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初探

2009-08-21 07:35谷彩虹
学周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生活空间角度作文

谷彩虹

每位学生都想拥有一枝妙笔生花的笔,用来表情达意,抒己之情。但在现实生活中要想达到如此境界,并非一日之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平常积累的素材少,缺少真情实感的表现与创新。那么,怎样改变目前的这些现状呢?

一、树立自信心,激发写作兴趣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第一步。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推动人做好事情的最大动力。”写作,这个连成年人都头疼的“苦差使”就更需要兴趣的培养了。只有学生喜欢写作,才有写好的可能。心理学家认为,引起快乐的最主要条件是一个人所追求的目的达到或完成了。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写出了作文,有可能是挖空心思,绞尽了脑汁,可水平还是不高。这时,教师切忌指责,要珍惜学生的劳动成果,不能给学生作文下一无是处的评语。一个生动的词、一个形象的句子,都应予以表扬,让学生感到自己有希望能写好作文。一句激励性的评语能产生神奇的效果,正如布鲁姆所说:“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难怪学生都说作文写得好还想写。这关键是帮他们树立了自信心。学生的写作积极

性一旦被激发,那他就已经具备了写好作文的前题,这时的指导必须跟上。

二、养成观察习惯,丰富写作素材

作文的质量除了观察、思维、语言想象能力能起到很大作用外,不容忽视的还有学生生活空间对他们作文能力的影响,因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的写作素材和灵感常来自于他们的生活。而目前作文教学常忽视了这一点,造成了两个主要问题:1. 作文选材脱离学生生活实际;2. 不注重帮助学生建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针对第一种情况,我想教师主要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实践中取材,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多写他们熟悉的人物、事物,鼓励学生课堂下用日记形式练笔。对于第二种情况,是一个普遍的、有待教师、家长、社会共同关注解决的问题。因为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的功课繁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开展活动和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这样的生活怎能让学生充分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呢?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均应尽力帮助学生摆脱这种单调的生活,给他们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使他们可以在愉快的心境下去寻找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减轻作文的压力,丢掉写作文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包袱,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三、展示内心世界,真实表达思想

童心如艳丽的天空,纯洁明亮。作文应该绽露这分艳丽,这份艳丽理应闪现在作文的每个细节里,尤其是内心感受里。但有些同学在叙事写人描绘自己的内心感受时,总会拿崇高而虚假的话装点文面,以示立意之高,比如写遇到困难挫折总会战胜它,其心理活动大多为红军长征翻雪山过草地的英雄行为所鼓励、激起勇气走出困境之类,而其言并非他所想所感。这类文句充斥着大量学生的文面,作文雷同、虚假、做作,难现一颗纯真的童心。因此应敞开心扉,描述那种来自心灵深处的震撼,使读者感知到一颗心的真实跳动,作文也就有了感人的力量。心灵的颤动总是美丽而感人的,每个人的心底都隐藏着这样的美丽和感人。只是学生在作文时不敢拿出真心,宁可写得虚假也要把主题表现的积极向上,正是这种误向才造成了作文的空洞、干瘪。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很有必要引导学生用心去倾听自己真心的跳动,从中寻找写作的激情,勇敢地再现真实的内心活动,这样作文才能负载真情实感。只要是健康的“真”,又何愁不会感动他人,引不起他人的共鸣呢?

四、选好切入角度,培养创新意识

苏轼《题西林壁》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讲不同角度看景物,会有着不同的形态。同一个事物,如果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结果会有所不同。同一个题目、同一个题材,从不同的角度构思立意,往往就能翻出不同的新意来。选择新鲜的角度往往是创新的关键。例如,有一次要求学生写“滥竽充数的启示”一文,一般同学从南郭先生角度考虑,以《滥竽无法充数》为题,表达了“需要真才实学”的观点。而我引导同学转换角度想:从齐宣王角度想,得出了“改革吃大锅饭的人事制度”、“用人首先要真正识才”等观点;从齐湣王角度想,得出了“齐湣王勇于改革人事制度”的观点;从吹竽队角度想,得出了“包庇别人等于害了别人”的观点。后面这三个角度富有新意,且能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往往能写出富有时代色彩的创新文章来。 换角度想,还要善于以独特的视角,选择新颖的材料。例如,歌颂教师是作文中常见的主题,一般学生都写教师带病上课、雨夜家访、孤灯下批改作业,或者写为了学生而耽误了自己的孩子等等。这些材料都是“大路货”,流于一般。有位同学却以独特的视角,写一位教师在退休的第一天,提着篮子上街买菜,不自觉地走进了学校大门。这位教师每天提着备课本和学生的作业本,从家到学校,已养成了习惯,几十年如一日,从“小刘到大刘,再到老刘,再到刘老”。他刚退休,提着篮子上街买菜实在不习惯,故不知不觉又走进了校门。这个材料生动地表现了他热爱教育事业的精神。由此可见,新颖独特的切入角度,往往能给人全新的感觉。

猜你喜欢
生活空间角度作文
神奇的角度
生活空间与老年人不良健康结局的研究进展
智己AIRO 流动的艺术品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山骨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