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方式应坚持三重取向

2009-08-06 08:53刘湘溶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5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

刘湘溶

摘要: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不同,后者是一个偏重数量的概念,前者是一个数量与品质相统一的概念;后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概念,前者是一个涉及到经济与社会,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关系的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坚持三重取向,即科学取向、人本取向和生态化取向。三种取向既相互区别,又彼此关联。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取向、人本取向、生态化取向

中图分类号:B82-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09)05-0025-0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同的,后者是一个偏重数量的概念,而前者则是一个数量与品质相统一的概念;后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概念,而前者则是一个涉及到经济与社会,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之关系的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经济发展方式不转变,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生态文明就不可能建设,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便是一句空话。我们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三重内涵,或者说应坚持三重取向,即科学取向、人本取向和生态化取向。三种取向既相互区别,缺一不可,又彼此关联,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一、科学取向

众所周知,一方面,现代经济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它的运行与成长是有规律的,规律要靠科学去揭示、去把握;另一方面,现代经济离不开科学的支撑,或者说现代经济就是一种科技经济,是科技知识的物化。坚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科学取向,一是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科学规律办事,以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的科学认识为指导去求发展,减少发展的盲目性。一定要切记坏作为比不作为更糟,盲目的发展比不发展为祸更烈,宁可走慢了,也不要走错了。二是要真正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增强国家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扩充经济的科技含量,加快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改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资金投入和物质资源消耗的现状,提高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2006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创新型国家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70%以上,而我们国家2005年,即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前仅为39%,这几年虽然有所进步,但是差距仍然很大,要继续努力。三是要学会科学地分析判断经济形势。分析判断经济形势,不但要关注经济规模与增长速度,还要关注经济结构与效益;不但要关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协同,还要关注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四是要构建科学的政绩考核标准。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所谓“造福”的福乃幸福,因此,政绩考核不能仅看经济发展,还要看反映民生的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例如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城乡二元结构指数以及包括就业、医疗、教育、住房、养老在内的人文指数,等等,即使是经济发展,也不能仅看GDP的总量与增速,还要看单位GDP的能耗、材耗、水耗,以及污染物的排放量,等等。2006年《黄金时代》杂志曾刊发过一篇题为《离天堂最近的地方》的文章,文章讲述到,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国家不丹,年人均GDP仅为500美元,被列为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却被誉为“离世界最远,离天堂最近”的地方。这个“离天堂最近”的国家所崇尚的是“国民幸福总值”比“国民生产总值”更重要,其中的道理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二、人本取向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指的是这样一种价值理念,它强调理解人,关心人和尊重人。坚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人本取向,一是要明确经济发展为了什么——经济发展是为了人。这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把经济发展本身视为目的,并将经济发展归结为GDP的增长,认为凡是能带来GDP增长的办法、手段都是合理的,并相信随着GDP的增长,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信奉GDP至上,鼓吹GDP万能。一种则认为经济发展并非目的,经济发展应关怀人的生存状况,关心人的生存条件,或者说应服从并服务于人的生活质量的改善,而人的生活质量的保障,物质财富只是基础,不是全部,还要有社会公正、政治民主,人际融洽和生态良好。讨论经济发展的目的,我们应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解决好三个问题。其一,以人为本还是以物为本的问题,这里讲的物即物质财富、物质欲望,这里讲的人乃大写的人。在人与物的关系上,我们主张以人役物,而不是被物所役,万不可为追求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物质欲望的满足而丢失了人的本真、人的尊严和人的自由。其二,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这一问题是针对“信”与“民”,或领导与群众、政府与百姓的关系而言的。在“官”与“民”的关系上,应当以民为本,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人本与民本一脉相承、彼此贯通。其三,以人的什么为本的问题,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在人的需要不可能全面满足的情况下,以人的什么为本?答案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需要的满足为本,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反对以牺牲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利为代价,换取少数人享乐与发展需要的满足;我们反对以牺牲子孙后代生存权利为代价,换取当代人享乐与发展需要的满足。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人类的生存利益高于一切,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高于一切。

二是要明确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要依靠人。发展经济,资金、市场、信息、原材料当然重要,但人更重要,发展经济最关键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诚如马克思所言: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但要指出的是,其一,作为生产力最活跃因素的人,不是人口,而是人力、人才,人力、人才资源是第一位的资源;其二,由人口向人力、人才转化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教育;其三,人不是经济动物,更不是经济的奴隶,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要的金钱刺激、福利举措不可或缺,但仅仅如此远远不够。

三、生态化取向

党的十七大继我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我国自身意义重大,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意义深远。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坚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生态化取向,就是要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倡导资源节约,注重环境友好,追求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

