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09-08-21 07:35李希强
学周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手段多媒体技术课件

李希强

由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枯燥乏味,而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技术,则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教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提高数学课的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1.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随着“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对教师角色、教学手段及方法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及发展的需要,教师只凭语言传授和粉笔、小黑板等简单教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作为激发师生创新思维有效手段的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知识的接收率,成为学生学习数学及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从而使学生乐于投入到数学学习及探究性活动中。

2. 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功能为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学生掌握知识以感性知识为主,并通过对种种表象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一系列“内化”,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而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功能能将文字、图形、表格、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图文并茂,丰富多彩,这样就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发挥其主体性,而多媒体技术手段所创造的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更能减轻学生的疲劳与负担,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活动,从而真正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3. 将多媒体计算机进行联网,可以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共享,从而使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视野得以扩大。

4.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实验,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中,进行研究和创新,进而完善教学过程。

二、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的灵活运用

1. 化静为动,提高学生兴趣,突破重点、难点。许多数学知识单靠教师画图、讲解不但枯燥,抑制学生的思维且难以讲清楚,而动态的画面能清楚反应事物的发展过程和知识的形成过程、内在联系,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探究心理、求知欲望,为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例如,行程问题中追及、相遇、同向、背向等问题,可以通过动态演示,让学生清晰地发现运动情景,从而正确理解各量之间的关系,唤起学生探索生活中各种行程问题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研究探索的精神。

2. 声像结合,分层展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知识汇总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对教学内容分层展示,通过语言提示,配合图形、图表、图像等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清晰了解知识体系的层次,观察知识体系显现的全过程,充分通过数形结合的动态效果,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分析、比较、汇总。例如:在初中代数函数及图像一节,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的系列演示,让学生深切体会各步骤之间的联系,从而获得深刻的印象。

3. 交互探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大课堂练习密度。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预制一些有针对性的课件。例如:在复习课或练习课中,可根据章节知识点,设计诸如: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观察探索题,分步证明题等,由软件判断学生回答得正确与否,并配以适当的鼓励、启发等语言,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整个课堂由浅入深分类推进,学生情趣昂然。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有诸多优点,但也并非是用得越多就越好,我认为主要应注意以下两点:

1. 多媒体技术应用正确与否,与教师素质有很大关系,因此,每一位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及时“充电”,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2. 教师自制的课件是否适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用不适合的软件或课件,有时会适得其反,造成学生的思维混乱,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而多媒体运用过多、过滥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总之,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数学教学有声有色,从而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让学生在兴奋、快乐的心理状态下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手段多媒体技术课件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