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不如请酒

2009-08-11 02:13
晚报文萃·开心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抚琴陈子昂胡琴

羽 毛

祢衡可说是历史上第一“愤青”。因为是三国名士,“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所以恃才傲物,狂放不羁,见到不如他的,不真诚的,不恭敬的,谁都敢骂。

经孔融推荐,他被曹操派唤。祢衡昂首而入,施了礼,曹操却不赐座。他又愤怒了,故意仰天长叹:“天地虽大,却没什么能人!”曹操问:“我的手下都是当今英雄,怎能说没人?”祢衡哈哈大笑,将曹操麾下的文臣武将一一辱之。曹操老辣,不生气,封了他一个鼓吏小官,打发他走了。旁人问曹操:“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曹操回答:“此人素有虚名,远近所闻。今日杀之,天下必谓我不能容物。”

自己如此才华,哪能甘心做个鼓吏?祢衡当然伺机报复。

过了几天,曹操在厅堂大宴宾客,命令鼓吏击鼓助兴。祢衡穿着一身旧衣走进来,将士喝令他更衣见客。祢衡大大方方当面脱衣,全身赤裸,让来客好不尴尬。曹操斥他无耻,他说:“我暴露的是清白身体,有何羞耻?”曹操问他:“你标榜清白,那谁是污浊的?”祢衡随即击鼓骂唱:“你不识贤愚,是眼浊也;不读诗书,是口浊也;不纳忠言,是耳浊也;不通古今,是身浊也……”

备受羞辱的曹操动了杀机,使计谋将祢衡遣送他职。

后来,祢衡被辗转送给江夏小军阎黄祖。祢衡文采妖娆,文稿“轻重疏密,各得体宜”,让鲁莽寡学的黄祖很是赞赏。祢衡可没有吃了嘴软,越发恃宠而骄。有次黄祖在战船上设了宴会,高兴地问祢衡,“我在你心目中如何?”祢衡嗤之以鼻:“你就像庙中的神,虽然受到祭祀,但是并不灵验!”这一下,黄祖勃然大怒,下令将他斩首。,祢衡也真是汉子,至死不悔,骂不绝口,时年26岁。却说曹操得知此事,哈哈大笑:“腐儒舌剑,反自杀矣!”亲者痛,仇者快。

到了唐朝,诞生另一位大才子陈子昂。因无人赏识,他也时时愤世嫉俗。

21岁,他从蜀入京,希望成就功业,却无途径。某日,他偶遇一位民间艺人。正在街头拍卖胡琴。艺人自称那是一把祖传古琴,非常名贵,故要价颇高。围观者众多,无人问津。陈子昂不由触动心事,长叹一声:“纵是好琴,难遇知音!”当下,他竟然以重金买下此琴。

有人当即请求他抚琴一曲,他淡淡笑道:“明天请大家到宣阳酒楼来,我备下薄酒,再为大家倾心弹奏。”

此事一时传遍京都,文人墨客听说此事,好奇心起,多于次日赶赴酒楼,看看他将如何弹奏天价胡琴。

陈子昂徐徐抚琴,众人屏气凝听。曲到中途戛然而止,他立身施礼道:“诸位,在下是蜀人陈子昂,琴艺并不高明。自小饱读诗书,胸中诗文比这古琴贵重百倍,却在京都难觅知音。难道子昂的才华,还比不上一把古琴值钱?”说着,陈子昂竟然将琴摔到地上,引起一片惊呼。随即,他把自己的诗作广为分发。文朋诗友读罢,赞不绝口。

自此,陈子昂名满长安。他的诗作“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一扫六朝以来的绮靡诗风,恢复了建安时期的刚健风骨。

祢衡和陈子昂,都年轻,才华横溢,但一个锋芒毕露,睥睨众生,敢于“击鼓骂曹”,嘲笑自己的顶头上司,最终丢了性命。他不畏权贵、酣畅淋漓地做人处世,固然让“愤青”后辈们钦佩,却只是徒留狂名,无甚建树,另一个韬晦隐忍,唱一出“砸琴荐文”,脱颖而出。后来他仕途坎坷,但愤怒沉淀了岁月、民族的苦痛忧伤,才能创作出《登幽州台歌》这般千古绝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如果你也很有才华,年轻得一点就炸,记着:愤怒不如请人吃酒,自己唱一出蛟龙戏水,定有时辰扶摇直上九万里。

(摘自《扬子晚报》)

猜你喜欢
抚琴陈子昂胡琴
胡琴
陈子昂:有实力,也要有机会
陈子昂毁琴成名
官中胡琴与角儿胡琴
当代语境中民国胡琴之多维品鉴
相如琴台何处寻
清明
怀才不遇陈子昂
陈子昂摔琴传诗
竹里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