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理分科必须立即取消

2009-08-22 07:35杜汉生周亚南
湖北招生考试·理论 2009年4期
关键词:课业负担高中

杜汉生 周亚南

[摘要] 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是否继续实行文理分科,不能仓促决定。不过,文理分科模式当应取消,其理由有三:一是高中文理分科偏离了党的教育方针;二是高中文理分科背离了科学发展规律;三是高中文理分科违背了人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 高中;文理分科;课业负担

[中图分类号] G40-0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004X(2009)08-013-04

高中是否取消文理分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显然不是由参与调查人数的多寡、意见的然否就能仓促决定的。教育部以“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样高度论证性的命题征询意见而仅得到“然”“否”这样一个极其简单的结论,其结果是当初所未曾意料到的。一项国策的产生,需要长时期科学周密的论证,需要取得广泛一致的共识。因为文理分科问题涉及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及其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涉及人才标准及其培养模式、训练方法的认定,而且涉及千家万户和亿万学子的前途和命运,是一项名副其实的国策。教育部网上征询意见的本意在于就此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调研,科学、可信的论证,然后得出有利于教育振兴,有利于学生成长,有利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结论,进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然而一个极其简单的然否答案,却将一个原本良苦的用心推向了尴尬境地。

高中文理分科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文理为什么会分科、而且会越来越早地分科呢?说穿了,因为高考是分科的,所以,高中教学必然分科;因为高考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为全力应付考试不得不分科。逼迫人们不惜以投机取巧的手段选择性地教学,即集中时间和精力对与考试科目相关的内容和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甚至不惜放弃一切与考试无关或相关度较低的其他内容的教学。这种选择性和针对性教学的结果,就是在强化个体某一部分能力(比如单一学科的应试能力)的同时,必然忽视甚至摧毁群体的另一部分能力(比如整体创新能力),从而造成学生知识的偏废、能力的分割和人格的分裂。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现代大学生质量整体下降,科学精神失落,人文情怀缺失,背后固然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原因,但中学文理过早分科确实是根本性原因所在,因而使一茬又一茬的高中毕业生乃至大学生成为畸形发展的群体。有鉴于此,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为了纠正越来越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教育部曾经加大对高中文理分科的整治力度,如硬性规定高中不得文理分科,同时加强对高中教育教学的督导等,各地也相继实行了高中会考制度,就是加强对高中教育教学管理,预防高中文理过早分科,防止学生片面发展的重要举措。经此一役,高中过早文理分科问题一度得到有效遏制,学生素质也有所上升。遗憾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脚步放缓以后,高考竞争再趋激烈,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各地高中过早文理分科问题不仅死灰复燃,而且大有愈]愈烈之势,文理分科、题海战术、补习培训等等,一切为了高考致胜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就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在网络征询意见,本意是在获取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民意基础,结果却]变成为一种极其简单的然否问答,事实上成为对高中文理分科的一种默认。这种默认的后果非常严重,不仅使我们的高中教育乃至高校招生考试将继续偏离党的教育方针、违背人们的发展需求,更会使背离社会发展规律的应试之举从此获得进一步正当性,而且会使全民陷入急功近利的泥淖而长此下去,会使中国的教育不可能实现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方向而难以达到“追科学”(叶剑英语)的目的。

那么,文理分科为什么必须取消呢?笔者认为,其理由有三:

