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

2009-08-21 07:35戴延梁
学周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方程解题

戴延梁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这是当前教育系统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对初中数学要求:“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对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大纲在新时期对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给数学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任务。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领域观念转变的结果,是教育改革的一种必然的规定性。作为数学教学,我们必须从观念上和实践上落实素质教育精神,体现素质教育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为新时期乃至于21世纪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

近年来,我国的数学教育从根本上属应试教育性质,究其原因是为了应付中考、高考,在解题训练过程中,往往用大题量、超难度、高密度的办法,甚至原本是为了考查数学能力的题目,也要配以相应技巧性的题目加以训练,使原来的能力题降低为技能题。最近我调查我校的甲乙两位初中生,甲同学除完成课本上的习题、自测题、基础训练外,还要把家长买的ABC卷,自己买的三点一测练习题,教师编印的章节练习题全部作一遍。而乙同学只把课本上的习题,练习题进行分类,归纳地做一遍,然后进行思考分析、评价与判断自己解题的思考方法与模式的优劣,最后在进行技能的竞赛题考试中,甲的成绩远远低于乙的成绩。可见,作为素质教育的数学教学,自然不能采取上述方法,而应以数学素养的要素为依据,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动地应

用到新的情境中去,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追求真理,服从真理,勇于突破旧模式,提出新见解和新方式,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表现出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

一、一节代数课的两个数学案例

前段我听了六中和我校同样课题的两节不同讲法。课题均为“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其讲法简述如下:

讲法一:首先,主讲教师从方程3/x=2/(x-6)为例,给出分式方程的定义,接着又以流畅的语言,讲分式方程的求解过程,并总结解题步骤:①把分式方程化为一元一次方程;②解一元一次方程。随后,又以2/(y+1)+3/(y—1)=6/(y2一1)为例说明y=1不是原方程的根,从而指出:分式方程的解题步骤还要加进一个验根。最后,通过学生的课堂练习,巩固分式方程的求解步骤来结束这节课。

评议:(1)教法:直接传授法;

(2)中心内容:“双基”教学;

(3)注意了知识的层次,难点分散,重点突出;

(4)教学过程达到了预先设计的双基教学目的。

讲法二:首先,主讲教师以方程3/x=2/(x-6)为例,抓住方程的特点,让学生给出分式方程的定义,接着,又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发现用什么方法才能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学生在观察、实践中归纳出方法,只有在其两边同乘以分式的最简公分母,即可达到化分为整的目的。而后,教师又以2/(y+1)+3/(y-1)=6/(y2-1)为例设置几个“快速”抢答题:①此方程中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什么?②怎样化分为整?③整式方程的解是什么?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一作答。接着教师又提出y=1是原方程的根吗?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仔细观察,动手演算,有一学生回答:y=1使原方程的某些分母为零,无意义。另一学生回答:在分化整时,相当于方程两边同乘以零,这时老师说究其这两方面的原因,y=1不是原方程的根。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分式方程的求解步骤。最后,通过练习,巩固学生所发现的分式方程的解法步骤。

评议:(1)教法:启发——发现法;

(2)思想方法: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

(3)双方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进行归纳猜想或类比联想发现分式方程的求解方法和步骤;

(4)数学兴趣: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投身于探索之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

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二、从两种教法的差异看数学素质教育

讲法二不但渗透了一些特殊的数学思想,并着力在这方面对学生培养:①学生自己得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式新旧知识的结合;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达到主动探求,合理想象,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③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大大地削弱了本节课的难点和深度。④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这种讲法使数学学习过程成为数学活动过程,这些都体现了素质教育精神和数学新观念。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今天,数学素养特别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如著名数学家[日]米山国藏所说:“数学知识可以记忆一时,数学精神、思想与方法却永远发挥作用,可以受益终身,是数学能力之所在,是数学教育根本目的之所在。”为此,在实现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处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放到教学的第一位,使数学教学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方程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方程的再认识
方程(组)的由来
用“同样多”解题
圆的方程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解题勿忘我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