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教学四环节

2009-08-21 07:35
学周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诗眼鉴赏能力术语

孙 伟

随着新教材中古代诗歌比重的增加,随着高考诗歌鉴赏题范围和题型的变化,古代诗歌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该进一步优化。以下,我就古代诗歌教学的朗读、感悟、评赏、迁移四环节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为此,我们应该明确:

1. 古代诗歌的文体特征。古代诗歌是韵文学,它与音乐是孪生姐妹,随着发展,其对韵律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韵律是古代诗歌美的特质之一。我国古代诗歌重意境、重表现。以言志、缘情为主流,相对叙事性而言,抒情性更强。在语言上,它讲究精练、含蓄、厚重、形象。

2. 高考要求。(1)考试说明:能力层级为“E”。内容包括“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2002、2003年高考古诗文阅读题简析:①自2002年起,诗歌鉴赏题限定在中国古代诗歌范围之内,题型由选择题变为主观表述题,题量由2变为1,但一题数问,要求问答“是什么”和“为什么”。②围绕“诗眼”设问。③紧扣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质,检验考生信息获取和整合能力,检验考生对古代诗歌语言和意境的感悟能力,检验考生运用最基本的诗歌理论对阅读对象加以分析评价鉴赏的能力,检验考生用规范的、简约的语言表达的能力,较之以往的选择题难度更大、要求更高。

通过以上考察,使我们觉得,构建“朗读、感悟、评赏、迁移”这一古代诗歌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能力,以适应高考要求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与一般文章相比,古代诗歌的朗读尤为重要。因为只有熟读成诵,才能因声求气,感受到古代诗歌的音律之美,才能读出古代诗歌的“韵”、“味”来。

(二)古代诗歌创作中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它与抽象思维不同,是感性的、直觉的、具象的、模糊的,有着更多的想象,有着丰富的情感色彩。这就要求我们在古代诗歌阅读过程中,亦须充分调动自己的形象思维,去体悟作者的“诗心”,运用“再造想象”注意捕捉“艺术初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去感悟,去体味诗的形象、语言、境界。

以感悟为主的读诗,是中国古代诗话、诗评的主要特色。其实也是一种无奈。即使近代对西方文艺批评、美学理论有很深了解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也仍然表现为更多的感悟式的批评。如最为人所熟知的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的评语,很精彩,但如何的境界全出,则语焉不详。

总之,以感悟读诗,是古代诗歌本身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古代诗歌批评的传统方式,它的缺陷是明显的,但却是阅读古代诗歌的重要一环。对中学生来说,以一种轻松的、漫谈式的方式(大概也是一种“精神助产术”),让他们感悟古代诗歌之美,是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三)感悟式的阅读不可或缺,但是,要培养提高学生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能力,我们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前进一步,这就是要在评赏这一关键环节上花大力气。

所谓评赏,就是要运用古代诗歌阅读的基本理论和术语,对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质作理性分析,其能力目标也就是要达到《考试说明》中的要求。从2002、2003两年高考题看,要特别养成对“诗眼”的认知能力,对古代诗词语言的锤炼的评析能力,要形成运用一般理论分析具体阅读对象的能力。

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着眼于这样几个方面。

1. 适当地辐射、归纳,由对个案的分析上升为对规律的认识。如读《西厢记》中“碧云天……”一段,我们既可以联系“枯藤老树昏鸦”、“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名句引导学生发现古代诗歌中意象组合的表现手法,也可以联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发现古代诗歌移情入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方法等等。

2. 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许多学者、专家为我们提供了精彩的范例,除了课文中有几篇外,《读本》也有一些,如胡经之《中国古典诗词虚实相生的取境美》、朱光潜《读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等,课外则更多了。

3. 古代诗歌鉴赏,不能脱离理性分析,而理性分析,必然使用一些理论术语。对中学生来说,没有必要在概念术语上做太多文章,但对一些重要的概念、术语有一些粗浅的了解,还是必要的,比如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概念术语:意象、意境、诗眼、虚实、豪放、婉约、比兴等等。

(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上述三个环节基本完成了对课文的文本解读。但是,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课本只是一些例子,“教是为了不教”,课堂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运用。这一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知识迁移和运用的过程,只有通过这一过程,学生才能最终形成适应高考要求的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能力。

以上主要从文艺学角度对古代诗歌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一些思考,这大致可以理解为对从教学论角度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

猜你喜欢
诗眼鉴赏能力术语
诗眼
紧扣诗眼深化小学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