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十分钟 收获多多多

2009-08-26 05:59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理科班理科生时事

刘 慧

一、老师的苦恼

这个学期我带高二政治课程,每到这时就会使我们政治老师头疼,因为文理分科后,作为理科生还要继续上课“应付”会考。有些学生抱怨:“高考不考,还让我们上,这不是给我们增加负担吗?”有的老师无奈道:“一进理科班就没有上课的激情,往往是一人唱独角戏,上得没有‘尊严!”去年,我也带过高二,深深理解无论老师还是学生这种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

作为学生,是教育体系的被动者和接受者,学校安排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其实他们也认为学点哲学常识肯定有用,即使今后上了大学也仍要学习马哲。但与语数外、数理化相比,与高考相比,政治学科的地位明显下降,他们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高考不考”。有些学生本想认真听课学点知识,可看见其他同学都不学,受其影响也只是听一会儿课再做做理科作业。

作为老师,更要随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学期我带3个理科班,就我自身感受,在文科班和理科班上课,心理落差很大。第一节给文科班上完,激情还未释放完,紧接着又迈入理科班,还没上课就看见大片的学生趴在桌子上睡觉,那心情仿佛从山峰跌入谷底,顿时感觉凉了大半截。本来想完整上完一节课,结果却压缩在了20分钟。课后,我总在想这个问题:不能在我的课堂上如此的浪费时间,怎样才能让理科生对政治感兴趣?怎样在生活中为他们“灌输”一些知识呢?

我想起了去年在理科班0604班,应学生要求给他们讲10分钟时事,当时觉得这个主意很好就欣然接受了。虽然会占去自己一些备课时间,但经过几节的讲述,效果还是很好的。理科生对时事非常关注,有时还会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激烈的争论。可由于当时我知识积累不够,对一些时事评述不够深入,有时刚刚开题就草草结束了。

二、我们的课前十分钟

鉴于此,我决定本学期继续给理科生讲时事,利用好课前十分钟,一来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二来我可以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同时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说这一做法是“双赢”的,不论对学生还是对自己,我们的收获是很大的。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为学生们讲了二十多个专题,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等。例如:政治方面的时事有:“美国总统竞选”“两会专题”“西藏民主解放50周年”“达赖的叛国之路”“索马里海盗”“朝鲜核问题”等等。原本以为理科生对政治领域不敢兴趣,可当我讲解时,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有的问题还比较有深度。如:有些学生问“为什么要召开两会?”“假如给达赖判刑,以什么罪名定罪呢?”“朝鲜研制核武器的目的是什么?”看到大家如此感兴趣,起初,我内心十分喜悦,但又有几分担心,担心学生的问题把我难住。后来,随着这种课堂模式的开展,我又希望他们多多提问题,即使提出难以回答的问题我也会微笑的说:“课下我再查查。”因为我明白只有学生提出问题才能激励老师解决问题,才能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经济方面的时事有“解读全球金融危机”“商务部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等。在分析时事时,我把高一学过的经济知识也融入进去。不良贷款引起美国次贷危机,而次贷危机又成为全球金融风暴的导火索。那么,什么是贷款,什么是次贷危机,金融危机有哪些影响,该如何应对,我国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我把这些内容为学生一一阐明,娓娓道来,他们听得津津有味。

对于发生在学生周围的身边事——民生问题,我采用讨论法,如“你如何看待2009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高校自主招生”“期待新医改”“海上大阅兵”“满文军为何聚众吸毒”“女清洁工梁丽拾金的后果”以及“关注甲型H1N1流感疫情”这些事学生也有耳闻,也会有看法。我把发言的机会教给学生,虽然他们的话有时片面,有时偏执,甚至有些同学说的没有逻辑。但我不打断他们的发言,反而鼓励他们,让他们敢说,多说。

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发展,我的“我的课前十分钟时事讲座”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当我以饱满的热情站在讲台上,看到学生渴求知识的眼神;当我翻开记事本,学生悄悄议论有什么事发生时,我知足了,我要把网上最新消息以简约、流利、幽默的方式传达给我的学生,让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了解国内外大事,让他们成为一名会思考、会说话的合格学生。

三、丰富多彩的小讲座

“说时事”是课前小讲座的主要方式,有时我也会让学生“看时事”。因为经过眼、耳的双重刺激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4月23日,这一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我国举行了海上阅兵仪式。第二天,我把阅兵仪式的现场画面让学生看了一遍,当学生看到一艘艘潜艇、驱逐舰以及一架架歼击机,不禁感叹:真壮观,中国海军实力真强啊!我想,在这一刻,学生心中的民族自豪感一定油然而生。5月12日,是汶川地震一周年,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看了一个视频,其内容是一位沙画艺术家通过手中柔软的沙砾为我们展示了一副副图画,从“地震的那一天那一刻”到“人们对灾区的祈祷、祝福、重建”,艺术家的创作形式令同学们惊叹,但给我们启示更大的是在大灾大难面前,中国人民是团结的、互助的,是压不垮的。看后,同学们不由得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200——2009学年第二学期已接近末期,我的理科班课程也进入了紧张的会考复习阶段。但我仍继续开展“课前十分钟时事小讲座”活动,我已把它当成了课堂一部分、当成了一种习惯。我坚信这种“习惯”对我是有益的,对学生也是有帮助的。同时,我也希望在今后的播报中国内外更多的是好事、喜事,是快乐是和平,而少一些战争,少一些矛盾,少一些事故和疾病!

猜你喜欢
理科班理科生时事
韩国高中日益“重理轻文”
服了
时事政策
为啥理科生和艺术生无法在一起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高二理科班导言课的实践与思考
漫画时事
漫画时事
理科生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