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年合唱群体的教学

2009-08-31 06:46
艺海 2009年7期
关键词:合唱团排练团员

彭 江

“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成为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目标之一。合唱作为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具有参与性强、入学门槛较低等特点,并且能够增加人们的生活乐趣,改善和调节人体身心功能,对于放松心情、振作精神、保持乐观的心态均有良好效果,深受老年人的欢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老年合唱团的数量已超过600个。

一、老年合唱群体的特征

与一般参与者不同,老年群体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听力、视力、呼吸、循环等生理机能的限制,在气息调配、音调控制、音色处理等方面都不能做到收放自如。因此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老年群体的身心特点,以区别于青少年或中年合唱团体的教学技法进行教学设计。

1、生理方面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种生理机能逐渐出现退化。老年朋友的大脑逐渐萎缩,大脑皮层神经活动过程的灵活性减弱,神经调节能力较差,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较慢。因此,老年人的记忆力、注意力以及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能力都有所减退。这些生理机能的老化,就导致了老年人歌唱时容易出现气息控制不好、支持不足、音色偏暗、声带伸张能力较弱等情况。此外,由于视力的减弱会影响到老年人读谱的速度与能力,因此指挥在选择歌谱时就应注意选择字体较大、清晰度高的乐谱。

2、心理方面

老年人由于几十年生活、工作的磨练,使他们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生活方式及心理状态。退休以后,原本忙碌而有规律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了,不少老年朋友感到不太适应悠闲的生活,往往变得做事小心、谨慎,为避免犯错而放慢速度,这是导致老年合唱团容易出现歌曲越唱越慢问题的因素之一。

二、老年合唱教学的具体思考

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老年人合唱排练、演出活动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在指导老年合唱团时,需要结合老年心理学、音乐教学法、老年精神音乐学等理论知识,对合唱训练课程进行合理且有效的教学设计。以下是笔者在老年合唱教学与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仅起着引玉之石的作用。

1、练声前的准备活动——热身运动

排练之前的准备活动可以使老年朋友在不知不觉中将身体放松,从而充分作好唱歌的准备,也有益于提高老年朋友的排练热情。热身运动的内容可以灵活安排,既可以是头部、颈部、腰部、手臂的运动也可以是摩擦手掌心,待微热时按摩脸部;还可以将左、右手的食指放在牙关节处,随着指挥的口令一开一合,体会口盖打开的感觉。

2、发声练习

(1)无音高的练习

①气息控制的练习。在合唱训练中主要采取胸腹式联合呼吸的方法,要求团员们放松肩膀,口鼻同时吸气,比日常吸气稍微深一点点,不能抬肩膀。指挥可以带领团员做吸气——保持——呼气的练习,也可以在呼气的过程中加以保持停顿后再呼气,这样的方法可以锻炼老年朋友横膈膜的能力。

②请团员找出自己所发的最低音,先按哼鸣的状态发“m”音,体会胸腔、唇、鼻微振的感觉,然后结合五个“元音”发爆破音,如:

“m-ma-m-mo-m-mi-m-me-m-mu”,

要求发不同音时口型能保持基本一致,实现较自然的过渡。指挥可提示团员可以将手放在腰部,体会腰部的弹力,气流往下往外的感觉。

(2)有音高的练习

指挥选择练声曲时应结合合唱团员的特点,不宜变换太频繁。

建议合唱团员先用哼鸣来练习,因为哼鸣比较容易获得声音的高位置和共鸣,并容易达到“慢、匀、稳”的要求。一般哼鸣练习的音域范围以一个八度为宜。除了根据合唱团成员实际情况安排专门的练声曲外,还可以将所排练歌曲中的某一难点片段抽出来进行适当地改编,代替练声曲使用。

