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写作技巧之欲扬先抑

2009-08-11 09:01饶忠祥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 2009年20期
关键词:布满裂痕拉链

饶忠祥

【技法点拨】

欲扬先抑,也叫先抑后扬,要歌颂、赞美、肯定某人、事、物、景,不从正面平铺直叙,而是先从反面着手,用曲解、嘲讽,甚至挖苦的方式去贬低、抑制,甚至否定它,最后才露出自己真实意图的一种构思方法。这种构思文章的方法从贬抑处落笔,而在颂扬中结束全文。

运用此种构思法要抑少扬多,运用时注意“抑”和“扬”的作用,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抑”的部分要先写,起铺垫作用,要为“扬”蓄势,与“扬”的部分相比要略;“扬”的部分后写,是文章的重点,是要详写的地方,也是揭示作者的写作意图,点明文章中心的地方。

“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铺直叙的文章是不能吸引人的,而欲扬先抑写法的运用,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能够使文章情节曲折多变,造成波澜,形成鲜明的对比,富有感染力,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顿悟,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范文示例】

那双手

饶恒军

羽绒服上的拉链拉久了,坏了,已经过了好几个星期,我也懒得去修。正巧,今天来了一个修拉链的师傅,爸爸便叫住了他。

我跑了出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他穿了一件棕色的衣服,看得出来,那是件很旧的衣服。他头上带着一顶黑黑的、破旧的帽子,上面还有个小洞,里面的头发露了出来,我见了不禁笑出了声。他脸上有岁月刻下的皱纹,像皴裂的树皮一道又一道;面颊上布满了灰尘,不过胡子修剪得很整齐。更引人注目的就是他那双手,在白色墙壁的映衬下,显得更黑了。

我把他叫进屋,站在他身边,让他为我修拉链,可他身上那股难闻的气味立即扑面而来,令我“窒息”。我便开始讨厌他了。换拉链时,我又仔细地看着他那双粗糙的大手,上面布满了裂痕,里面积存着许多灰尘,指甲也残缺不全了。我不能容忍他了,便转过头去,看窗外的那一堆玉米秸,觉得比看他的手舒服多了。

过了一会儿他修好了,我付给他钱,他却微笑着说:“没什么,不用了。”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带着厌恶的口气对爸爸说:“你看他那双手,真叫人不舒服。”爸爸却严厉地对我说:“你怎么能这么说呢?如果没有这位老人灵巧的双手,或许你的羽绒服真的要退休。他为我们带来了方便,而且又不收钱,这是多么高尚的心灵啊!”虽然只是简短的几句话,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是啊!那是一双不太好看的手,可是它们却是老人勤劳、质朴的最好体现。我只看见那是一双粗糙的手,却没去想那娴熟的手艺带给人们的方便,更没有体会到老人那崇高无私的心灵。

风吹日晒,长年累月,这位老人走街串巷,用他那双粗糙的手,为人们带去了方便,让那些旧衣物上的“零件”焕发出新的生机,美化了人们的生活。那是一双多么勤劳而神奇的手啊!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双手!

点评:

文章开篇就对这位修拉链的老人进行了一番外貌描写:棕色的衣服,又黑又旧的帽子,布满灰尘的面颊,粗糙的大手上面布满了裂痕,里面积存着许多灰尘,指甲也残缺不全了等等。所有这些描写作者不吝笔墨,极力渲染刻画,这部分是“抑”的写法。

有了上文的“抑”作铺垫,才有下文的“扬”:这位老人灵巧的双手,为我们带来了方便,而且分文不取,这是多么高尚的心灵啊!

正因为有了这样鲜明的对比,才有作者发自内心的歌颂:“那是一双多么勤劳而神奇的手啊!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双手!”

猜你喜欢
布满裂痕拉链
金钱包装爱情难掩感情裂痕
全球增长:世界经济潜在的新裂痕 精读
雨的缝隙
简简单单的拉链,也有自己的复杂历史
拉链
别怪我吃得慢
“布满全球”展团生意火爆
“新铁娘子”能弥合旧裂痕吗
跟踪导练(四)4
布满森林的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