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有如“凤凰涅槃”催化中西部产业转移

2009-08-07 01:51文晋梅张晓兰
中外会展 2009年6期
关键词:会展业会展成都

文晋梅 张晓兰

西安曲江国际会展集团常务副总裁马建明:

我国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经历了二十世纪90年代的政府主导号召到市场自发探索期后,在中央宏观政策的引导下,突破了初期的粗放形态,以市场为主导,呈现3大特征:一、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大项目不断增多。投资来源多元化,来自东部“三大区域”(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的投资增多;二、第三产业成为投资热点,产业项目具有投资额大、产值高等特点。三、中西部地区潜在和现实的庞大市场,成为东部地区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与转移的重要驱动。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市场化作用的引导,西部进一步加快开放,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和境外产业转移的能力也将不断增强。迄今为止,中国西部地区主要城市都将会展产业作为一项主导产业进行运作,可以看出会展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必然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今年曲江会展中心开展的西洽会为例,展会期间共签订外资项目合同50.08亿美元,签订国内项目合同总投资3955.65亿元,使东西部地区的合作进入新的实质阶段,此后西安将从政策和市场两个维度承接来自国家和东部地区的产业和投资。

相对于东部沿海城市吸引国内外投资的先天优势,西部地区及城市无论从吸引投资的硬件环境上还是市场化进程的程度上确实都存在一些问题,但西部企业的发展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危机之时反而是企业改型、改革内部管理机制,降低企业成本的良机。一方面西部地区政府及会展行业组织相关部门应设立投资鼓励法,用立法的形式保障投资者的利益,鼓励其投资的信心,促进外资和国内民间投资向西部地区转移。另一方面构筑产业集群,发展西部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从曲江会展集团打造西部会展产业链,基于西安特色产业发展自办展会等战略措施来看,均取得了明显的收益。

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这样的契机必将为西部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对于会展企业来说,可以从4个方面发挥自身的行业优势,这样才能适应产业转移所提出的内在要求。一、完善硬件服务设施,提高展会服务内功修为,二、发掘优势资源,创办特色展会;三、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企业可以在现有人才引进机制上采用临时性等多种方式引进人才,比如借用、阶段性聘用、兼职、有偿服务等解决人员相处时间过长而导致的低信息交换和成果少的问题,四、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成都会展旅游集团副总裁李涌:

总体而言,地震对会展业的影响要超过经济危机,因为四川地区是一个以内需为主的消费区,受经济危机冲击较小。2009年是成都会展业的展览大年,今年的成都会展业将会迎来两个趋势,一是流动展不断增加;二是在本土培育的外来展会开始增多。如亚洲博闻集团的酒店设备用品展、中电的西部电子展等。在这个特殊时期,传递信心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广泛的邀请国内外知名的展览公司前来参展、办展,并为其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如果说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的话,成都是中国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首选地,而软件行业和加工业应该是产业转移的热点行业,因为成都的软件业在全国来说走在前列。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成都会展业迎来了发展新机,相信这也是产业转移的一个最佳时机。

成都的会展业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现在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会展业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去年,成都会展业发展办公室在北京成立了办事处。2009年,政府在力量、资金等方面加大了对会展业的扶植力度,同时争取大型流动展到成都来,在政策、服务、组织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扶助和支持。企业果断的实施改制和机构重组,抛弃过时的、老套的经营管理模式,大胆创新,实现产业转移与企业长远发展的有效结合。

对于多数会展企业来说,面临产业转移的大趋势,既存在机遇也面临风险,如何在市场容量扩大的同时协调好政府宏观政策与市场竞争机制,如何协调本地产业展会与外来产业展会业务的冲击,将是会展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对于我们的展馆经营者来讲,需要在产业转移之前,做足战略部署。办展不能仅仅盯着承接展,还要把目标聚焦在白办展上,而自办展更需要产业的支持和各方的资源整合。会展业的发展模式也要有新的探索和方向,依托产业的会展业发展模式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如东莞厚街镇所举办的展览会就非常有水平有质量、国际化水平也相对较高,这是与东莞世界加工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也是依托产业、融合资源的会展业发展典范。目前成都地区的自办品牌展仅有三四个,今年对于成都自办展来说,将是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

猜你喜欢
会展业会展成都
穿过成都去看你
成都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西安会展业发现状及策略
会展业
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