首先,高中文理分科是对教育方针的偏离。教育方针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总目标、总任务,即是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教育工作提出的方向和指导思想,是关于教育的性质、目的、任务、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的总规定[1]。毛泽东同志于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关于我国教育方针最早、最经典的表述。那以后,随着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教育方针曾经有过多次修订,但无论哪次修改,都始终一贯地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政治报告中再一次确认:“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教育目标的重要标准。“德”是品德,同时还包括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智”是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开发智力,还包括养成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体”是体格、体能和体质,还包括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等;“美”是一定的审美知识和审美实践,包括正确的审美标准、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鉴赏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实现学生个体的全面、均衡、和谐发展。显而易见,为应对高考而实行的高中文理分科,文科学生不学物理、化学、生物;理科学生不学政治、历史、地理,如此,不但打乱了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片面性、片断性,而且在强化一部分能力的同时,忽视甚至抑制了另一部分能力,使学生能力的发展被高度压抑或严重扭曲,造成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割裂。其结果,就是造成我们的广大高中生乃至我们的大学生知识的片面性、能力的缺陷性,最终导致一个民族科学精神的失落和人文情怀的缺失。就是说,高中文理分科,是与党和国家确定的教育培养目标及其标准背道而驰的。

其次,高中文理分科是对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背离。科技与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等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日益紧密,当代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高度综合,决定了当代自然科学和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必然有机结合,这是当今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二战”以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知识的急剧增长,使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莫斯科大学物理系就曾经估计:物理学领域的前沿部分每10年就有二分之一的知识将被淘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学科不断涌现,各门学科之间出现了高度综合的趋势,科学知识更趋向于整体化。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覆盖面,几乎涉及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直接影响着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和各种边缘科学、横断科学、综合科学的发展,现代自然科学的许多理论和方法,已经渗透到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现代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甚至可以被认为是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质的学科,成为大规模自然科学研究、科学技术管理、生产管理、经济管理以至社会管理的通用科学[2]。就是说,现代科学的高度综合,对人们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养成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单一的学科知识和单薄的技能技巧,已经不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举行的“科学技术人文思考”研讨会倡议,科技工作者要将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在科学发展中肩负起社会责任。清华大学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徐善衍教授认为,科技是生产力,也是文化,科技已成为当代和未来文明的基础;倡导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的价值和意义,不仅是体现在应用科学技术过程中对人的根本利益的关怀,也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科学技术传播普及的最高要求,应是科学与人文的全面结合[3]。科技与人文的紧密结合,也要求教育的重心由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转变,因为学生只有具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他们才能不断开拓新的知识领域,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世界;只有具备了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才能使所学知识发挥更大限度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就是说,广博的基础知识、基本的实践能力、全面的人文情怀,是新时期对我们的学生的新要求。由此看来,高中文理分科,显然背离现代科技发展趋势和规律。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郭元祥教授认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科的交叉与综合,这在客观上要求必须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和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现在高校都提倡打通学科壁垒,培养通识人才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但是由于高中文理分科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使得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出现了断层。”[4]据此反思中国整体创新能力之不足,应该说跟国人知识结构残缺和能力倾向偏移具有高度关联。我们常常忧虑民族创新能力的缺失和竞争能力的下降,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而言,我们的创新能力确实相去甚远,技不如人。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着复杂的文化、社会和制度原因,但是,学生普遍存在的本应具备的坚实广博的学科基础、训练有素的逻辑思维、丰富新奇的想象能力的缺失,则是其症结所在。

再次,高中文理分科是对人的发展要求的违背。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告诫我们:“目前教育青年人的方式,对于青年人的训练,人们接收大量的信息——这一切都有助于人格的分裂。为了训练的目的,一个人的理智认识方面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其他的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不是被还原到一种胚胎状态,就是随它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为了科学研究和专门化需要,对许多青年人原来应该进行的充分而全面的培养被弄得残缺不全。为从事某种内容分得很细或者某种效率不高的工作而进行的训练,过高地估计了提高技术才能的重要性而损害了其他更有人性的品质。”[5]难能可贵的是,在30余年已成过去的今天,这种告诫还有如此深广的意义。至于到了科技、教育、人的发展具有高度成果的今天,我们还去花费精力面对高中文理分科这样简单的问题,这就值得我们反思了。应该说,高中文理分科对人的发展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是人们有目共睹的,只是我们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危害熟视无睹罢了。《中国青年报》曾经刊发过一篇关于中学生考试的文章,揭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程度:“譬如有次历史课的模拟考试,其中一题要求写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某女抓耳挠腮后写下‘领导了百团大战。还有同学认为‘我国古代经济政策是重商抑农。一男生在试卷上写道:‘《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怎样建立的,一人答曰:‘慢慢建立的。”学生历史常识的欠缺、思维模式的单一、人文精神的荒漠到了如此地步,确实让人触目惊心,不能不引起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类生来拥有的是崭新的生命,与生具有赢得胜利的条件,人人各有其独特的潜力——才能与先天限制。他们皆可因自己的天赋条件成为一个杰出的、有思考能力、有觉察能力和有创造能力的人——强者。”《学会生存》的结论是:“从今以后,教育不能再限于那种必须吸收的固定内容,而应被视为一种人类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人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如何表现他自己,如何和别人进行交流,如何探索世界,而且学会如何继续不断地——自始至终地——完善他自己。”[5] 196在社会、经济、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的全面、均衡、和谐发展愈来愈成为教育全部的和唯一的目标,“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思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5] 2。应该看到,高中文理分科人为割裂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恰好与人的发展目标背道而驰。

