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探析

2009-08-21 02:06
经济与管理 2009年7期
关键词:经济危机转移

陈 俊

摘要: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直接影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关系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面对农民就业的新特征,需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重新界定。经济危机导致农民进城务工机会减少,这就需要充分挖掘农村自身就业潜力,让农民不脱离本乡本土就能实现就业;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增加农民就业岗位;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培训力度;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大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就业机会。

关键词:经济危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非均衡;就业特征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7-0005-06

21世纪的中国“三农”问题,直接表现出来的是收入问题,其实质则是就业问题。由于中国是一个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左右。因此,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超量存在。尽管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发展建设以乡镇企业、新兴城镇、城乡第三产业为主体的渠道吸收了近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但在目前5亿多农村劳动力中,农业剩余劳动力就约有1.2亿人~1.5亿人,农村就业形势十分严峻。[1](P113)而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危机,又导致了大量农民工失业,在2009年2月2日的国新办新闻背景吹风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引用相关权威调查介绍,在中国1.3亿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中,有15.3%的农民工因金融危机而失去了工作或者没有找到工作,推算起来,这一农民工群体人数约有2千万,这意味着在广大农村又会增加2千万的剩余劳动力。因此,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极为迫切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仅就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探讨。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意义

(一)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新界定

一般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有劳动意愿并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劳动者未能与生产资料在数量或质量上实际充分有效地结合而处于部分闲置状态的农村人口。但实际上这种观点并不完整,不仅是没地种的农民叫剩余劳动力,还应看劳动力追加到土地上的边际生产率的高低。一个人种0.0667公顷(1亩)土地收300kg粮食,人均年生产率为300kg,2个人种0.0667公顷(1亩)地收400kg粮食,人均年生产率为200kg,生产率反而下降了。从经济学意义上说,增加的这第二个人创造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的,这就是劳动力剩余,应该从土地上解脱出来,投入到别的领域中去。[2](P87)

中国农村到底有多少剩余劳动力,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数字。比较权威的说法是:2000年杜鹰主持的农业部课题组以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曾对21世纪初期中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问题进行了预测,该研究认为:到“十五”期末农业剩余劳动力将增加到1.8亿人。王东京认为,现在农村劳动力多出1.5亿人~2亿人,而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步伐慢了,不能为这些人提供就业空间,所以劳动力转移问题很紧迫,而且它实际上也是城市化和工业化问题。高辉清、周明剑认为,如果把中国的农业生产率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耕种我们现有的1268.6万公顷(19亿亩)耕地,收4.7亿t粮食,不超过4 000万人就够了。考虑到中国的自然禀赋条件较差,最多6 000万人也足够了,根据2002年末的数据,中国乡村就业人口总数为4.9亿人,就是说工农业如果要均衡发展,就必须从农村转移出4.3亿的剩余劳动力。这些都表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在中国存在着数额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群体。[3](P186)而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危机,又导致了大量农民工失业,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还在继续增加。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意义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全国总人口的64%生活在农村,随着农村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急剧上升。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若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势必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振兴、社会的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可以说,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非农化建设的进程。通过就业结构的变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理流动,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等非农产业转移,不仅可以优化农业内部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以及副业结构,还可以发展壮大农村二、三产业,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升级。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则可以促进乡镇企业的改革和调整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加速中国城镇化进程。城镇作为农村工业、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对乡镇企业、文化、科学、教育、娱乐业等产业都有明显的集聚作用,可以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供优越的交通、通信、金融、信息等服务及人才、技术支持,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改善民生,使广大人民生活有保障;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使他们失去了工作条件,于是这部分农民也就失去了生活保障,这恰好是民生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和制度,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使城乡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必须实行有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和维护农民权益的政策措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竞争就业机制的形成,闯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切实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将有利于协调工农关系,统筹城乡共同发展。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其原因在于,虽然中国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民生活也明显改善,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为农村自然资源人均水平很低,根本不可能达到小康社会的要求。而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目前全国农村人口9亿多,农村劳动力4.9亿,3.9亿多为农业劳动力,而农业生产仅需1.9亿劳动力。因此,农村小康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城镇化发展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使农民生活更加富裕,农村社会更为稳定。采取措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减少农民的数量,从而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农民收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现阶段“三农”问题可归结为:农业落后、农民贫困、农村不稳。其核心是农民问题,焦点是收入问题[4](P75)。而产生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普遍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导致了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过少,农业生产、经营难以形成规模,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而通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则可以有效地打破这一农业发展的恶性循环,妥善解决“三农”问题。

