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凸显实力

2009-08-28 04:36胡小友
数据 2009年8期
关键词:金融街功能区总部

胡小友

金融街,作为北京第一个大规模整体定向开发的金融产业功能区,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北京金融产业发展格局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方面日益凸显出金融旗舰功能。

■ 提供金融支持,金融街资金流量日均超百亿元

金融街在金融机构、资金容量诸方面显现集群效应。尤其是总部经济特色明显。

北京市委、市政府将总部经济写入“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总部经济,逐步形成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群”。北京市西城区委、区政府重新审视并提升了金融街的发展思路,确定了“十一五”时期全面打造资讯发达、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服务一流、功能齐全、交易活跃的国际化金融产业功能区的金融街目标。

目前,一个以银行为主,涵盖证券、保险、结算中心、资产管理、财务公司等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在这里,有央行、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四大金融监管机构,有工行、中行、建行等3家国有商业银行,有北京银行、民生银行等3家股份制银行,有人保、人寿集团等8家保险公司,有美国摩根大通银行有限公司北京分行等30余家外资银行和代表处,有国债结算中心、证券结算中心2家结算中心,有全国棉花电子交易市场、北京产权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市场3个要素市场。金融街产业的发展成为了集决策监管、资产管理、支付结算、信息交流、标准制订为一体的金融中心,其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地位已经确立。

截至2009年上半年,区域内共有企业669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共聚集了140家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其中,有60家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总部或地区总部,还有80家中央直属企业总部,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大唐电力、国电公司等。这些企业总部管理的总资产近20万亿元,日资金流量超百亿元。为抗击金融风险,助推总部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 叶茂源于根深,厚重金融文化显现有力支撑

金融街史称金城坊。元、明两代及清代初期,这里遍布银号、金坊,至清末民初,户部银行、大清银行、中国银行先后在此更迭。

1922年以前,金融业主竞相在此购置房产,一时间,各种名号的银行相继开业,成为现代金融业的萌芽。这段历史渊源,为今日金融街的繁荣埋下了深厚的底蕴。这源远流长的金融文化也是金融街区域独有的,成为了金融商务区的历史基础。

金融街是北京市二环路以内唯一的一个以商务办公为主的区域,开发建设工作进展顺利。1992年7月,北京市计划发展委员会批准恢复在西二环东侧建设金融一条街。1993年10月,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明确提出:“在西二环阜成门至复兴门一带,建设国家级金融管理中心,集中安排国家级银行总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总部”。在2005年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再一次明确北京金融街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北京市在“十五”计划中也提出,到2005年要“基本完成北京金融街沿二环路一侧的开发建设,形成金融管理和服务密集的金融功能区”。在“十一五”规划中,进一步确定了北京金融街在首都金融业中的核心地位,提出要将金融街建成金融产业功能区。2006年金融街中心区项目陆续竣工交付使用,随着金融街中心区的建成,聚集于金融街地区的金融产业正在释放巨大的能量。金融街区域已经成为北京市金融机构聚集密度最高的地区,是金融产业对GDP(国内生产总值)贡献最高的地区。

目前北京金融街正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源远流长的金融文化、独具匠心的规划设计迅速崛起。已完成投资410亿元,占总投资额的90%。已建成面积265万平方米,占规划总面积75.7%;在建43万平方米,占规划总面积12.3%;未开工42万平方米,占规划总面积12%。区域内建成了金融街中心、英蓝大厦等高品质写字楼,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建成了威斯汀酒店、丽斯卡尔顿酒店等五星级酒店,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建成了金融街购物中心、国际一流水准的商务写字楼等设施,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建成了国际会议中心等服务设施,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建设了2.8公顷的绿荫广场和湿地系统,创造了良好的生态、工作和居住环境,形成了“点、线、面”浑然一体的景观效果。

在中心区建设了地下分层式三层立体交通系统,包括车行道和大型停车场,实现了地下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的衔接;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双向光缆环”,为区域内金融机构对信息的高效通信需求提供了保证。安保监控系统与公安指挥中心联网,提供24小时的保安服务,确保了区域内金融机构的运营安全。

■ 以改革求发展,向国际化金融中心目标挺进

金融街在改革中发展,在改革中不断向新的目标推进,顺改革大势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金融街依托城市建设,将金融产业功能区建设与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国际标准,引入了国际化、生态化、人性化和充满活力的建设理念。

金融街作为北京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2007年创造GDP达到1044.5亿元,用1.18平方千米的狭小面积创造了全市11.2%的增加值,按面积折算为8.9万元/平方米。2009年上半年,金融街发展持续加速,实现三级税收1131亿元。同时,金融街独有的政策、监管、决策信息、资金调度、支付结算等突出优势,增强了首都的金融聚集效应,对全国金融业的主导和带动作用持续增强。政府主导的宣传推介活动“润物细无声”,更是提高了金融街的知名度,吸引了不少国内外著名金融机构的目光,在国内外金融界产生了积极影响。吸引了摩根斯坦利等十余家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入驻,金融机构在金融街聚集发展的态势更加明显。

随着金融街拓展工作由“街”向“高端产业功能区”转变的积极推进,总部金融功能不断升级。金融街以原金融街规划面积为基础,向东、西、南拓展1.41平方千米,核心区面积拓展后为2.59平方千米,形成了以金融办公为主,集办公、公寓、酒店、休闲、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组群,为入驻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一流的服务设施,构建了包括金融服务办公室、金融街商会、金融街街道办事处、金融街股份公司的多元化服务体系,形成了多元化、市场化的服务格局。同时致力于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积极培育中介、完善机制,努力为引导产业聚集、加快金融街发展、完善金融产业链条创造一流的环境。

金融街就是这样一座多彩的金融大花园。她经历了百年的历史沧桑,汲取了厚重的文化积淀,沐浴了改革开放的洗礼,经受了抗击金融危机的考验。同时,她构筑了供养经济发展的“金融屏障”,成为了全国“总”字头金融机构最密集的地方,如今正朝着国际化金融中心挺进!

链接

金融街地处北京市南北中轴线地带。南起复兴门大街,北至阜城门大街,西抵西二环路,东临太平桥大街,南北长约1700米,东西宽约600米,规划总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其总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其中规划地上建筑面积220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而未来金融街的区域面积将进一步扩展。

2008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俯瞰北京的行政区域版图,金融产业将呈现“十”字格局纵横发展。初步形成以金融街为(主)中心,向东沿长安街—东二环(交通商务区)—CBD(北京金融副中心区)一线辐射与聚集,向北沿西二环—西直门商圈—中关村(新兴科技)一线辐射与聚集,向南沿西二环—菜户营—丽泽(北京三环内最后一块成规模开发的商务区)一线辐射与聚集,金融后台服务区相环绕的“一主一副三新四后台”空间格局。

猜你喜欢
金融街功能区总部
金融街:净负债率高企 信托融资凶猛
成都市产业功能区优化调整布局出炉
2019年:产业功能区建设聚焦六大工作
丽泽金融商务区:新的“金融街”正破茧化蝶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
238个城市争当亚马逊新总部
新“产品”
“复制金融街”战略还能实现吗?
海地大地震重创维和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