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击狂神

2009-08-04 09:37
军事文摘 2009年7期
关键词:集团军希特勒德军

云 冰

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斯坦因是德国军事界公认的战略天才,二战中最杰出的军事家,优秀的野战部队指挥官。虽然身为纳粹德国的高级将领,但他却赢得了同盟国家的尊敬。

1887年11月24日,曼斯坦因出生于柏林的一个贵族家庭。生父爱德华·冯·莱温斯基炮兵上将曾担任过军长,母亲海伦出身于东普鲁士的名门望族,从小对军事思想的耳濡目染,似乎早已注定了曼斯坦因未来的道路。他曾在数所军校受训,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才走上比利时、东普鲁士和波兰的战场,经受一个军人所渴望经受的血与火的考验。他一生的功绩在二战中尽显,但是辉煌中却又透露着一丝无奈。

“闪击”波兰中初露锋芒

1939年9月,为了解除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阴霾和突破《凡尔赛条约》的禁锢,实现征服苏联,独霸欧洲的梦想。德国以“闪击”波兰拉开了二战的序幕,曼斯坦因此时正出任伦德斯泰特南方集团军群的参谋长,被任命负责制订入侵波兰南部和进攻华沙的计划。他与伦德斯泰特成功地制定了突袭波兰的“白色计划”:利用快速兵团和优势航空兵实施突然袭击,一举灭亡波兰。首先分割和歼灭维斯瓦河以西和华沙以北的波军主力,夺取上西里西亚工业区和波兰的海军基地格丁尼亚。最后,从南北两个方向展开“钳”型攻势,歼灭波军残部,进而占领华沙和波兰全境。这一“闪电战”的作战策略,最终在德军装甲部队的有力配合下得以实施。

战马与坦克的搏斗!波兰最精锐的骑兵部队手持被阳光映得雪亮的马刀向德军的坦克集群发起冲锋。尽管波兰人英勇顽强,但面对如此突然的奇袭,成群的战斗机、轰炸机和坦克的攻击,这样的反击无疑是以卵击石。

德军的这一合围策略在曼斯坦因的策划下,不仅借用夜幕的掩护和航空兵的支援,同时配合大规模装甲战车的快速推进,使得南方集团军群迅速围歼了波军主力,包围了波兰首都华沙,可谓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规模的机械化部队大进军。

“曼斯坦园计划”彰显军事才华

突袭波兰告捷后,德军士气大增,希特勒又开始精心着手对西线法国战区的计划准备。面对宿敌法国,1939年10月,陆军总司令部按希特勒的指令制订和颁布了对法作战的“黄色计划”。但该计划一经提出就遭到了曼斯坦因的强烈反对。他认为这一计划严重地模仿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史里芬计划”,不仅毫无新意。难以出奇制胜,而且它还一度遭遇泄密。对此曼斯坦因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西线攻势的目标应该是在陆地寻求决战;攻击的重点应该放在A集团军群方面而不应放在B集团军群方面,A集团军群应从地形复杂却能出敌不意的阿登地区实施主攻。挥师直指索姆河下游,这样才能全歼比利时的盟军右翼,并为在法国境内赢得最后胜利奠定基础;A集团军群的兵力应由2个集团军增到3个集团军,此外还要增加强大的装甲部队。”这就是著名的“曼斯坦因计划”。

该计划主要是通过阿登山区,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的北部。尔后再从西、北两个方向进攻巴黎。在马奇诺防线正面,则以佯动进行牵制,待主力攻占巴黎绕至该防线侧翼时,再对其进行前后夹击,围歼该地的法军。

马奇诺防线是法国一直苦心经营的一条坚固筑垒防线。它绵延于法国东部与德国之间的整个边境。自卢森堡附近的隆维起,经提翁维尔、维桑布尔,再循莱茵河西岸南下,经斯特拉斯堡,到瑞士边境的贝耳福,全长750余公里。防线内密布各种大大小小的防御工事。由许多火力点组成一个个的防御区域。各火力点相互配合,组成绵密的火力封锁通道,并设有各种防步兵和防坦克的障碍物。

