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

2009-08-26 05:59李红伟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历史意识贴近生活

李红伟

摘要:学生历史意识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历史知识的关联,注重思想观念教育,关注对学生历史的分析能力培养和采取抓住教材、贴近生活实际等有效教学途径,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宏观的、科学的历史意识,从而实现历史教学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历史意识 知识关联 思想观念教育 析评能力 贴近生活

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历史问题的认识能力、历史问题的观察能力、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培养的实际就是使学生形成一种较强的,正确的,科学的历史意识。那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呢?

一、在教学中注意历史知识的关联,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基础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讲清重要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横纵向的关联,注意课与课之间的关联,注意每一节课中知识的内在关联,以及历史事件与现实问题的关联等。从而突出历史知识的关联性和系统性。使学生将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跨时空的有机类比与联系,掌握历史基本规律和认识方法,为学生历史意识的产生奠定基础。

二、在教学中注重思想观念教育,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内容

历史教学不是单纯的传递历史知识,而在人的教育与发展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不可替代的责任。中学历史课程每一章节无不透露着深厚的思想观念教育内涵。如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参与意识等这些都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的。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内容。

如在学习民族团结一课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可联系青藏铁路的开通,分析青藏铁路为发展西藏,造福西藏的巨大作用。采用有关图片和数据说明党和人民对西藏发展作出的贡献,深刻领会“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这一我党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认识达赖一伙藏独势力种种破坏国家安定团结,违背藏族人民意愿的罪恶行径和最终失败的下场。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析评能力,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落脚点

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我们研究过去,了解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未来。”我国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目标中也提出“能够联系当前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加以理解。”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历史,析评历史,认识现实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用历史的眼光审视过去正视现实展望未来,形成良好的历史意识,这正是历史教学落脚点。

怎样培养学生具有审视历史,正视现实,展望未来的历史意识呢?我认为学习历史绝不能停留在记住一些历史时代、人物、地名和事件等单纯的知识点上,因为历史教学不单纯是历史知识点的传递,而应透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分析,对历史人物评价,以及与对现实生活的联系等,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产生历史意识。

四、在教学中抓住教材、贴近生活实际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途径

现行历史新教材将历史人文地理社会科学和思想意识的一些基础知识融合在一起,是学生了解人类历史发展、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社会状况和发展方向的第一手资料,也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结构、的变化,解释其内在联系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帮助学生科学有效学习教材、理解教材。如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导入框”根据“导入框”内容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平日听到或看到的,或教师有针对性的准备一些相关的故事、图片、影视片、书籍进行展播,同时教师设计一些启发性的思考题等,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历史的兴趣,引入课堂教学。再如教师要关注教材的“动脑筋”、“练一练”、“活动与探索”、“自由阅读卡”等栏目。充分地利用好这些课程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历史意识形成的有效途径。

除了课堂教学是使学生形成历史意识的有效途径以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联系生活实际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渠道。如开展“寻找历史遗迹”“请老红军讲革命”“听老八路讲抗战”等。再如平日注意引导学生注意每天的日历,想一想今天是什么日子?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特别是引导学生注意一些纪念日、节庆日一些特殊的日子等。要求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查阅等方式了解这些日子的历史事件背景、过程和意义,将得到的资料写成短文日记。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活动”“借阅活动”“展评活动”等,让学生互相交流体会、传阅短文日记,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思考历史、学习历史的习惯。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理解历史的能力和兴趣,同时,也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历史意识。

总之,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科学的历史意识,既要注重历史知识的关联,使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又要注意思想观念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忧患意识、参入意识;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分析评价能力,使其获得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历史观念;还要注意抓住教材、贴近生活实际,使学生形成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思考历史的习惯。同时教师更要加强自身历史文化素养,加强学习和实践,不断寻找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历史意识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

猜你喜欢
历史意识贴近生活
消费导刊:面向市场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小人物 大历史
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的策略研究
用课堂小辩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