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规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把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2009-08-26 05:59吉付国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学业新课程新课改

吉付国

当下,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有的老师认为新课程改革就是上课用多媒体课件,多提问,把课堂简单的交给学生,想怎么学就怎么学。有的老师干脆把新课程改革等同于原来的教学方法加上优质课、示范课的一些课堂手法,如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插播课件等等。这些对新课改的理解都是不全面的。要把新课改落到实处,真正让学生受益,让老师得到发展,就必须全面深入的理解新课改的根本目标价值在于提升所有受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最大限度的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产生提升自身素质的认同感和内驱力,树立自信心,树立成才理想,在能够不断排除压力和困难的坚强毅力和意志作用下,身心的健康成长。在这个过程中,要放弃管得过严,压力过大的现象,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展示的舞台。又要放弃对孩子全面放手,不加规范、不加引导的放羊式教学。因此我想,只有在严格规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前提下,才能把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首先是严格规范。做什么事情都必须要有规范。俗话说:没有规矩难以成方圆。规范是做事的原则和方法,是大家都必须遵守的办事指南。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下三个方面的规范:

(一)、备课与编写教案。1、提前一周备好课,写出教案,争取教学主动,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2、把握好进度。课时进程有计划,课时剪裁要合理,当慢则慢,当快则快,切实落实好教学任务。3、难度:即确定教学的标高问题。要在充分调查研究教学对象的学业基础,生活经历等情况的基础上,明确区分重点班、加强班、普通班的教学标高,即教学深度和难度。可以采取一人说课,众人讨论,组长拍板的方法。这样既统一了思想,又做到了同一教研组内教师人人都心中有数。4、梯度: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与拔高教学的教学处理问题。以不同的尺度对待学业素养各异的学生。我觉得这个问题与技巧的把握应借鉴中西部小学复式班的教学法。一堂课上先面对全体学生或学业素养较低的学生进行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然后安排这部分学生做练习。接下来对学业基础素养较高的学生进行更深、更高层次的教学。完了以后,对学业素养高的学生布置相应难度的练习。最后,对两部分学生练习情况进行抽查、讲评、检验。课堂讲评要以鼓励进步为主线,入木三分,不要泛泛而谈。5、效度:即检测教学效果的不同尺度问题。检验课堂教学和训练是否实现预定的目标。是否在命题设计中起到区分作用。一位好的命题人应当在一套卷子中体现不同学业素养学生学业发展的情况。

(二)、讲课规范。1、展示目标:即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要掌握什么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是教学宗旨的体现,起到激发欲望,唤醒潜能的作用。2、引入课题:即借题发挥,承前启后,顺其自然的引入新课题。解释知识的起源、发生、发展,社会效应及贡献。3、精讲主题。准确把握主题,精练讲解主题,控制在二十分钟时间。4、巩固训练检测效果。当然,检测应和教学梯度及效度结合在一起。5、小结布置作业。根据学生层次,合理科学的布置作业。6、布置预习,上好辅导课。

(三)、单元章节检测的规范。1、试题设计的科学性。即全面又重点突出,体现高考题型要求。基础题和提高题的比例应恰当。2、试题设计的保密性。3、考试组织的规范性。4、评价业绩的公平性。5、考试讲评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其次是有教无类。即在教育、管理、教学中时时处处体现关爱每一位学生,使他们思想积极、健康、向上。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业发展,使他们在原有的学业水平上日有所进。关心全体学生的生活环境及生存状态。切实让每一位学生天天都感到自由、幸福、快乐。反对孤立、歧视后进生及有某方面缺陷的学生,全心全意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不能姑息学生的缺点和错误。

最后是因材施教。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没有一模一样的人。每位学生都是自然界具有独立个性的生命展示。我们尊重生命就应该尊重生命的差异。教育是科学,讲究求真。教育是树人,讲究求善。教育是艺术,讲究求美。教育是事业,讲究奉献。教育教学活动应根据每位学生各自的性格特点,学业素养,思维素养,兴趣爱好等本人的综合潜质,合理的安排他们的生活、学习、训练和活动。帮助他们设计自己的发展蓝图。使孩子们人人展现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乐观积极的生命风采。

猜你喜欢
学业新课程新课改
艰苦的学业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35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