二、中国农民就业的基本特征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

(一)当前中国农民就业的基本特征

从一般意义上讲,所谓就业就是指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与一定生产资料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它是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的过程。在向工业化和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农民的就业是绕不开的“坎”。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历史和现实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农民就业呈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1. “双重劳动力市场”下的非公平性就业。“双重劳动力市场模型”是美国经济学家彼得·多林格和迈克尔·皮奥雷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该模型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主要部分”的工作特征是就业稳定,工作条件好,有在职培训,工资较高,有很多提升机会;“次要部分”的工作特征是工作福利差,劳动力流动多,无在职培训,提升机会少。在中国典型的二元经济社会中,“双重劳动力模型”在城乡劳动力就业方面尤为明显。城市劳动力就业长期受政策保护,不仅收入高,而且享有许多福利待遇;农村劳动力就业则长期处于低收入、无保护的状态,向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迁移受到户籍等制度的严格限制,导致了同工不同酬,同岗不同制的非公平性就业。[5](P83)

2. 农村人口与耕地资源反向增长下的就业。一方面,中国农村人口急剧增长,急需就业的劳动力与日剧增;而另一方面,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质量逐渐下降;这就使得人地矛盾尖锐化,农民面临着寻找新的就业门路的巨大压力。

3. 农村人力资源供给非均衡性下的就业。所谓农村人力资源供给非均衡性是指农村人力资源的供给与要求不对口,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拥有技术或经营管理才能的高级人才供不应求,而低素质、低技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人供过于求。[5](P83)

4. 层次性、多样性、流动性、区域性的就业。中国经济发展既有以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现代化生产水平,也具有传统的以手工劳动为特征的低层次生产力水平。从布局上看,东部生产力水平高于西部,且由东向西呈梯度配置。就同一区域看,生产力水平也具有多层次的特点,这就决定了中国农民的就业具有区域性及多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多行业、多流动等多样性的特征。[5](P84)

5. 高风险、低收入下的就业。中国农业面临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当前,中国大部分地区仍是靠天吃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差;此外,市场风险也很大,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一旦播种就决定了明年农产品的最大供给量,无论市场价格如何变化,农产品的供给量也不会有太大变动,即使价格降低,由于农产品本身鲜活、易腐、难储藏和运输成本高等特征,农民也被迫低价出售农产品。正是由于中国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使农民收入很不稳定;加上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农产品价格下降,这使本已处于下降趋势的农民收入雪上加霜。正是由于中国农业的高风险性和农民收入的下降,使从事农业的人口逐渐减少,而这部分人口需要重新就业,这样又加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

6. 低层次产业结构和小规模生产下的就业。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林、牧、渔所占比重较小。据统计,占土地面积10%的种植业创造了50%的农业产值,而占地60%以上的林、牧、渔业的产值只占整个农业产值的40%。2002年,中国农业GDP份额已经下降到14.5%,而农业就业比例仍高达50%。[5](P84)由此可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产品加工率低,农业产业链短,农民就业的空间狭小。当前中国农村仍然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以分散的农户为基本单元,这种小规模的生产严重阻碍了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不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这就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胜任技术性较强的非农业性工作,从而又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

7. 农村青壮年以进城务工为主,在家种地为辅的非传统性就业。俗话说:“工人做工,农民种地”。可目前的情况是,由于种地不及进城打工挣钱多,且农村人多地少,近些年进城打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尤其是农村的青壮年几乎90%都到城里打工去了,只在特别农忙时节才回家料理一下田地,这与传统的“农民以种地为主”的就业模式完全相反。所以当前的农民就业还表现出农村青壮年以进城务工为主,在家种地为辅的非传统性就业的特点。

(二)当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

1. 金融危机导致的城镇高失业率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城镇失业率剧增。据统计,目前中国城市有近2 000万失业人口,这种城镇高失业率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向城镇转移;加上许多城市对进城农民工设置了种种条件限制,使农民的就业更加困难。

2. 通过农村城镇化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任务非常艰巨。2006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42%,不仅低于发达国家75%的水平,而且低于44%的世界平均水平。[3](P186)目前,中国小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布局分散、起点低、规模小等问题,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支柱产业,不利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其就业机会较少。全国建制镇镇区平均面积为2.2km2,平均户数为1 221.1户,平均人数4 519人。而且,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对人口和经济的吸引力不强。因此,短期内还不可能单纯通过城镇化来解决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3. 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逐年下降。中国乡镇企业在吸收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1996年以后,乡镇企业的发展转入低潮,发展速度和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下降。随着乡镇企业构成和吸纳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接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趋于减少,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平均每年仅增加90多万人。2001年,在河北省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9.2%被安置在本乡乡镇企业就业,比2000年下降了4.5个百分点。[5](P85)