综上所述,高中取消文理分科问题是一个事关人的发展、民族振兴及国家兴旺的重大教育课题,必须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并迅速加以解决。因此,回头再看网络关于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言论,无论赞成者或反对者,绝大多数都只是停留在就事论事层面,即使是所谓的大家,也多是从实用角度立论。譬如说创新精神,就举中国缺少诺贝尔大奖得主;说学生训练,就大谈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等。这就在不知不觉之中陷入了另一个误区——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的误区。前者把一个外国人设立的奖项——姑且不论这个奖项中明显存在的种族歧视、区域偏见——作为评判一国科技、教育和人的发展程度的唯一的和最高的标准,将国民引向了民族虚无的泥淖,是典型的缺乏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表现;后者则把假设性的担心当作业已形成的现实,鼓励学生走向急功近利和拈轻怕重,对培养其克难奋进、勇攀高峰、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极为不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我们从“人”的角度立论,从人的解放、人的发展的高度看取消文理分科,我们就会得出更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结论。而且,这一结论是不言而喻、无可辩驳的。

其实,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担心高中取消文理分科会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首先,必要的课业负担不仅是广大学子自身积累知识、训练技能的必需,也是学校对他们开发智力、激励创造的必需。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养成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能动过程,适当的课后作业,是学生消化知识、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也是为他们今后获取更多知识的必要准备。学习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我们必须明白,“知识的获得是由于人类战胜了常规与惯性,战胜了现实的观点与概念,战胜了我们试图理解的对象所具有的复杂性和晦涩性”[5] 20的过程,因此,必须认识到,“人类从事创造性的工作所付出的代价无比高昂,因为在从事这种创造性的工作时,人们要拿出他的全部能力”[5] 203。因此,我们反对课业负担过重,是反对简单机械的重复和深奥偏狭的刁难。其次,我们完全有能力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机制遏制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出现,比如改革考试评价手段和检测方式,把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全面记录学生成长过程并将其带入高校;全面推行高中会考制,按照科学有效的方式推行学科终结会考制度,重新组合高考科目和分数比例,把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安排在高一、高二会考,其成绩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带入高考录取组合,高考只考语文、数学、外语,而且改变3科平等赋分的做法,给语文、数学与外语赋予不同分数值——比如语文、数学各150分,外语120分。再比如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育督导、严格教学监管、提高教学质量。等等。

[参考文献]

[1]于文书.党的教育方针的新视角[N].光明日报,1999-10-18.

[2]杜汉生.现代教学论与教学改革[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3]程弘根.科技专家倡导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结合[C].新华网,2008-9-18.

[4]程墨.高中文理分科该不该取消:配套改革是关键[N].中国教育报,2009-2-16.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责任编辑:黎 阳]

猜你喜欢
课业负担高中
新课改后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障碍的现状调查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减轻初中语文过重课业负担的思考
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减轻高二数学课业负担
“轻负提效”大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