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铝并购案引发的思考

2009-08-29 09:12周慧兰曹理达
金融博览 2009年7期
关键词:中铝铁矿石钢铁

周慧兰 曹理达

中铝并购的是是非非

记者:中铝与力拓结盟失败,有学者认为中铝没能把握住力拓股份下跌的最佳时机,反而给了对方另寻合作伙伴的机会,您怎么看?

袁钢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欠发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铝正是看到了中国钢铁和铝的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才积极和力拓谈判,争取对力拓较多投资入股。中铝和力拓展开谈判以来,获得了国内很多肯定性评价,但也出现了一些异议,比如认为进入时机不太合适、股价太高等。有的意见认为,中铝花了100多亿美元得到的力拓股份太少了,如果换一个时间,等钢铁需求热度下降以后再买,或者拿这笔钱去买其他公司的股票可能更划算。中铝大笔出资所获得的股份,和其他国家或中国某些公司投资入股铁矿石企业相比,明显较少,看起来好像吃亏了。但从长期来看,由于国内强劲的钢铁需求,如果中铝投资入股国外大型铁矿石企业,既可以向国内钢铁厂转卖铁矿石,也可以自己进入钢铁产业。中铝具有这样强烈的意识非常难能可贵。

李新创(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不能把这次失败的原因完全归咎于企业,造成这一结果的因素很多。首先,国家之间的政治壁垒是影响企业跨国合作的重要因素。澳大利亚国内有一些反对声音,可以理解,毕竟矿产资源是澳大利亚赖以生存的重要产业。

其次,在海外并购中,企业也有自己的不足。进行这样大的兼并,需要方方面面的准备工作。企业确实应作好前期宣传,在澳大利亚展开多种积极的宣传攻势。在具体的操作层面,我方当时签退款协议为什么只签1%的违约金?既然已经有了明确的判断,就应该把违约金定在20%以上,让对方不能轻易违约。当然,国际经济形势瞬息万变,也对这次合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逐步见底,初级产品市场回暖的趋势抬头,力拓的股价也开始回升,这增加了其违约的机会。

最后,我国政府也应该思考如何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大型跨国并购当中必须通过政府之间的协商和斡旋。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实力不断上升,政治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在类似的大型商业并购中,外交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这方面的技术和策略仍需提升。

记者:中铝收购力拓行为的背后是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齐心协力进行的海外经济“长征”,您认为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张燕生(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中铝的跨国并购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倘若真想实现上下游一体化,纵向一体化的整合,我们就应当在全球市场最低迷的时候购买铁矿石资源,而不是市场高涨时期。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应当透彻研究自己所面对的资源型市场和行业的发展情况,然后选择比较合理的时机出手。

另外,一个重要的体会就是企业家对于非经济因素太不重视了,软实力和长期性的公共关系工作做得都不够。没有长期的铺垫和准备,会产生很多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的冲突。所以,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做好国外公众、议员和与我们利益有冲突的方方面面的工作,让别人对中国的企业刮目相看,认为你是一个非常有社会责任感、高度市场化和全球化的企业,完全懂得和接受国际规则,是一个非常好的国际合作者。否则,就算现在并购成功了,但你是一个新进入者,当地人的情绪很容易被煽动,之后可能面临罢工、企业文化、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冲突,以及所谓的新殖民主义的意识形态上的攻击。

跨国并购战略包含了经济、管理、政治、社会、人权、软实力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是一个全方位的对外战略,需要有很好的法律、财务、技术、社会公共关系的专才和团队,这个团队应当完全国际化。

产能不足?产能过剩?

记者:从短期来看,推动此轮国内钢铁需求上涨的因素有哪些?钢铁等原材料价格和产量,是否可以作为判断未来经济走向的先导指标?

李新创:中国是全球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和消费国。从今年1~4月份全球钢铁生产情况来看,欧洲、日本、美国分别下降了44.2%、43.1%、53.1%,只有中国钢产量还在保持增长,而且在三四月份我国出现了钢材净进口。这表明中国政府的救市政策初见成效,在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特别是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拉动下,国民经济当中的投资和消费都开始好转。今年1~4月份钢材的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6%多,而且这是在2008年较高基数的基础上产生的增长,但同时也增强了像力拓这样的原料出口企业的市场信心。没有这个因素,他们不会轻易放弃和中铝合作的机会。

钢材作为工业生产最重要的原材料,它的产业链非常长,影响的行业很多。我国钢材价格止跌企稳并有回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与钢铁相关产业的回升或者复苏。今年以来钢铁市场的回升,主要是靠国内市场,靠投资拉动。基础设施当中的铁路、公路和机场的建设,房地产和汽车产业,都造成对钢材需求的扩张。

张燕生:今年以来,钢铁产品存在一种结构性的变化,其内部价格的涨落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在钢铁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用于造船和汽车等行业的板材、特种钢属于较高附加值的产品,可以为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所需要的新型钢材。但由于今年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建筑用钢材、线材的需求量增长比较快,而板材的需求量增长则比较慢。

从冶金指数来看,1~4月份的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非常低,是1.0%;4月份的冶金工业增加值是-0.3%,是在下降的。从这个角度来讲,钢材价格上涨主要还是结构性问题,是一种短期现象。因此我们在钢铁和铁矿石行业调整和振兴过程中,要防止出现新一轮低水平数量扩张,尤其是在全球总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大量的囤积是不正确的。

记者:从长期来看,两拓合并对中国钢铁业的影响如何?中国的钢铁产能与其长期需求是否匹配?

