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冉家刀等

2009-08-12 04:58压长久等
中华手工 2009年7期
关键词:胸罩成都

压长久等

浪漫冉家刀

压长久

岁月无痕,刀已尘封,但传奇与浪漫不会停步。

一小柬泛白的阳光,射进积灰的阳台,把玻璃上“定做”和“胸罩”四个字分成两半。须发俱黑,目光如电,老冉静立窗前。看着木柜上的那一排刀,红色的锈斑挤占了刀锋,堵上了连接刀片的轴孔,上面还覆盖了一层淡淡的灰。

刀,是剪刀。老冉90岁,曾是红遍成都的三大名裁之一。

老冉品着一小杯散装白酒,回味着80年的往事。冉家店、春熙路、商业场,单刀赴会、裁子佳人、隔衣看胸……

192()年的四川,兵荒马乱。冉玉生(老冉)降临四川遂宁的冉家店。“饥荒饿不死手艺人!”15岁,老冉被父亲安排去成都坝子闯社会学手艺。

时年的成都,有小天安门之称的皇城高耸。老冉在繁华的眷熙路上当起裁缝学徒。逃难、警报、袭炸和饥饿笼罩看上世纪40年代的成都城。但这些没有影响到一个好学的人,很快,聪明的冉玉生就通过偷学和观察掌握了师傅们裁剪的核心技术。块刀片可蹦划开几十上百层的布料,一把剪刀乱剪各种胸罩和内表。

因这把多才的刀,赢得春熙路上有名的餐馆一枝花王慧英的爱恋。“后来她才透露看上的是这门手艺,我长得帅刀酷都不能当饭吃。”裁子佳人,刀无情,针有意。两人一个裁一个缝,冉家胸罩逐渐开始叫响成都,走向四川和全国。老冉也成为红遍成都的三大名裁之一。

从春熙路到商业场,再到成都正通顺街的双门面作坊,冉玉生的手工胸罩在“上流社会”和普通市民中流行。“商业场附近的悦来戏园和后来的战旗歌舞团都有不少的士演员来定做,说是跳起舞来我做的胸罩不会乱跑。”

冉裁缝的名气,靠的是一把出神入化的刀,也离不开他那双“透视眼”。“除了冬季,其他时候来铺子上做胸罩的客人我基本都不用尺子量,大小形状,打眼一看就八九不离十,做好了保管她喊舒服。”

商业场改造开始,老冉的作坊就开始在成都城区不断换地方,名气也随着铺子一步步远离中心城区而淡去。最后落脚在成都联合小区万兴路1号大院的单元楼里。以家带店的形式维持着不成气候的生意。没有其他收入,老冉和老伴开始靠儿女给的钱简单生活,偶尔的几个小区大姐大妈的光顾,还不够喝杯散酒和打酱油的钱。

2008年4月,89岁的冉大爷哼着川戏和86岁的冉婆婆再度联手,一人裁剪一人缝纫,给客人做了一个卖价20元的“6寸胸罩”。那是他们的绝唱,6月,冉婆婆病逝,只留下一台用了近50年的上海产“飞人”牌缝纫机。老冉封刀。

灰尘覆盖了窗前的剪刀、缝纫机和老伴的照片,但无法尘封那段风光浪漫的岁月。

如今,老冉又要动刀了。他琢磨着两个小青年说的贴吧和网店。站在电脑里吆喝自己的冉氏手工胸罩,该是什么样子?据说这样就能让全国只要喜欢的人都能戴上他的胸罩,还可以挣很多酒钱,或许还可以找到自己的徒弟。想到这些,他就一脸的笑。

老冉家的客厅依旧昏暗,白天不开灯可以节约电费。来自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的两个大学生正和老冉开“研讨会”。面前桌子上堆满大小各异的胸罩。刘宇和刘梅都是学艺术设计的高材生,听说了冉大爷的传奇故事,决心免费帮他把这门稀缺的传统手艺传下去。

“从4寸到8寸的都有!”“我只懂A杯B杯啊?”刘梅看着冉大爷一脸茫然。传统的尺寸和现代的“杯标准”成为老少两代人的第一道难题。“就是从最小到最大嘛,简单,慢慢换算。”……身体比儿子还好,眼睛依旧“瞟一眼就能定尺寸”,冉大爷还是当年的大裁缝。“25到80元一个,纯棉面料环保,手工制作个性,对于一大一小或单边的客户更是长项,还可以专门为你在面料上加你独享的卡通元素!”,这是他们初步的网络宣传词。

冉大爷的网店开张了,封面照片就是那双可以透物的冉氏眼睛和那把刀,透着90年岁月风霜都洗不去的手艺人孤做。

过于实用

庄雅婷

女人对爱情浪漫的渴望,与男人对未来生活的理智规划总之是会有冲突的。

在很多姑娘心中,爱情最好是一出永不落幕的浪漫情景剧,戏里没有时间空间的约束,也没有现实的庸俗和扫兴,男主角就只是那个牵着白马的王子,用他温柔的眼神,一直看到你的心里、他会送上冰糖那么大的钻戒,或者奉上一整个园子的玫瑰花……