“绿色”道路是与“黑色”道路相反的经济发展道路。所谓“黑色”道路即粗放式,或“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这是一条西方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黑色道路是不可持续的,中国不能走也走不通这样的道路,因为它不仅为国情所不容——中国的人均资源少和环境容量小,且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非资本主义国家,不能搞生态殖民主义,而且为

世情所不容——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制定好了有利于他们的各项国际规则,使中国的污染成本根本无法转移出去。所谓“绿色”道路则是一条集约式的可持续的道路,这是一条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的道路。诚如莱斯特·布朗所指出:“由于中国有如此庞大的人口,人类至今走过的所有道路,对中国都不适用,中国非得要开辟一条全新的航道不可。这个发明了造纸术和火药的民族现在面临一个跨越西方模式的机会,向全世界展示怎样创造一个环境上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中国如果成功了,就能为全世界树立一个光辉榜样,如果失败了,所有人都将为此付出代价”。

倡导资源节约和注重环境友好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生态化取向的基本要求。资源节约的反面是资源浪费,倡导资源节约,必须反对一切形式的浪费;环境友好的反面是环境敌视,注重环境友好,必须抑制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维护人与环境间的良性互动。只有通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才可能达成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这里有一个底限的设定——经济发展必须无害或较少有害人与自然的和谐,有一个上限的设定——经济发展应当促进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经济发展方式能否朝生态化取向顺利转变,取决于企业的作为,取决于企业在研发和吸纳环境工艺、采用IS014000环境管理标准、投资环境产业、建立循环经济模式、赞助环境公益事业以及遵守环境法规等方面的作为,并将这些作为由外在的被迫转化为内在的自觉。国家扮演着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决策与管理的角色,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朝着生态化取向转变中起主导作用,为此应致力于理顺管理体制、改革管理机制、强化管理功能,从而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进行统筹协调的能力和有效性;应当致力于制定并完善环境税收、环境收费、绿色资本市场、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绿色贸易、绿色保险等环境经济政策;应致力于环境保护的立法与执法,等等。

经济发展方式的上述转变,不但取决于企业的作为表现和国家的作用发挥,而且与作为消费者的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作为消费者,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消费观念、消费态度和消费活动时时刻刻影响着市场,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教育和环境宣传,使他们认识到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和谐不但人人有责,而且人人可为,引导他们做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朝生态化取向转变的正确行为选择。

中国政府对于坚持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取向,走绿色经济的发展道路信念坚定、措施有力、成效显著。例如中国政府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单位GDP总值能耗下降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0%,这些约束性指标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朝绿色转变的重要内涵。“十一五”以来,截至2008年底,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实施重点节能环保工程和加强管理等,全国GDP能耗下降10.1%,全国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8.95%和6.61%。再例如中国政府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视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在已出台的为拉动内需的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中,就有2100亿元用于生态环境保护。此外,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朝生态化取向转变,中国政府还做了如下工作。一是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严格控制“两高一资”建设项目。2008年环境保护部对总投资4737亿元的156个“两高一资”项目予以否决或暂缓审批。二是强力推行污染减排。到2008年底,我国共投资1000多亿元建成3.63亿千瓦燃煤脱硫装机容量,占火力发电装机容量的60%以上,成为世界上脱硫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投资2000多亿元建成1550多座日处理规模860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66%,成为世界上污水处理规模第二的国家。三是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出台了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下调或取消了“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部分产品调高或开征了出口关税。积极发展绿色信贷,4万多条环保信息纳入银行征信管理系统。通过对上市公司的环保核查,仅2008年就促使27家公司投入3.5亿元治理污染。同时,绿色保险、排污权交易和生态补偿等环境经济政策的试点示范进展顺利,这一切,使得“绿色企业”在市场中获得更加公平的竞争条件,扩展了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A].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央视《决策者说》:科技部长徐冠华解读“创新型国家”[EB/OL]新华网,2006-01-11.

[3]王建民.幸福感的社会性及其中国语境[N].光明日报,2007-11-27(3).

[4]潘岳.谈谈环境经济新政策[N].中国环境报,2007-09-12(2).

[5]Brown·lester R.1994,Who Will Feed China?[J].Wold Watch,September-October:9-1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N].中国环境报,2009-06-05.

[8]郭文生.张力军在全球绿色经济峰会上指出中国经济正向绿色转型[N].中国环境报,2009-06-09.

(责任编校:文建)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流通体系路径优化策略探讨
以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互动研究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山东省加快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FDI、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方式
提升基于文化引领的企业软实力推动国有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