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009-08-21 07:35
学周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图解等位基因探究性

付 顺

当今世界充满竞争,只有重视教育、发展个性、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提高人的素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71位中科院院士联名呼吁:“务必十分重视生命科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主要阵地,培养学生的记

忆能力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它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它本身又有一定的规律。几年来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做了一点探索,浅谈如下:

一、记忆能力的培养

1.只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记得扎实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既有与其他自然科学相同的地方,又有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同的地方,有很多生物学理论要记忆。生物又不能教成“死物”,因此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必须千方百计让学生把知识理解透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复杂的问题进行加工整理,把知识变成便于记忆的层次清楚的简单形式,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基础知识,而且学会了记忆方法,知识才能记得扎实。

例如:在学习自由组合规律时,判断、书写配子的基因型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在讲这部分知识之前,先进行了“铺路”,复习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又通过挂图,讲清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等概念,再引导学生把知识进行加工整理,让学生抓住自由组合规章的实质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再给同学们举实例,反复进行练习,不断加深理解,能很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2.只有形式简练,才能记得迅速

高中生物学理论起点高、难度大,记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们把其变换一下形式,根据知识之间关系, 进行一下加工整理。在讲基因的分离规律时,要先让学生记住三个要点,就是三个分离即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杂合体后代性状分离。在掌握要点的基础上,完整的基因规律很容易就记住了。

二、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1.在实验中落实探究性学习

实验是人们认识和研究物质或验证某一理论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而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使学生树立实事求是、认真严肃的科学态度。高二新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较多,这就为在实验中落实探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例如:在进行“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的前一天,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理论知识讨论该实验中应如何注意材料的选择和处理。学生各抒己见,经过讨论,归纳出了以下两个要点:①注意材料的易得性:还原性糖和脂肪从植物中获得实验材料比较容易,而蛋白质在动植物中都有比较容易获得的材 料。②注意材料的可取性:富含还原糖或脂肪或蛋白质的植物材料很多,但并不是每一种材料都是可取的:如在“还原糖鉴定”实验中,叶片中叶绿素的颜色较深,对于鉴定时的颜色反应起着掩盖作用,会导致实验现象的不明显,所以也不宜用叶片作实验材料。因此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含糖较高的生物组织(或器官),而且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或梨的果实。

2.在问题中落实探究性学习

对于提出的有些问题,学生有能力当堂解决的,教师就不能自己一个劲地“竹筒倒豆子”,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思维上的惰性,而是应该鼓励他们进行讨论,各抒己见,集众家之所长,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不能当堂解决的,我则提供给他们一 些相关的资料,让他们通过阅读,相互讨论,从资料中找到答案,这样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结论,倍感成功的喜悦,这自然而然地促使学生进入一个“主动学习→产生疑问→努力解疑”的良性循环中。

三、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注重图表图解表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

在复习时按照专题对图表图解进行复习,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的培养。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图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等。以下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为例说明(图解见课本),复习时怎样引导学生分析图解:(1)在食物链中能量储存于有机物,有机物的多少即能量的多少;(2)依据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特点:低营养级高能量,高营养级低能量;(3)依据图解写出本题的合理的食物链;(4)依据食物链中生物的捕食关系,分析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化关系。其他例子不再赘述。

高三复习应加强对学生认识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图表图解——基础知识之间的思维转换模式,促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分析图表、图解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这些能力地获得往往会转化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对图表、图解的分析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往往对此类题目存在着分析能力较差,从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不足,对题目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等不良的审题习惯,对此教学中可以用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导向来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审题并形成思维迁移能力。

2.增强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不断总结近年高考的实验设计题发现:实验在高考中仍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复习时加强了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要求的专题研究,要求学生学会根据给出的条件,自己设计合理科学的实验步骤。例如,给一定浓度的乙二醇和洋葱等必要的材料器具,请设计一个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实验。要求学生在获得相应实验能力基础上来科学地设计实验步骤,以求得对实验原理、步骤、结果严密的结论。这样的专题复习,更具有开放性,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更大的空间,让学生顺着题意发挥思维 想象,进而得出相应的答案。符合创新思维的要求,更有利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学中,应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质疑思维不断深入,形成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并培养学生语言组织的逻辑性、科学性和严密性。课堂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总之,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和探索探究性学习,无疑是信息时代对学校教育要求的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所以在生物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学生只有注重实践并积极地参与到实践中,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体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逐步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图解等位基因探究性
亲子鉴定中男性个体Amelogenin基因座异常1例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WHOHLA命名委员会命名的新等位基因HLA-A*24∶327序列分析及确认
DXS101基因座稀有等位基因的确认1例
图解天下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
等位基因座D21S11稀有等位基因32.3的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