面对法国如此坚固的防御,德军究竟要怎样突破呢?对此,曼斯坦因想到以阿登山作为一个突破口。阿登山包括比利时和卢森堡的一部分,属东北一西南走向,地势凸起,地面多为森林所覆盖。可谓是天然地势险要,森林茂密。但曼斯坦因却认为茂密的森林恰恰能够为装甲部队通过阿登山区时提供有利的伪装掩护。并且,他还得知驻守该地区的是法国克拉普将军的第9军,而这支军队主要是由一些心怀不满且士气低落的后备役军组成,战斗力较低。这就给德军在此地的突袭提供了又一个可能的机会。另外,德军从西线入侵比利时与荷兰,可以对敌军形成一种牵制效果,让盟军错误地相信德军的主攻方向是比利时。而事实上,德军的主攻方向是更远的南部地区。同时,德国的每个军至少还要配备一个摩托化步兵师,使步兵能够跟上装甲部队的行军速度,以增强作战效果。

曼斯坦因的这一计划,使德军在法国坚固的防守中寻到了一丝机会,1940年5月10日,德军对西线展开了全面进攻。先以飞机袭击了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机场。同时B集团军群向荷兰和比利时北部展开了进攻,空降兵则趁机在其后方着陆,占领对方的机场、桥梁:渡口和防御支撑点,袭击海牙、鹿特丹等政治和经济中心,使荷兰陷入混乱。接着,坦克部队再乘隙突入,与空降兵会于鹿特丹,至此荷兰宣告投降。德军又乘胜追击攻占了列日防线上的埃本·埃马要塞,占领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与此同时,A集团军群向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山区实施主要突击,以工兵开路,突破阿登山区。阿登山区虽然崎岖难行,但最终德军凭着出色的军事素质和高度纪律性,仅用2天的时间就穿越了阿登山脉长达110公里的森林地区。突破阿登山后,德军又在法军接合部色当地区强渡马斯河,进而攻陷色当,占领阿布维尔。之后,坦克部队又转师北上,从后方突击在比利时的盟军。此时,德军快速部队已到达英吉利海峡沿岸,分割了英法联军的战略正面,并以荷、比两国作为空军和潜艇基地,封锁了加来海峡,以阻止英军对盟军的增援,最终使得英法联军被困于比、法边境的敦刻尔克地区。盟军陷入重围后,比利时宣布投降,阿登战役宣告结束。6月10日,德军开始正式全面入侵法国本土,并快速攻占了巴黎,法国被迫签订停战协议。至此,曼斯坦因的大包围计划以德军的胜利宣告结束。

从德国的西线进攻到法国败降,曼斯坦因的大包围计划仅经历了6个星期,德军“闪电战”的威力让整个盟国措手不及。但近乎完美的作战计划中,希特勒却犯了一个致命失误,他认为敦刻尔克地区多是一些沼泽和平原地,装甲部队不适宜进入作战。于是命令坦克部队停止追击,转而让空军去消灭退守敦刻尔克的盟军。这就给了盟军一个得以喘息的机会,使其有机会实行敦刻尔克大撤退,为日后的反法西斯战争积蓄了力量。

人生的祸与福

作为一名指挥官,曼斯坦因需要的是优秀的战略指挥能力,但是作为一名军人,他更需要的是绝对服从命令。可是当这两者发生冲突时,带给曼斯坦因的无疑是极大的

苦恼。

自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以来,随着战争态势的日趋严重,曼斯坦因和希特勒的分歧也变得越发频繁和激烈。斯大林格勒战役后,面对苏军强大的预备军,曼斯坦因曾向希特勒提出在库尔斯克地区组织一次大歼灭战,以消耗掉大部分苏军后备队。他主张在1943年5月开始作战,但计划却被希特勒延迟到了7月。并且,希特勒还计划以克卢格中央集团军群和曼斯坦因的南方集团军群分别向库尔斯克南北实施突击,围歼苏军重兵集团。曼斯坦因则主张待到苏军发起进攻并深入到特定区域后再集中装甲部队围攻,但他的这一计划却未被采纳。这场有史以来最大的坦克会战,最终以德军的失败而告终。德军在库尔斯克战败后,曼斯坦因被迫撤至第聂伯河。此时,面对苏军的21个集团军,希特勒又要他依靠257辆坦克和220门火炮坚守住长达1300英里的战线。面对实力上的悬殊,1943年10月,南方集团军群眼看守不住第聂伯河防线了,曼斯坦因毅然下决心拼凑起一支坦克部队进行反突击,并重创了苏军第5近卫集团军,最终使得南方集团军群安然撤退。