3、歌曲排练

(1)若是排练新作品,指挥应先向团员介绍歌曲的词、曲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2)视唱歌谱。发放新的歌谱以后,可以请团员将自己演唱的声部旋律用彩色笔勾划出来,所有声部放慢一倍的速度一起视唱各自的旋律,反复视唱作品的过程中,针对技术技巧较难的片段进行讲解。

(3)分声部练习。请声部长带领各自团员分开练习,指挥可以在各声部间巡回指导,针对各声部存在的音准、节奏、换气点等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使团员进一步掌握本声部旋律,要求逐个克服技术难点,流畅地唱熟自己的声部旋律。

(4)加歌词练唱。这个步骤也可以在分声部练习时完成,也可以是初排时完成。

(5)“建房”阶段。为了使大家对作品的旋律、和声、织体以及结构有较全面而准确的印象,可以先从头到尾合一遍。在合排的过程中,可以按照较小的乐段逐一分段排练,主要目的是解决声部进行中的主次关系问题,让团员们进一步明确自己所唱声部在整个歌曲进行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动配合指挥的意图来调整自己声音的强弱。

(6)“装修”阶段。调动团员表达情感的欲望,进一步挖掘作品的深刻内涵。经过之前的排练,此时的作品如同一间尚未装修的毛坯房,需要指挥与合唱团员的精心布置。指挥可以用如同讲故事的方式来仔细讲解作品内容,尽量用通俗、形象的语言,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可视化。

(7)关于合伴奏。如果是排练带伴奏的歌曲,指挥应提前与伴奏者沟通,争取配合得默契。建议在学唱歌曲阶段尽量不用伴奏,或者伴奏者只在必要时弹奏演唱声部的旋律,帮助合唱团员保持良好的音准。

(8)实践、演练阶段。适当的演出、比赛机会是老年合唱团发展的动力。在正式演出或比赛之前最好能带队伍到演出场地熟悉一下环境,按照作品适当的音量,完整地、带感情地演唱,使合唱团员适应演出场地的声音效果,避免因为歌唱场地的变化而影响演唱的效果。演出或比赛结束以后,指挥应及时针对现场出现的问题做出思考与总结,对合唱团员以鼓励为主。

三、结论与建议

指挥既是一个合唱团的领导者,在某种程度上也充当着音乐教师的角色。因为目前我国的老年合唱团绝大多数是业余团体,由于经费、场地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往往无法同时聘请指挥、伴奏、声乐指导等多名人员,更多的时候是指挥集多种角色于一身的。因此,作为老年合唱团的指挥,不仅要在歌曲的处理方面进行充分的指导,而且还要在声乐、乐理、视唱练耳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指导,在非赶演出或比赛任务的集训时间之外,力求在日常排练的课时中,有选择性地向老年朋友传授一些音乐理论知识。在讲授理论知识时,指挥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用最生动、通俗的语言,使老年朋友真正学懂、学通。在排练过程中,指挥应加强与团员的沟通,多关心他们的身体、生活状况,给人以亲切感,尽可能地拉近彼此的距离,让他们感觉到指挥像自己的朋友。指挥在评价合唱团员的演唱时,要以鼓励、表扬为主,有策略地指出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之处,并及时指导团员纠正。

此外,建议老年合唱团体尽量保持一周最少一次的集中训练时间,可以根据各团的实际情况启动定期考核制度,对团员的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检查。生源情况好的合唱团还可以制定相关的团员选拔制度,设立一定的“门槛”,尽量招收具有一定声乐、视谱乐理基础,及乐感较好的人员。在排练形式及曲目的选择方面应尽量多样化,除排练多声部合唱外,还可以采用小合唱、重唱、表演唱等形式。

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老年人合唱活动的健康蓬勃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支持,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真正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和谐氛围。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李薇薇

猜你喜欢
合唱团排练团员
舞动未来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两个大忙人
团员想入党怎么办
难忘的合唱团
合唱团的那些事儿
毛茸茸合唱团
指挥艺术指导与学生的排练教学
一位儿童团员的抗战记忆
介绍人要不断关心新团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