张燕生:从长期来看,全球钢铁和铁矿石的价格是看跌的。虽然目前这个市场还存在某种垄断,但从全球来看,铁矿石其实并不是一种稀缺资源,它在国际上是长期供大于求的。所以,我们不需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我相信如果钢铁和铁矿石的长期需求增长比较平稳,供求比较均衡,铁矿石的长期价格会是比较低迷的;而且作为最大的市场需求方,我们还是有相当的谈判能力和跨国并购商机的。

袁钢明:我认为未来很长时期中国的钢铁需求量将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近些年中国的钢铁生产增长速度很快,但产能并不过剩。

中国钢铁年产量到底多少合适?现在中国的人均钢铁产量已经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低。现在日本的人口是1.3亿,钢铁产量接近1.3亿吨,相当于一人一吨钢。如果按日本的标准计算,中国应该有13亿吨钢。美、日、欧发达国家的钢铁大量生产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累计生产的钢铁存量很多,国内市场早已经饱和了,但它们现在每年的钢铁需求量仍然很大。中国钢铁生产快速增长的时间不长,钢铁产量存量和人均产量都不多,因此,目前的钢铁产量还在正常范围内。

国际垄断与中国定价权

记者:过去6年间,铁矿石价格累计上涨500%。中国已成为最大的铁矿石买家,但在铁矿石的定价权上似乎并没有掌握主动,您认为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能从哪些方面有效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定价权?

李新创:目前铁矿石价格的谈判机制是经过很长的历史形成的,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改变的。目前国际上铁矿石的生产垄断不断加剧,三大矿石供应商占到了全球贸易的70%左右。中国对于定价权的谈判,仍是散兵作战,各自和供应商谈判。我们没有形成合力,怎么能在短时间内改变这样的格局呢?同时,三大矿石供应商面对着全球众多的贸易国,国家之间的利益也不相同,日本企业和力拓进行谈判,接受了更高的价格,这对中国也是不利的。

目前铁矿石的不合理定价问题,主要是由于垄断造成的。在2008年,全球铁矿石已经供大于求了,但是垄断造成的涨价,使得我们钢铁行业一年即损失1400多亿元。因此,打破垄断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我国钢铁企业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采取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建立我国的海外资源基地。我国政府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充分利用我国在外交、市场、资金三方面的实力,与企业形成合力,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正视长期需求,

合理利用内外资源

记者:我国作为人均矿产资源水平较低的国家,对进口资源有较高的依存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当如何合理有效地布局,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袁钢明:中国将长期依赖国外的铁矿石,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进行资源开发。国外铁矿石生产企业总有销售困难、向需求方让步的时候,中国是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他们不可能不依赖中国,中国钢铁企业和国外铁矿石生产企业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

张燕生:中国目前的贸易顺差过大,对外金融资产结构很不合理,有5%是直接投资,67%是外汇储备投资,同时国内的资源、能源、环境压力都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更新理念,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对外金融资产。

以铝业为例,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把铝土矿资源运回国内,在国内生产铝产品,然后供应国内和国际市场,但会带来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污染。另一种是在资源所在地投资建厂,然后在那个地方生产,供应全球和国内市场,股权是中国的,市场和生产体系却是全球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出口到澳大利亚的都是零部件和机器,运回来的都是铝材,节约了能源、资源和运输,也保护了环境,经济效益非常好。获益以后再回来投资一些企业,所创造的总就业岗位比自己建整个铝厂还要多,因为铝厂是重化工业,机械化和规模化程度高,并没有太多的就业机会。这就形成一种布局:中国、澳洲、拉美分别有一个铝基地,这三个铝基地可以平衡美元、澳元和人民币之间的货币和资产关系,形成三种货币资产之间的风险对冲机制,利用它们的增长周期和价格调整不同步,培养全球性的生产、销售和资产组合体系。以经济和产业的国际化,带动人才、资本和现代服务体系的国际化。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要学习如何与外部世界搞好关系,不要给人留下仅仅是为了掠夺资源的新殖民主义印象。比如在当地建学校、医院、码头、公路,在生产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和当地的文化,这样,当地的百姓才会欢迎你,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无形资产。(摘自2009年6月15日《21世纪经济报道》周慧兰曹理达/整理)

相关链接

中铝、力拓“联姻”4个月

■ 徐虞利

● 2009年2月1日,中铝公司携美国铝业以140.5亿美元闪电参股矿业巨头力拓英国公司12%的股权。

● 2009年2月2日,力拓与中铝双双确认谈判合作事宜。

● 2009年2月12日,中铝、力拓发布公告,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 2009年2月16日,中铝和力拓的“联姻”新增变数。据外媒报道,力拓部分机构投资者向必和必拓摇起了“橄榄枝”。

● 2009年3月17日,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在澳洲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将延长审查中铝注资力拓方案时间,在原定30天基础上,再增加90天。

● 2009年3月27日,国内四家银行将向中铝提供约210亿美元贷款,用以支付对力拓投资对价和其他有关本次投资的资金需求。

● 2009年4月2日,德国政府放行中铝注资力拓,这是继澳大利亚反垄断部门批准后,该交易获得的第二个权威部门的认可。

● 2009年5月15日,中铝与力拓宣布获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对力拓拟向中铝发行可转债以及中铝对肯尼科特犹他铜业公司进行投资交易的批准。

● 2009年6月4日,矿业巨头力拓宣布股票周五暂停交易,可能将发表公告宣布废除与中国铝业的195亿美元交易。

● 2009年6月5日,中铝确认,力拓董事会已撤销对2月12日宣布的双方战略合作交易推荐,并将依据双方签署协议向中铝支付1.95亿美元分手费。(摘自2009年6月6日《现代快报》)。

猜你喜欢
中铝铁矿石钢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58亿吨
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简介
“钢铁侠”
扑面而来的“钢铁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铁矿石中全铁测定的探讨
中国铁矿石需求增长潜力有限
2013年中国预计增加铁矿石需求5000万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