作战策略上的分歧,以及强硬的指令,使得曼斯坦因一直对希特勒的军事指挥很恼火,他曾一再规劝希特勒在最高统帅部进行改革,希望希特勒在名义上仍担任最高统帅,但事实上将军事行动的指导权交给总参谋长执行,并且设东线德军总司令。曼斯坦因此举无疑是希望希特勒放权,但希特勒却认为这是曼斯坦因想坐任德军东线总司令,进而夺取更大的权利。他知道当时在陆军中有很多人希望曼斯坦因出任拥有实权的总参谋长或东线德军总司令。但他却始终不准。面对曼斯坦因的无理要求,希特勒尽管非常气愤,但在曼斯坦因卓越的军事才华面前,他选择忍让。

但希特勒的忍让却没有换来曼斯坦因对政治的悟解。他仍旧一意孤行。1944年1月4日,曼斯坦因飞往拉斯腾堡,在要求允许其南翼部队后撤遭到希特勒拒绝后,他又因要求任命东线德军总司令遭到希特勒的拒绝。同年3月,曼斯坦因再次前往上萨尔茨堡要求机动作战的自由,依然遭到希特勒的拒绝。4天后,曼斯坦因所辖的第1装甲集团军在布格河地区被苏军包围,希特勒下令不得撤退。曼斯坦因对此很是愤懑,他和希特勒在电话中争吵不断,最终在他辞职的威胁下,希特勒才同意该部突围,使得第1装甲集团军的部分师得以获救。

曼斯坦因希望自己的指挥才能可以在战场上尽情发挥,而不是被限制。但是对于希特勒而言,权利无疑是他的一切。试问这样的一个独裁者,怎么可能会听任下属的一句话就选择放权呢?显然在这点上曼斯坦因是幼稚的,他竟然妄图让一个军事独裁者放权,这简直是在挑战希特勒的权威。一次的妥协并不意味着退让,希特勒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1944年3月30日,在关于德军的东线作战问题上,曼斯坦因和希特勒再次产生争执,忍无可忍的希特勒最终宣布了对曼斯坦因的解职。从此,曼斯坦因告别了他的部队,也告别了充满血腥的二战战场。正所谓“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正是因为这次被解职,使得曼斯坦因并没有作为军官抵抗到底,同法西斯德国一同走向毁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尽管曼斯坦因被英军俘获入狱,但他却并没有被处以极刑,而是最终得以获释。

从1939年德军“闪击”波兰,到1944年苏德战争期间被解职。曼斯坦因和希特勒的分歧主要来源于:他所主张的机动性防御和希特勒焦土必争的理念格格不入,他所要求的机动作战的自由和希特勒的军事独裁更是水火不容,所以他和希特勒的争执频繁不断。对此,他懊恼、愤懑,然而却又无可奈何,最终还是选择服从命令,甚至竭尽所能地奋战到底。不是因为他委曲求全,仅仅因为他是一名军人,一名正直的军人,一名深爱着自己部队的军人,但同时他又是一名毫无政治头脑的军人。作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无知者的结合体,曼斯坦因的最终结局无疑注定要在辉煌中留下无奈!

猜你喜欢
集团军希特勒德军
漫画轻兵器之二十四二战时期德军装甲战术
漫画轻兵器之二十四二战时期德军装甲战术
二战德军变身解放者?
“八路军”为何改称第十八集团军?
刺杀希特勒
都一样
希特勒看电影
犹太人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