4. 二元结构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相对完善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与残缺不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存是有中国特色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长期以来,中国缺乏健全的农村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民受传统文化知识和观念的影响,把土地视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土地成为农民唯一的生活保障,大量的农民集中在有限的土地上,不能实现充分就业,也导致了“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务工”的兼职性就业。

5. 城乡差别发展战略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长期以来,中国实行重城轻乡、重工轻农、以农补工的政策,国家将大量的农副产品转移给工业部门做原料,而农民获得的实惠却很少,这就使得农业的积累难以达到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此外,国家陆续建立了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就业制度、粮食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劳动保障制度等,从而形成了这种城乡分离的二元社会结构。这种城乡差别的发展战略,使绝大多数农民被长期束缚在土地上,从而导致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出去。

6. 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缺乏农民工培训机制,从而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01年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占7.4%,小学文化程度占31.1%,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文化程度占9.7%,大中专仅占2.5%。而目前90%以上的企业在招收农民工时提出了明确的文化程度要求。[5](P85)文化和技术素质的低下,限制了农民的就业空间。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相对应的又恰恰是当前农民工培训机制的滞后和劳动力中介组织的缺乏,致使农民工盲目流动,同时也不能满足城镇企业对技术、专业人员的需求,这些都制约了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7. 财政对农业投入过少,缩小了农业内部就业的空间。建国50年来,中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总量约5 000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5%左右。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财政支农的力度逐步减弱,近几年虽然有所上升,但仍然无法保证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导致农用水利基础设施越来越差,土壤质量下降,农业生产环境恶化,生产发展迟缓,从而降低了农民的就业水平。[1](P114)

8. 劳动力市场的不健全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也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其主要表现在:(1)市场缺乏中介组织。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不是通过政府或民间职业中介组织谋取职业,而是通过亲戚、朋友等渠道寻求职业。(2)信息阻隔、渠道不畅。就业信息不透明,再加上中国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偏低,缺乏收集就业信息的意识,容易导致流动和转移的盲目性。(3)政府的宏观调控不力、市场秩序不规范。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缺乏预测、规划及引导措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具有很大的无序性。市场秩序不规范致使企业和打工者的权益缺乏保障,工作难找,再加上收入不稳定,拖欠工资情况严重,转移的部分农村劳动力只得返乡务农。

9. 金融危机导致行业不景气,致使大批农民工失业后离城返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建筑、餐饮等行业为农民工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进城打工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但是,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各行各业都呈现出一片经济萧条景象,生产规模普遍缩小,这就导致用工岗位大幅减少,农民工大批失业,不得不离开城市重新返乡,这给本来就人多地少的农村增加了就业压力,极大地增加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难度。

三、经济危机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分析

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导致城市用工量的急剧减少,这使得农民进城打工的机会减少,大量农民工滞留农村形成剩余劳动力,因此,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此外,鉴于当前中国农民就业又表现出了新特征,并且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制约因素,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充分挖掘农村自身就业潜力,让农民不脱离本乡本土就能实现就业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认为,从农村到城市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打工,可以带动一些农村农民致富。然而,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导致城市用工量急剧减少,这使得农民进城打工的机会减少,大量农民工滞留农村形成剩余劳动力;所以,通过进城务工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做法已经很难行通;况且,向城市转移不仅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并且对社会发展也造成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如城市就业压力问题、农村留守老人赡养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等等。所以,面对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仅把目光盯在城市化上已不太现实,关键是要充分挖掘农村自身就业潜力,让农民不脱离本乡本土就能实现就业。

1.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各地区应当把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一个突破口,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企业、支柱产业的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此外,要积极探索劳动密集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

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容量。首先,要树立大农业观念,大力发展渔、牧、林业。在这一过程中,还要积极组织和资助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治山、治水、改地、筑路等基础设施工程,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其次,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目前,中国农村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商业饮食服务和交通运输服务等业务上,范围非常狭窄,因此,可以把交通、通讯、保险、农村金融、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作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有些地区还可以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等新兴的第三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二)加大农业投入,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增加农民就业岗位

