的产品,只要价格够便宜,很有可能会是固态硬盘通吃的市场。目前在NB市场上,固态硬盘的渗透率仍比较低,只有不到3%的渗透率,后续成长空间极大。

金字塔市场的第二层,便是Industrial/Embedded PC的市场,这块市场强调的不是以速度为主,而是需要稳定及长期的供货。这部份有不少的厂商等投入,如Mtron、STEC及TDK等厂商都瞄准此块市场的商机。而在此块经营甚久的硬盘大厂并没有坐以待毙,他们同样看好未来固态硬盘的应用并先行布局,近期购并的动作也颇为积极。如硬盘储存大厂WD宣布,以 6500万美元购并位于美国加州的SiliconSystems公司,强化跨足嵌入式系统市场固态硬盘(SSD)市场的布局。SiliconSystems于2002年成立,迄今已有数百万台的固态硬盘等产品售出,供应给网络通讯、工业、嵌入运算、医疗、军用与航天等市场。以2008年为例,上述市场约占全球固态硬盘总销售便近三分之一的比重。

至于金字塔的最顶端,便是高阶的ServerPC市场,这块市场需要的是绝佳的效能表现、运作稳定、超高耐用度与数据的绝对正确性,价钱则是次要因素。因此,有许多国际大厂,例如Intel、SanDisk……等,皆积极推出给企业使用的高阶Server SSD,并以较硬盘还具优势的TCO (Total Cost of Ownership)来说服企业来采用SSD产品。

4 结束语

虽然固态硬盘应用市场目前对两岸厂商挑战较大,但笔者仍认为两岸厂商在固态硬盘市场是很有机会的。虽然两岸厂商目前没有NAND Flash芯片厂,但台湾的控制IC厂商、模块厂商及PC/NB厂商供应链,加上大陆的3C电子品牌厂商,以及未来广阔的市场前景,构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固态硬盘产业的兴起,加上两岸特有的个人计算机产业链,未来将不再让国外硬盘大厂独占鳌头,商机将无限宽广。★

【作者简介】

陈明达: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航天工程博士。现任职于威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在闪存应用产品开发上绩效卓著,已取得全球85件专利,另有86件专利申请中。截至目前已荣获8项德国iF、4项德国reddot、5项日本G-Mark、4项美国CES创新奖、3项台湾精品金/银质奖、2项Computex最佳外销信息产品奖等。其所负责的闪存产品线,业已开发出完整之记忆卡、随身碟系列产品,产品持续销售拓展至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