然而,越来越多的姑娘在抱怨,当下的男人实在是太缺乏情趣。有一个新词汇叫“实用男”,就是形容在爱情里过于实用的男人。有两个例子很生动地作出了解释我有一个女朋友,别人给她介绍了一个男友,那男人做一份体面的工作,业余时还在攻读MBA,股票基金理财项目都操作得很好,就连穿衣吃饭都是按照本城消费导刊上指点的品位店铺前往的。这么看来无疑是一个主流正派男青年,非常阳光上进,按道理来说应该是很值得姑娘们热爱的,可事实上,他们恋爱了一阵子,姑娘就默默地放弃了。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他的生活态度过于实用过于有条理了,他已经规划好了未来十年二十年的人生,我觉得有我没我根本就没什么两样——那些为了爱情心动干傻事一定不会发生在他身上!我也是只能作为他并肩前进的战友存在着我不甘心……

还有一个姑娘,她一直在抱怨自己的男人过于实用。他是DIY达人,可以得心应手地修理一切东西,当然也做得一手好菜,非常靠谱的居家男,人家工作也很体面,但是更多的乐趣在于家庭生活。他从来不记得情人节和纪念日生日礼物会选榨汁机这样的产品。当然在他看来出门旅游那几千块还不如把家里的电视换成大点的,此外姑娘买了那么多时尚杂志和化妆品,以及她那些在他看起来永远穿不完的衣服都是毫无必要的。两个人应该把钱储蓄起来为了未来做更多打算……该名曾经身为文艺女青年的姑娘苦恼地抱怨过,为什么我和他在一起生活质量反而下降了,就是为了有人嘘寒问暖在我生病的时候端杯水给我?

其实,这不过是个价值观的问题。女人对爱情浪漫的渴望和男人对未来生活的理智规划总之是会有冲突的。就好像男人将恋爱视为一阵冷热就过去的疟疾,女人却希望它是终身伴随的激情,烦恼不过是阴差阳错,实用女会爱死这样的男人的。

碎瓷之美

白明

出土于几百年前的碎碗碴子,比若干年后再出土的塑料袋儿,总是要贵重多了!

据说清末时期,有一些西方的商人曾将在中国收集到的明代或清代的青花砰瓷片,以其不同的形状打磨加工,大者镶嵌在银制的首饰盒上,小者则制成胸饰甚至耳坠儿,且售价颇昂正可谓“人弃我取”,发了“洋财”。

多年以前,我认识一位姓“冯”的德国汉学家,他曾激动地跟我说过,从小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就是缘于祖上留下的一只首饰盒上的中国青花瓷片,上边画的是一幅完整的“蹴鞠图”,那生动的情境就带入了梦乡,神秘的感觉就融入了血液,就决定了他人生的志趣爱好,竞“成就”了他后来的汉学事业……

有一回我陪同他在北京的某旧货市场里买了一只破烂了的、带“喜”字的青花罐子,其售价之廉比仨黄瓜俩枣都便宜,跟“白给”差不多。当时我曾暗中讥笑他:“小钉子凿墙——没开过大眼!”因为那时候这类制作于清末或民国初年的“喜”字罐子属于“嫁妆活”,整器都没人要,何况“破”乎?然而这位“密斯特冯”回去后居然将其制作成了一盏极其精美的台灯,摆在他们家那暖色的、由搬木制成的“彭布洛克”式多功能桌子上,一抹湛蓝立刻就跃然而出。照片传给我的时候,我所能表达的就剩下两个字了——汗颜!

或许这些被称作是古人留下来的碎瓷烂瓦命该低贱,在陶瓷的收藏领域里从来就不值得让人“正视”?因为它无论如何没有整器金贵。或许历来瓷器玩家们的收藏行为是那么的讲究“严谨”?没人愿意“闹着玩儿”。故而古瓷片多年来是尘封土掩、内敛神韵,直到有一天人们忽然发现,一块古代瓷片所迸发出来的“教化”作用,竟如此之神奇,那残破之美一点也不缺乏震撼力。至少从今天算起,这些出土于几百年前的碎碗碴子,比若干年之后再出土的、尚未来得及降解的塑料袋儿之类,要贵重多了!

猜你喜欢
胸罩成都
成都THE REPUBLIQUE廾界买手店
女性文胸怎么穿?
穿过成都去看你
避开这些毁胸坏习
成都
小胸女人的胸罩要不要带钢圈?
我可以脱胸罩吗
“蓉漂”为何选择成都
在成都
你能把胸罩卖给男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