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应主要用于有利于增进农业发展潜力的基础性领域,主要措施如下:(1)国家财政应大力支持农田水利、公路设施、生态环境、土壤改良等农业基础性领域。(2)建立农业基础设施长期投入机制,国家可以从信贷资金中调整存量和增量结构,以及利用国际组织、各国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的长期贷款来建立中国农业基础设施中长期投入机制。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能够为农民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农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农村交通运输设施尤其是农村县、乡、村级道路以及田间道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植树造林绿化建设,山、沟、地的整治和改良工程,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耕地的日益减少难以避免,因此,通过平整和改良土壤来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势必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据有关资料分析,在中国土地总面积中,冷冻土、干旱土、陡坡土、浅层土、滞水土、粗制土、粘重土、贫瘠土、盐碱土、成酸土、泥炭土等11种有障碍因素的土壤比例高达88.91%,而无障碍因素的正常土仅占11.1%,投入大量劳动力进行全国性的土壤改良工程已是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此外,肥料设施建设,农作物、畜禽渔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畜禽防御体系建设,重大商品粮基地建设,大规模的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等等方面,无不需要大量劳动力。[6](P48)所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能够为农民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

(三)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生产要素只有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最优配置,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只有打破城乡壁垒,保证农民在经济上和社会权利上与城市劳动力平等,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才可能实现农民的充分就业。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1)在乡村培育和完善各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及培训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减少劳动力盲目流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优化配置。(2)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尝试建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市场组织体系以及调控和保障就业者权益的法规和制度体系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使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保障。(3)逐步打破劳动力流动的城乡界限、所有制界限,实现城乡劳动力的双向流动,最终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4)使农民拥有和城市人口平等的发展权、就业权、居住权、受教育权、生产经营权、社会保障权,实现农民的公平就业,还农民以国民待遇。(5)从制度创新上给予支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包括城镇建设体制、户籍制度、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等的改革与创新。

(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大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就业机会

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与农民的就业有密切的联系。按照一般的经济运行规律,城镇化水平越高,所形成的公共需求积聚效应就越大,其吸纳的劳动力就越多。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实现农民就业的另一主要途径。城镇化战略应坚持重点发展中心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发展小城镇的方针。从目前农村情况来看,重点建设县城及一、两个基础较好的乡镇,能比较好地解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中国越是农业落后的地区,乡镇企业越不发达,农村剩余劳动力越多。因此,还必须以国家实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契机,在壮大一批技术型乡镇企业集团的同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五)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培训力度

劳动力素质高的地区,转移速度要快于劳动力素质低的地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大城市为了控制城市转移人口和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对素质较低的体力型民工进入已经作出了一定的限制,对高素质民工需求相应增加。顺应这一趋势,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投入是很有必要的。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1)通过就业培训,增加农民的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2)通过就业培训,加强对农民进行市场经济和法律知识教育,增强农民的市场观念和法制观念。(3)提高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比重,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举办行业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

(六)对农产品价格进行宏观调控,保持合理的工农产品比价

农业之所以无法吸引劳动力前来就业,其原因在于从事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低,而农业经济效益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产品价格低,所以,国家应该合理调控工农业产品之间的价格比例关系,从而保证广大农民的经济利益,进而使农业生产留得住农业劳动力,以此来减轻通过进城打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压力。

参考文献:

[1]柯楠.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J].沧桑,2008,(3):113-114.

[2]吴亚军,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04,(2):87-88.

[3]谢太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现状、原因及解决路径[J].特区经济,2009,(1):186-187.

[4]严江,周婷.关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4,(2):75-77.

[5]黎明.制约中国农民就业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农村经济,2004,(7):83-85.

[6]杨继武,孙章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探[J].理论学刊,2008,(7):47-51.

责任编辑:艾 岚

责任校对:世 玲

Analysis on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n the Context of the Economic Crisis

Chen Jun

(College of Humanities,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China)

Abstract: Since 2008, the economic crisis directly affects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n rural areas is the major issue relating to the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ong-term stability of society. Facing the new features of farmers' employment, we need to redefinite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Economic crisis led to reducing the opportunity of the peasant migrant workers, which need to fully explore the potential of rural self-employment, so that local farmers can not achieve Hongo from employment.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for the entry point for farmers to increase jobs; improve the transfer markets of rural labor, achieve labor market integr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the rural labor force training; promo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crease the restructuring of township enterprises, and expan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Key words: financial crisis;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shift; non-equilibrium; employment characteristics

猜你喜欢
经济危机转移
古代云南政治中心与民族文化中心的变迁
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逐步提高农民收入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劳动力转移的法治保障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美国的世界经济霸权从何而来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内涵能源及转移排放分析
欧美发达国家人力资本转移变化研究与启示
新产品开发中的隐性知识转移障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