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一”——语文学习的法宝

2009-08-26 05:59刘建梅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六个一每节课古诗

刘建梅

语文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习得学习规律,培养语文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有“开放的视野”;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它要求冲破“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突破课程的局限;打破课内外的界限。将语文教学始终与学生的经验、社会生活结合并统一起来。因此作为一名基层教育者要立足长远,勤于实践,不辞辛劳,脚踏实地,做到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成长。实践来不得半点虚假。教育教学决不能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弄花架子,要从小处着眼,从细节着眼,要实实在在做到作风朴实,办事踏实,探索扎实。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要经过长期的实践,要实践就要付出心血和汗水。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歌德写《浮士德》前后花了60年时间,数易其稿;李时珍编修《本草纲目》行程逾万里,前后三次修改,历30年。语文是一个不断积累沉淀的过程,靠的是平时的点滴积累,天长日久,细流汇成长河,跬步终至千里,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做到“六个一”,让学生日积月累,实践证明效果颇好。

一、每节课有一个亮点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啊,人们若是失去了对事物追根究底的思维品质,这个世界犹如一潭死水,没有了生机与活力。“没有自己”的教师只能是没有个性的教学;没有个性的教学,怎么能在教学中创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理应自觉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言他人之未言,发他人之未见,示他人之未知,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认真钻研教材,努力促新,让每节课都凸现一个亮点,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如教学《游园不值》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拓宽思维,我在设计上大胆创新,让学生展开想象,诗人推门进园会看到一番什么景色?学生畅所欲言,课堂气氛空前热烈,在当堂课孩子们不但学到了许多与春天有关优美词句,而且训练了他们的思维。也正因此每节课总是让我激情四射,情不自己。

二、每天抄一个成语

准备一个摘抄本,记录下平时阅读中发现的佳词妙句,这是学习语文的一个传统方法。而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语言之花,它言简意赅,有特定的含义和固定的结构。写作时恰如其分地插入几个成语,说话时恰到好处地用上几个成语,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储备存量。在摘抄本上专辟一个栏目,每天抄一个成语,日积月累,数量相当可观。过一段时间,检查一下学生摘抄的情况,表扬抄得好的同学,并进行成语知识竞赛,真正做到让抄写的成语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养成学生重视成语,自觉学习成语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研究成语的乐趣。

三、每周背一首古诗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诗的国度,从诗经、楚辞、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古诗浩如烟海,繁星闪烁,佳作不计其数。“学会古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每周让学生背诵一首,能积少成多、化难为易,学生不再觉得学习是个巨大的包袱和沉重的负担,不知不觉间就在头脑中积攒下大量的古诗。背诵时要求弄懂关键词的意思,做到理解记忆,力求避免死记硬背,耗时低效。几周后开展一次古诗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或猜朝代作者,或说上句接下句,或写出几句描写春天的古诗,或说出古诗的题目,或讲讲古诗的意思。对表现好的同学,奖励一张写有古诗的精美的书签或配有古诗画的别致的卡片。期中或期末再开展相应的古诗背诵比赛,看谁记的古诗多,优胜者奖励《唐诗三百首》或《古诗一百首》……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与古诗零距离接触,亲近古诗,喜欢古诗,热爱古诗,真心与古诗交朋友,自觉自愿地遨游于古诗的海洋,吮吸古诗的甘露,丰富人生的阅历,提高自己的心性情趣和审美追求。

四、每堂讲一则故事

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再到跨进学堂,故事总是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滋养着孩子的精神家园,故事能使心灵得到净化,境界得到提升。只要说是听故事,孩子们便不吵了,听话了。听完故事,他们又会悄悄地自我对照,改掉身上存在的毛病。因此,让故事这一课程资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显得非常必要。我在整个教学阶段,始终坚持每节课课前安排一个故事,讲的人眉飞色舞、绘声绘色,听的人自然津津有味、乐不可支。这样日子久了,学生知识不断增长,对各种故事都能耳熟能详,大大开阔了视野。

五、每月荐一本新书

俗话说,人从书里乖,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语文一定要培养学生对书籍的喜爱,将书籍看成牛奶和面包,须臾不离其身。我在班上开办小小图书馆,鼓励学生自愿捐书,做到资源共享。每周开设两节阅读课,一节指导阅读方法,一节交流阅读经验。在此基础上,每月开展一次荐书评书活动。让学生先说说新书的基本情况,如书名、作者、出版社、版次、字数,再谈谈主要内容,重点讲自己推荐它的原因,是故事情节感人,还是人物形象生动,或者语言特色鲜明,抑或结构布局巧妙,让大家也产生阅读的欲望,最后讲一讲它在哪里可以找到,是书店,还是图书馆,或自己家里,方便有兴趣的同学查寻。活动结束后,所有同学将自己说的内容写成“新书推介”张贴于教室的“学习园地”栏中,在班上营造一种主动探求新知的学习氛围。

六、每年编一册文集

在日常教学中,我总是留心把学生习作中完成好的作文篇目认真留底,每到年终,把这些优秀作文提供出来,让学生集体装订成册,从抄写稿件成打印,到插图与编写目录,再到写前言、后记和内容提要,编排目录与面码,设计封面与封底,最后取一个有诗意的名字,都让学生独立完成。如:《阳光女孩》、《春芽》、《丑小鸭》、《足迹》等。这一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提高民他们的书写能力和审美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让他们自觉地认真写好每一篇文章。去年集的册子,学生还留给母校作为纪念,这是多么有意义呀。任何事情贵在坚持。“六个一”活动坚持天天有安排,周周有活动,日日有要求,年年有任务,在我的不懈努力下,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语文能力也逐渐增强,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教学前景一片光明。

猜你喜欢
六个一每节课古诗
我会跳绳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 “六个一”立家规、育家风、严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