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霸权与金融崛起(三)

2009-08-29 09:12陈雨露
金融博览 2009年7期
关键词:詹姆士领主教皇

陈雨露

“资本来到世间,每个毛孔

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城镇兴起依靠的是无业游民,但城镇商业利润比城堡经营土地高很多,13~14世纪大手工业者将活计分给小手工业者,15~16世纪英国买卖做大了,不再出口羊毛,换毛呢了。小打小闹是不行了,手里有销路的人开始把小手工业者集中在一起干活,伟大的导师马克思给这种方式起了个名字,叫“工场手工业”,注意是“工场”不是“工厂”,“上班族”由此出现了。现在上班族抱怨天天朝九晚五,很烦啊,如果他见了16世纪英国的上班族,保证不会再抱怨,因为那个时代的上班族除了睡觉都在上班,而且是体力劳动。

出口需要原料,也就是羊毛,卖羊毛比种地挣钱,“圈地运动”由此诞生。很多人印象中,圈地运动是一个戴着礼帽的英国人,赶一批马,马跑到哪里,这块地方就算是弃农从牧了。至于土地上的农民,下岗、进城打工。

在地里乱划的人,是封建领主,拿走土地的人是马克思所谓的先进生产力代表者:资本家,先进生产力代表者在土地上按农场的方式经营,生产羊毛。

当时英国农民分为两类,一类类似于中国的自耕农,另一类则是农奴(史称“茅屋农”),自耕农和农奴耕种一部分土地,剩余的则是一些归属于领主的荒地。在荒地上,自耕农和农奴经常会弄出一些打草场、蓄养家畜甚至开辟农田。领主圈的就是农奴耕种的土地和荒地,对自耕农的土地采用则强行卖买,失去土地的农奴等于获得了人身自由,失去了谋生方式。

农民失地,世俗权力又不准农民出去乞讨(乞讨者虽然不会被收容,但被抓住三次,就要砍头),1563年伊丽莎白女王公布《学徒法》,失地农民必须为愿意雇用他的工场主做工,而且不准农民自己解除劳动合同。

由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愤怒地指责,“资本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在某种程度上,王室并不希望工场出现在视野里,因为失去领主效忠,王室可能失去权力支撑。15世纪末期王室在打击流浪农民的同时,也公布法律不准领主圈地,认为“强迫人们改农为牧,是十分愚蠢的”,但此时的英国王权已经被议会极大地限制住了,说出来的话只能是彻头彻尾的指导性意见。

圈地运动残酷吗,领主无良吗,自由可贵吗?很多人指责领主把“茅屋农”推进了一个更悲惨的境界。确实,领主无需跟“茅屋农”谈判,在资本做主的世界,领主其实也没有选择。

假设不圈地,继续原来的生产方式,“茅屋农”带来的收入远低于资本主义农场,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更强大,此时他已经不可能再上马提枪,跟对方领主单挑,他只能看着对方以更高价格买走自己的土地,渐渐会丧失领地,成为没落贵族。

在资本做主的领域,不会有上帝的怜悯,上帝只救赎那些在竞争中成功的人。

英国的政治喜剧

历史并不总是充满正义,有时候也会有一两场喜剧。

在马丁路德慷慨激昂的《九十五条论纲》中,欧洲大陆拉开了宗教改革大幕,英国宗教改革却始于一场无聊的三角恋爱。

1527年英王亨利八世爱上了王后的使女安妮,并向教皇申请离婚,然后耐心的等待了六年。6年后,亨利的男性荷尔蒙战胜了信仰,未经教皇同意就开销了王后,并与安妮结婚。

教皇的反应是开除亨利八世教籍。

亨利八世毫不示弱,立刻宣布不列颠诸岛信奉新教,并自封教皇。

总之,是一场三角恋让英格兰脱离了天主教体系,从此教皇不能再插手英国事务,英国走上了一条与欧洲大陆不同的道路。结果比较实惠,国王当上了教皇,捎带没收了教会财产。

事情到了查理一世那里就变样了。问题的根源却在于他的前任伊丽莎白,虽然她击溃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也给王室欠下了一屁股债。到了查理一世,英国王室在阿姆斯特丹根本借不到钱了。1641年,查理一世在国内也借不到钱了,他只得求助议会讨论增税,因为增税权在议会手中。

