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45例

2009-08-01 04:48宗福宽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9年5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

宗福宽

关键词:糖尿病末梢神经炎;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5.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9)05-0086-01

2005年1月~2007年7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4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35~80岁;糖尿病病程5~23年,末梢神经炎病程1~6年,平均3,5年。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35~79岁;糖尿病病程5~23年,末稍神经炎病程1~6年,平均3,5年。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①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有肢体感觉、运动神经病变表现如:肢体麻木、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闪痛或刀割样疼痛,肌萎缩无力,深浅感觉明显减退,腱反射减退或消失;③肌电图检查有神经传导速度减退。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运用胰岛素皮下注射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空腹6.1~7.0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8~10mmol/L间,并配合饮食运动疗法,同时口服尼莫地平20~40mg Tid,拜阿斯匹林0.1 Qd,弥可保500ugTid,15天为1个疗程。

2.2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血塞通(冻千)一络泰400mg,以0.9%NS 250mi,或5%GS 250mL(加2~4URI),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每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显效:自觉症状消失,腱反射基本恢复正常,神经传导速度增加>Sm/s,或恢复正常;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腱反射未完全恢复正常;无效:自觉症状无好转。腱反射无改善。

3.2治疗结果见表1。

3.3副作用治疗组有4例在静滴络泰过程中出现头面部发红,轻微头部胀痛等症状。

4讨论

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属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范畴。它引起的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使糖尿病患者致残的最常见原因。其发病机制不详,可能与代谢异常,血管缺血、缺氧,糖基化异常等有关。至今西医缺乏特异性治疗。处理原则是:①病因治疗,②改善疼痛症状,③改善微循环,④营养神经等。

本病属中医学“消渴”病日久而致的“痹证”、“血痹”范畴。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消渴”日久,久病人络,瘀血阻络,血络不通,不通则痛,筋脉失养所致。血塞通(冻干),其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改善微循环之功。因此,笔者针对西医病理及中医的发病机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标本兼治,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性包块30例临床观察
益气活血法早期干预对冠心病陈旧心梗或支架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影响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