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材改革新探

2009-08-25 09:38钟巧玲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古文校本中职

钟巧玲

【摘 要】 针对中职语文教材存在的几个问题,文章主要从降低知识难度、增强时代感、调整课程结构及个性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新见解。

【关键词】 中职语文 教材改革设想

一、 中职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中等职业中学所用语文教材与普通高中所用教材一致,均为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笔者认为该教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内容深奥。中职生语文基础相当薄弱。就现代文而言,许多文章他们难以理解。最为典型的是鲁迅先生的一些文章。如《拿来主义》和《呐喊》自序,其中不少词句令人费解。此外,《物种起源》导言和《神奇的极光》二文内容比较艰深,专业知识性强,前者着重生物专业知识,后者着重物理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给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也挫伤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对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不利。就古文而言,古文语言更为深奥难懂,学生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及句式甚为困难。这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思想性过强,远离当代社会生活。就第二册而言,部分课文作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如鲁迅的《祝福》、沈从文的《边城》、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有的课文甚至创作于19世纪90年代末,如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类文章都带有创作时代的特征,课文内容与当代社会生活有相当距离,难以引起共鸣。

3.课程结构的非均衡性。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就第一、二册而言,每册书共二十四篇课文,但古文占了八篇,即占全册的三分之一。显然,古文在语文课程内容中所占的比重太大,以至于出现语文课程结构的失衡现象。这种失衡性对基础薄弱的中职生极为不利。这大大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个性不足,缺乏特色性。目前,中职语文教材大多是国家、地方二级统编教材,各学校、各专业通用。这些教材注重的是各个职业人群共同需要的语文能力,忽略了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特征,解决的只是语文学科教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不能解决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对语文能力的需求差异。国家、地方二级统编教材只能介绍一般的知识和方法,而不可能,也没有办法针对各学校或各专业的需要编写教材。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编者们煞费苦心编写的教材与学生实用之间的矛盾。

二、中职语文教材改革的设想

1.降低知识难度,编制适合中职生的语文教材。对学生实际情况,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材的选编应有所突破,要敢于直面学生文化基础差的尴尬现实,要编选出难度适中的中职语文教材,摒弃那些难度较大的名篇、专业知识篇,摒弃那些与中职生实际需要关系不大的语言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文章学知识,保留对中职生语文能力提高确实有帮助的内容。笔者认为,应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职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民间寓言、民间笑话、歌谣文化、谚语、对联、谜语等。这类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内容浅显,趣味性强,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这种文化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可使学生从中受到教益。

2.增强时代感,编选适合中职生的语文教材。现有教材内容相对陈旧,时代性、实用性不强,反映当代社会风貌、当代生活、当代价值的教材太少,过多地从过去时代提供的作品中寻找素材,注重政治性、思想性。教材内容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联系欠紧密,缺乏时代气息,应删掉前文论及的那些远离当代社会生活的作品。应多选一些贴近当代生活的作品,特别是贴近青年学生生活的作品。武侠小说、网络文学、热门影视等青年学生喜欢的文章均可作为选文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些文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能与学生产生共鸣,从而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语文。

3.调整课程结构,使语文课程内容达到均衡性。针对课程结构的非均衡性特点,应删掉部分难读的古文,每册保留一个单元古文即可。古代文学作品的选编应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通过单元知识与附录强调其时代的延续性。同时,应增选古代文学作品中故事性强、趣味性强的作品,如《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4.突出个性,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生命力在于一切“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建设、实施应切合学校特色,使它不再是统编教材的补充与延伸,而真正成为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所以,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要综合考虑学校的条件,包括学校生存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学校办学设施、专业设置、教师的素质、学生的个性因素、专业及需要等,因地制宜,开发出适合本校实施的校本教材方案。学校骨干教师应根据个人特长分别承担某一种或两种细化课程的教材编排工作。教材必须有一部分内容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和日常生活相关联。例如:旅游专业的校本教材应编选大量的地方传说、故事、地方风景名胜的简介等;饭店专业的校本教材应编入大量的礼仪、民俗饮食、民族歌舞文化。校本教材所选用的教材尽量与其专业文化相贴近,同时需尽可能做到“新”,即与时代发展相吻合,又能突显校本教材的特色性。特色性是校本教材的生命力的本质体现。

(责编 覃亮生)

猜你喜欢
古文校本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绿豆发芽(小古文版)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称象
嫦娥奔月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