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中的摄影意识

2009-08-31 06:46何文亮
艺海 2009年7期
关键词:数码影像摄影记者数码相机

何文亮

新闻摄影是传播信息和知识的媒介。我们知道,新闻摄影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所以人们从新闻照片上可以获得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帮助读者了解国内外局势、新技术动向及各种各样的信息,对人们沟通情况,做出决断,发展生产和改进工作都是有好处的。新闻摄影还是一门造型艺术。通过优秀的新闻照片不但可以获得信息,而且还能得到美的享受。

在当今社会上,人们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过程,每天都看到各种新闻照片,新闻摄影已成为人类政治、文化内容的一部分。摄影自诞生之日起,就离不开照相机。没有照相机就没有摄影。对摄影记者来说,照相机就是他们的笔,他们的手,他们的眼睛,他们身体的一部分。摄影记者正是用照相机来记录世界上发生的事情,然后以比文字更直观的图片的形式向人们传播信息。而照相机自它面世以来,就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增加各种功能来满足不同门类摄影的需要。也继而派生出各种型号的照相机来满足这种需要。

而随着数码技术的迅速崛起,新闻领域也面临着摄影器材的转换, 应用数码技术在获得影像的速度和存储功能上,给新闻摄影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令传统摄影望尘莫及。使摄影人如鱼得水,如虎添翼。数码相机以他独有的优点迅速地占领了新闻摄影领域,与传统相机相比摄影记者选择数码相机具有“多、快、省、宽、便”五大理由。

“多”是指数码相机的存储量多,传统相机使用的一卷胶卷可拍摄36张影像,而一个小小的存储卡可存储成百上千的数码影像,从银盐影像到数字影像,存储介质和存储方式的变化极大提高了影像的存储量,关键时刻、紧要关头使用数码相机再也不会因换胶卷耽误时间而错过精彩的瞬间。

“快”是指数码相机获取最终影像的速度快,数码相机按动快门后即可显示所拍影像,并可依据影像质量和存储卡空间容量随时选择存储、删除或传输。传统相机拍摄后要经过胶片的冲洗、选片、相片冲洗、扫描以获得最后的影像,而数码摄影在拍摄时就能知道结果,并有更多的补救机会,更快的发稿速度。

“省" 是指使用数码相机的费用省,数码影像的获取由存储卡取代了胶片,电脑软件应用取代了药水冲印,电脑显示取代了冲洗相片,数码影像经电脑处理后直接用于排版印刷,可重复使用的数码产品替代了一次性感光材料和药水,数码摄影使摄影记者的摄影的成本降到了极限。

“宽”是指数码相机感光度范围宽,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不同,数码相机的光电传感器(CCD、SCCD、CMOS)也有自身接受光线的浮动范围,并可转换为传统胶卷的感光度值,而且它和传统相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在拍摄过程中随时更改感光度去适应不同的现场光线。

“便”是指数码相机的数码影像修改、传输方便,数码时代的数码影像通过因特网能实现更快捷的上传下载,而不受地域、时间、空间的限制,摄影记者的外地采访、异地紧急新闻图片稿件的处理更能充分体现出数码摄影的快捷方便。

新闻摄影的特性中包括时间性,明天的一摞照片也比不上今天的一张快照。这就要求新闻摄影的拍摄要快,而图片的传送更要快。网络的出现和应用,就使得图片传输速度更加快捷。比如,记者在外国拍摄到照片可以利用网络传送到国内,时间几乎是同步的。照片拍完后,将数码相机连接在电脑上,直接就可以发回来。现代网络的传送速度较快,通常是在国外发送完后,国内立马就能收到,时间几乎是同步的,这就使新闻图片的时间性大大增强,而快速就是新闻时间性的最好体现。

摄影术的迅猛发展,使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拍照片而成为摄影师,甚至“傻瓜”都可以按快门。但是不是所有的摄影者都能成为一个记者呢?回答是否定的。对于摄影记者来说,“成功的东西往往不是眼前的东西,而是眼睛后面的东西。”在我们生活的今天,技术设备越来越先进,要取得成功,就不能过分依赖设备,而要善于用脑子去拍片,这就是思考。善于思考的摄影师才能拍出好的照片。在按快门瞬间不应当有思考,因为在这之前已经经过思考,观察,判断过了。联系图片社总裁罗伯特·普雷基说 :“每个摄影记者都要带着饥渴感去寻找世界上发生的大事,预测哪些地方可能会发生重大事件。”作为摄影记者,嗅觉要敏感,做到捷足先登,至关重要。1979年伊朗宗教革命前夕,大卫·伯奈特去伊朗采访。那里发生了霍梅尼的宗教革命,大卫想方设法最先到达霍梅尼的住所,拍摄了许多别人拍不到的独家新闻照片,关于艾滋病,美国记者在80年代初就开始注意了,联系图片社1982年派阿龙·瑞宁格跟踪采访艾滋病,而国际新闻界1984年才开始注意艾滋病的报道。

摄影记者要善于在观察中记录事件,竭尽全力保持目击者的角色,通过照片把自己与不在场的读者联系起来。摄影记者要有使命感,但不要介入其中。首先是一个摄影师,但同时是一个人,必须有同情心和正义感,有社会责任感,在介入事件时要有道义的尺度,客观的评价,以更高的真理通过照片形象地表述发生了什么事件或故事。摄影记者首先应表达自己的情感,其次是视觉表现力,情感的感召力。罗伯特·雷基认为,“要用主观的方式去进行客观的报道。”他说血淋淋不是重要的,灾难本身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悲剧中人的眼睛里射出的光。如美国联系图片社记者弗兰克·富尼尔派的【奥玛依拉的痛苦】: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爆发,山上积雪融化形成泥石流滚滚而下,将附近的阿麦罗村几乎全部吞没。13岁的小姑娘奥玛依拉·桑切斯在泥水里泡了60小时,终因抢救无果而停止了呼吸。这幅照片是对悲剧人物眼睛里的光的真实写照。直接触动观看者的心里,

由此可见,照相机只是一种工具,它帮助摄影记者在拍摄过程中更快更好地获取图像,而真正的思考和创作还是要由摄影记者来完成。 正如法国摄影家亨·卡·布列松所说的:“摄影是在若干分之一秒的时间里识别出事件的重要意义,同时又识别出那事件得以适当地表达出来的精确和形态结构,”并说摄影家面对被摄体,其构思时间差不多和按动快门的时间一样短,其速度等于一个反映动作。因此虽然在先进的摄影器材的帮助下可以很好地完成前期的拍摄工作,但真正的照片效果全靠摄影记者的理性思维和逻辑判断,还有近似于艺术直觉 的瞬间敏感性,来捕捉物化具有新闻价值的瞬间形象,所以器材的先进性只能起到帮助性的作用,真正能够起到完成出色作品的还是摄影者的主观意识,即摄影意识。

(作者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杨建

猜你喜欢
数码影像摄影记者数码相机
这个“数码相机”不一般,全球最大
新闻传播中摄影记者的重要性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基于普通数码影像的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研究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数码影像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
摄影记者如何走基层
数码影像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对策
新年新气象
数码相机 手机 笔记本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