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堂的趣味性教学初探

2009-08-26 05:59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莫泊桑乞丐政治课

殷 鹂

[内容提要]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思考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运用灵活而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试从生活、艺术等多个方面来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以便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艺术 引入课堂

提起政治课,可能有人会这样说:“枯燥乏味,没兴趣。”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兴奋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巨大的内驱力。那么,如何使学生对政治课产生兴趣呢?而政治课教师又如何将政治课教学由简单的说教变的有滋有味呢?我就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谈点浅薄的认识。

一、将生活融入课堂

照本宣科、缺乏生活味的教学,往往让学生觉得学习过程是机械而死板的,感到政治课无非就是上课划框框、考试背条条,鲜活的理论被教条化,政治课也就变的乏味无趣了。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运用到教学中的话,则可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中不知不觉掌握了知识,又增加了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如在讲“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时,我举例:陕西十大怪:“陕西十大怪,面条似腰带,锅盔象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卖,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手帕不装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陕西关中地区农作物以种植小麦为主,故有“面条似腰带,锅盔象锅盖”这样的饮食习惯。此外由于森林资源比较缺乏,邻里聊天,一般都是蹲着不坐。当然,“房子半边盖”也是基于节省木料的考虑。由于一年春冬季节常刮西北风,为了御寒防沙,老太婆们常把手帕顶在头上,这些奇特的民俗完全是由陕西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决定的。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文艺戏曲属于社会意识的范围。“一声秦腔吼出口,吓死山坡老黄牛。八尺汉子泪水流,出嫁的姑娘也回头。”这是陕西人民对民间艺术的夸张赞誉。“唱戏大声吼起来”,是说秦腔的唱腔如黄河奔腾、如黄土地般深厚。秦腔艺术形象地反映出陕西的风土人情,折射出地理环境与特征的深刻烙印。

又如,我把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形象地比喻为“八宝粥”。“糯米”是“八宝粥”的主要成分,所以公有制就好比糯米,而非公有制经济就好比八宝粥中的红枣、花生、葡萄干等其他成分。我国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就好比要做一顿好吃的八宝饭,就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生活化的比喻,使学生形象地掌握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此外,引入媒体当中的广告词,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好方法,如用“霸王防脱,头发不再脱”、“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的香”来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将艺术融入课堂

真正好的课堂带给学生的是享受,是欢愉,是精神的升华。将脍炙人口的诗词、饶有情趣的民谣、美妙动听的歌曲、诙谐幽默的漫画有机地融入教学当中,使学生在欣赏美、感悟美的境界中领会所学内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讲矛盾这一知识点时,我用歌曲《北京人在纽约》歌词中有这样一段:“如果你爱她,就将她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她,你也可以将她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我及时设问:“为什么纽约既是天堂又是地狱?爱与恨又是什么关系?”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引出矛盾的概念及相关知识。

又如在讲“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时,在悠扬的《鱼船唱晚》音乐声中,多媒体依次展示不同季节荷花的景色,并配上古诗里的相关描绘:南京诗人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描写的是初夏的荷;同样他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盛夏时荷的风貌;而范成大“西风初入小溪帆,旋织波纹绉浅蓝。行到闹河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描绘的是秋风初起时荷花的娇酣;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晚飞,留的枯荷听雨声。”道出的却是晚秋时节荷花的零落枯败景象。与此同时,学生已进入欣赏、想象的无穷乐趣中去,陶醉于诗情画意之中,在欣赏美、感悟美的同时也形象而深刻地领悟了哲学的无穷韵味。

三、将故事引入课堂

故事因其浅显易懂,蕴涵深刻道理而颇受学生的喜爱。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内容和需要,对故事加以精选和提炼,恰当好处地运用到教学当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考。如在讲“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一观点时,我讲了故事“莫泊桑买踢”,莫泊桑写一部小说要细腻描写被人踢的感觉,但他本人没有这种体验,觉得实在难以下笔。于是他信步走上大街,遇一乞丐。莫泊桑迎上去言辞恳切地对乞丐说:“喂,请你踢我几脚吧?”那乞丐以为他神经不正常。莫泊桑继续陪笑,并从口袋掏出钱,请求乞丐踢他,乞丐见钱猛踢莫泊桑的屁股。莫泊桑忍痛回家,飞快记下被踢的感受。在学生哑然失笑的同时,老师适时提问:“莫泊桑记下的感受属于哲学中的什么?这种感受如何得来?“踢”在这里又指的是哲学中的什么?二者是什么关系?”老师的提问将学生带入思考的境界,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得出正确的观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又如,在讲“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时,可运用“阿凡提染布”、“借鸡还蛋”等故事,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四、将幽默带入课堂

一堂好课,语言的魅力是不可忽视的。大凡智者都不乏幽默。幽默的方式传递或灌输一种观念,比直截了当的方式更有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语言的平铺直叙会使课堂失去其应有的美感和魅力,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语言应讲究抑扬顿挫,跌宕起伏而应避免平铺直叙。幽默的语言更易寓教于乐、寓情于谐,在轻松愉快中实现教育的宗旨,有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

在当前,课程改革日益深入,政治课教师必须用新理念、新知识、新视野去直面课改的新形势,激活教学,激活学生,努力让政治课变的有声有色。

参考文献:

⑴倪谷音.《愉快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⑵吕型伟.《我和愉快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⑶刘合奎.《民族风俗习惯的特点》,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5年

⑷《中学政治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4年

猜你喜欢
莫泊桑乞丐政治课
莫泊桑眼里的“傲慢与偏见”
Guy de Maupassant居伊·德·莫泊桑
乞丐面
乞丐虎
一块棉布造就莫泊桑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