议会的反应是通过了《大抗议书》,查理一世很生气,但后果不严重。他没有常备军,他想逮捕议员,自己却被赶出伦敦,更倒霉的是在与议会的内战中他竟然被俘虏了。

不过,议会也很倒霉。议会“模范新军”的军事统帅——克伦威尔,在内战结束时已经可以左右议会。这绝对不是什么好征兆,虽然人类冲突始终存在,但如果始终以暴力解决问题,那暴力将永无休止。

在审判查理一世的问题上,问题的严重性终于表现出来。克伦威尔授意下,实际上查理一世根本没经过合法审判程序就被判处死刑。

在信奉《大宪章》的英国议会中,又走出了一个专制制度,而且公然反叛了《大宪章》必须公开审判的原则,罪犯竟然是国王。查理一世的人头并没有换来真正的英吉利共和国,议会在克伦威尔当政时期被废除了。

克伦威尔是个猛人,但猛人也得死,强人政治在失去强人后必然变成一盘散沙。因为,强人不允许另一个强人存在,而强人死后不会有人填补他的权力真空。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他的儿子根本驾驭不了老爹手下的军队,军官组织了“安全委员会”,驱逐了克伦威尔的儿子。

就在英国走到十字路口的时候,英国数百年来积蓄的商人力量终于爆发了。他们的手段很简单,拒绝给军官贷款。当时的军队是雇佣军,你不给钱,当然士兵就会走人。高级军官走投无路,只得重开议会讨论征税问题。议会讨论的结果是国王复辟。

1660年议会公议,查理二世回国重登王位,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直接把镜头推到两代国王之后,中间当然还重复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只是没有结果。到了詹姆士二世,这个问题有了答案。

詹姆士二世信仰天主教,而且他很善于总结经验,成立了一只常备军。显然,詹姆士二世不是个善茬,推行君权专制只是时间问题。

短短几十年内英国第三次走到十字路口。

对付詹姆士二世,没有流血,史籍上一般称为“光荣革命”,其实更像一个幽默剧。

这次议会没敢再跟国王动武,他们选择了与契约一脉相承的改革途径,1688年6月30日,议会7位议员发函给荷兰联省共和国执政,也是詹姆士二世的女婿威廉,邀请他到英国当国王。

东方人觉得,这绝对是一个卖国求荣的馊主意,怎么能请外国人来当国王呢。但这也绝对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不但给英国带来了当代政治文明的先导——君主立宪,而且直接击溃了最强大的对手——荷兰联省共和国,并把大量贷款带到了英国。

威廉带着荷兰军队冲进了英国,詹姆士二世当然要反抗。

很遗憾,他祖宗亨利八世开销了自己臣民的天主教教籍,他当国王的时候臣民已经是新教教徒了,当然也包括军队,而他是天主教徒。所以,基本上他是指挥不动军队的。

在所有笔者找到的史籍中,只有可怜的一次对抗(注意不是战役),而且根本没有伤亡记载,然后英军就在总司令率领下全部投降了,詹姆士二世仓皇出逃欧洲大陆。

此后,英国议会居然煞有介事的宣布国王詹姆士二世擅离职守,自动放弃国王职责,鉴于此拥戴威廉为英国国王,顺便通过了《权力法案》。

这份看似不起眼的《权力法案》终结了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外来户威廉由实君变为虚君,从此在英格兰再没有一个单独的人可以成为最高权威。

猜你喜欢
詹姆士领主教皇
A Brief History of Rome
亲吻修女前,教皇提出警告
西欧中世纪若干问题刍议
Alita: Battle Angel 阿丽塔:战斗天使
Alita:Battle Angel
鲜血和 金属板
事件结构、信息结构与句法表征*——领主属宾句的认知语法分析
詹姆士先生的秘密
教皇演讲遭蜘蛛“骚扰”
米开朗基罗和教皇尤得乌斯二世(连载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