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孩玩什么?

2009-08-03 00:33乌娜姬
学与玩 2009年7期
关键词:竹马叶柄蛐蛐

乌娜姬

在古代,没有芭比娃娃、没有奥特曼、没有电脑、没有游乐场,小朋友们都是玩什么游戏长大的呢?我们“快乐回古代直通车”马上就要出发了,咱们就和乔乔木、可乐王一起去看一看吧。

哒哒哒!一串清脆的声音传来,乔乔木回头一看,巷子里的小朋友骑在竹竿或者扫帚上,在路上敲打出一串清音。

没错,竹马是古代小朋友最常见的游戏,在汉朝就已经广泛流传。竹马可不是竹子做成的马,而是一根竹竿,小朋友们骑在竹竿上,手里拎个小竹枝做鞭子,嘴里喊着“驾!驾!”追赶着、欢笑着,像真的骑在马上一样,那份儿得意劲儿就甭提了。“妾发初覆额,郎骑竹马来”,李白的诗里就有啊。乔乔木庆幸自己的古诗词功底还是不错滴。

古代的小朋友为什么喜欢骑竹马呢?原来,马在古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是交通工具,还是运输工具,在战场上勇敢的士兵骑在马上奋勇杀敌。古代的小朋友们也希望自己能骑马,可是小孩子骑马太危险,于是他们就找来竹竿骑在胯下,幻想着这就是马啊,虽然是一根小小的竹竿,可是代表了小朋友们渴望驰骋的梦想。小时候一起骑竹马的孩子,成为最好的玩伴,因此后来人们就用青梅竹马来形容少年时期男生和女生纯洁的友情,青梅竹马时代是人生最纯洁无邪的年代。

“大红齿,你快咬啊!”

“小青翅,上!快上!”

只见一群小朋友围在一起,握紧拳头,兴高采烈的叫嚷着,乔乔木和可乐王凑上去一看,原来他们在斗蛐蛐。

我国斗蛐蛐的历史源自唐代,宋代开始流行全国,清代变得更加讲究。开始只是小孩子玩,后来大人也玩,甚至皇帝都喜欢斗蛐蛐,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就有皇宫中斗蛐蛐的故事。在没有动画片,没有奥特曼的古代,小朋友们在草丛中抓蛐蛐,大家一起斗蛐蛐,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斗草是古代一种非常流行的游戏,唐朝的安乐公主小时候就喜欢玩斗草。《红楼梦》中的香菱因为玩斗草还弄脏了衣服。斗草分为文的和武的,文的就像《红楼梦》中玩的那种,用花草做游戏对象,看谁知道的花草多,叫得出名字。武的就是寻找叶子最粗壮的叶柄,两个叶柄相钩,小朋友相互用力的拽,看上去就像拿叶柄在拔河,谁的叶柄断了,就失败了。

现在很多地方的拔根儿游戏就是斗草中的武斗,小朋友们你们玩过吗?

“砰砰!”从天而降一个黑糊糊的东西,砸到可乐王身上,吓得他大叫:“天啊,炸弹啊!”

“不是吧,一个足球而已,至于吓成这样?”乔乔木捡起一个牛皮缝制的球来,“咦,这个足球有点奇怪!”

很多小朋友都是足球迷吧?其实足球起源于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山东人就开始踢“足球”了,这种古老的足球叫“蹴鞠”。一开始是用动物皮毛缝制,里面填充着毛发,后来改进成用八片牛皮缝成一个球形,里面放上动物膀胱,这样的蹴鞠又圆又轻,踢起来非常轻便。那时候的玩法是分队比赛,球场中间是球门,两队各在一侧,哪对踢进球门的球多就是获胜者。

现在我们国家的女足很厉害,被称作铿锵玫瑰,在古代,女孩子一样可以踢足球。出土的汉代石刻中就有女子踢足球的图画,汉代女子足球队是我国第一支女子足球队。

古人也一样追星,最著名的球星是宋朝的高俅,连皇帝都成了他的粉丝,他经常陪皇帝踢球,后来还做了大官。

“嗨,可乐王,我捡到一支箭,有人在这附近打猎。”乔乔木扬着一只像箭一样的东西给可乐王看。

“奇怪,这是箭吗?怎么箭头是木头的宁”可乐王接过箭看了半天,百思不得其解。

“把箭还给我,我们一起玩投壶吧。”一个小男孩跑过来说。

“投壶?”乔乔木和可乐王都睁大眼睛,“这是什么东东?”

投壶和我们现在的飞镖游戏相似,是一种手眼高度配合的投掷游戏。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射箭是男子的基本技能,宴请宾客的时候都要请客人射箭。后来发展成把箭投掷到酒壶中来代替射箭,这样的游戏既体现了古人尚武的精神,又比射箭斯文。

随着投壶游戏流行,就有了专门的木头削成的剑和专门的壶,玩的时候,人要距离壶两三米远,用规定数目的箭轮流往壶里投,谁投进去的箭最多谁就是获胜者。这个游戏能锻炼人眼睛和手的配合,锻炼身体,小朋友们都喜欢玩,大人玩的时候输了会罚酒;小朋友玩的时候,获胜者得意洋洋的被大家抬着走一圈,后面的小朋友跟着一路欢呼。

猜你喜欢
竹马叶柄蛐蛐
勒“狗子”
斗草
狠狠代入了!300封假情书救回绝境“竹马”
扭动的小蚕
郎骑竹马何处来
抓蛐蛐
蛐蛐风
荆半夏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NO.5竹马
蛐蛐你别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