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贯制高职会计专业课改的实践与思考

2009-09-01 03:09周会林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会计专业技能

周会林

以就业为导向是当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利于学校教育正确把握人才观、质量观和发展观,找准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主动适应社会、适应市场,准确把握市场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培养出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社会欢迎的人才。

南京市财经学校从2000年起开设五年一贯制会计专业至今。学生的来源均为应届初中毕业生。他们的中考分数处于中等水平,由于没有能进入普高就读,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失落感。他们的学习能力、行为习惯也存在一定问题。会计专业中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理论课程,对于五年一贯制的学生而言难度较大。从师资角度看,更需要的是操作技能强的“双师”型教师,课改主要依靠“双师”型老师的数量与水平。有部分会计教师是非会计专业毕业。专业性不强,且有知识老化的现象,年轻教师缺乏较高的教学能力,因此教师技能的提高与强化需要学校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学校会计专业的实验实习设施充足,完全能满足学生大部分专业课程的实习要求,但校外专业对口的会计实习基地则有待加强开发。

基于上述分析,要改革五年制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首当其冲,除此以外,还应该认真处理好四个问题:专业定位、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创新。

1找准专业定位

由于学生年龄、知识层次的差别,五年一贯制会计专业不可能是高校会计专业的简化版,而应具有自身的课程体系、教学特色及明确细化的专业方向。专业定位应以培养一线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职业技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为达到初级会计师水平做好知识、技能的储备,能适应会计及相关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课程设置的基本定位应该是专门性、实践性,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应以工作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

2明确专业方向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突飞猛进,与国际接轨并趋同的新会计准则的广泛运用,相应的对会计人员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作为培养人才的五年一贯制会计专业,其专业课程的设置急需进行改革,找准方向,否则会出现专业定位不准确、课程开设随意的情况,直至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由于行业的发展情况不同,专业方向的确定需要进行市场调研。所以必须要了解会计专业的人才需求量、需求层次、工作岗位的设定。确定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会计、银行会计、商品流通会计、房地产业会计等几个专业方向。

3合理设置相关课程

(1)编制课程标准。合理设置会计专业课程的前提便是制订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包括: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课程标准不同于教学大纲,它是对一门课程从产生、设计到实施的标准化规定。在课程标准编制的基础上,围绕工作任务设计学习项目(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任务)进行安排。

(2)合理开设文化课。五年一贯制高职会计专业的前两年按培养“社会人”和为专业服务的特点来设计,尊重学科但不恪守学科性。通过对每门课程的功能分析,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相应开设语文、数学、外语等文化课程,后两年可开设财经应用文、会计专业英语等带有专业方向的文化课程。

(3)精设专业课程。如果课程内容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就业岗位偏离,课程设置严重脱离会计行业需求,结果势必是学而无用,学而无趣。所以,开设的专业课程必须贴近学生实际。实用性不强、理论性强的课程少开或不开,相关的知识可以在开设的专业课中加以明确或强调。一方面可以缩短学生适应企业岗位的周期,另一方面能真正满足客观现实的要求,做到以生为本。

(4)加强专业实习。加强会计专业实习的前提是减少专业的理论教学时间。学校不能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那些深奥的理论知识传授上,而应加强会计技能的实践教学。我校专业实习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认知实习:在学生人校后即安排他们进行认知实习。为此我校建立了会计实训室,也就是建立模拟财务处(科),设置各个岗位,室内陈设完全仿真,备有单位内部自制的和来自银行、供应、运输等单位的各种原始凭证,配有办公用品如算盘、科目章、印台等,以及会计凭证、账簿、报表样本,墙壁上张贴一些业务流程图和岗位职责要求等,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二阶段是单位实习: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不仅仅是理论知识上的衔接,关键是专业基础能力方面的衔接。而其中在一定职业领域范围内的实践经验是关键。会计实习就是培养现场操作基本技能的实习。我校在第五学年就让学生全部走出去实现“4+1”教学模式,实行半工半读。通过在真实职业环境下学习,学生更能理论联系实际,获取一定的经验技术、各种职业技能及综合职业能力。

4革专业教学模式

到目前为止我校五年一贯制高职开设有金融专业和会计专业(企业方向、银行方向等)。我们一直在积极努力地尝试改革五年一贯制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依据《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提出的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课程改革总体构想,2005年9月起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专业教师的全力配合下,我校对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一财务会计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成立了实验班进行相关课改实验。2005年9月,学校成立了课题小组,进行课题“职业学校财会专业课程整合优化的研究”,在二年级中选取一个班作为课改实验班,进行一学年的课改实验。教师边上课边进行综合实验教程的编写,并以该综合实验教程作为上课使用的教材。教程将“财务会计”与“会计模拟”两门课程进行重新整合,以一个工业企业两个月的会计业务为主线,通过单项实验分别介绍企业财务部门各职能岗位的实际操作所需的知识、技能,边学理论知识,边进行实际操作,形成“理实一体化”的新教学模式。至2006年7月。财务会计综合实验教程修改、定稿完毕。同期南京市教研室及时组织了全市的会计专业教师进行相关课改教材的培训。2006年9月,该教材在南京市六所学校推广试用;2007年9月。在南京市所有中专学校会计专业推广使用;2008年9月由江苏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在南京市所有职业学校会计类专业推广使用。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最大亮点在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缩短了毕业生从校园向职场过渡的距离,使学生能仿真地进入“准会计”的角色。每个实验的基本步骤都是先提出问题,再讲解与此问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规范。最后根据给出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和登记账簿。学生在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和实际工作中会计一样,进行凭证账簿的审核、编制、登记工作,提高了学生的会计操作技能,避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通过学习,学生能正确规范地填写支票等原始凭证以及各种记账凭证、账簿并进行审核;能运用正确的更正方法进行更正;掌握结账的方法,并能根据结账结果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2)专业技能大赛训练模式。每年3-4月份为我校的技能节活动时间。期间,学校组织学生学技能、练技能、赛技能,开展一系列的会计技能竞赛活动。通过技能大赛、校园技能十佳等载体,为学生学习技能、展示技能搭建舞台,在校园里营造了浓厚的技能学习氛围。掌握过硬本领,练得一手绝活,已经成为我校学生的目标和追求。学校专业技能训练的原则是点面结合,以点促面,共同提高。我校在2008年的江苏省会计技能大赛中一举获得三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和两个三等奖的辉煌成绩。证明了学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成功。

(3)案例教学法模式。五年一贯制高职会计专业在第八学期将开设财务案例分析和审计案例分析两门专业课程,该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尤为合适。首先,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学生借助精选出来的案例主动地掌握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次,它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侧重于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未来工作技能的培养;第三,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发展并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丰富学习经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真正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素质的目的。从而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但有两点要注意:一是挑选合适的案例;二是一部分的案例可采用讨论式,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采用案例教学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拓展了教师的教学视野,丰富了教学的内涵,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以上是我校对五年一贯制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财会专业课程改革必须不断进行探索,不断完善创新,真正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会计专业技能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