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教育数学教材编写原则的思考

2009-09-01 03:09朱敏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原则智能教材

朱敏成

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进入实验操作阶段之际。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也加快了步伐。在职业教育数学教材着手编写之际,作为江苏省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编制组成员,我觉得对数学教材的编写原则有必要提出来进行讨论。尽管普通高中数学教材编写的有关讨论已有很多真知灼见,但职业教育在生源状况、数学基础、数学教育目的等方面,与普通高中有很大差别。感于此,本人将自己的思考呈献给大家,希望能对教材编写,乃至对职校的数学教学改革都有所裨益。

教材编写原则是教育思想在教材建设上的体现,它服务于一定的教育目的。为了新时期经济建设的需要,教育必须“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造就多层次的亿万人才大军,培养“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的实用性人才。基于这些要求对职业教育数学教材的编写原则进行探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中等职业教育数学教材基本上沿袭了普通高中的教材体系,缺少数学知识在职业教育意义上的知识智能价值。所谓职业教育意义上的知识智能价值,包含两层意义:一是结合介绍数学科学的发展适当讲些知识突破点上前人探求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突破点的深入认识去揣摩数学思想孕育、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二是结合知识学习,研讨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规律,从中提取一些哲理性的东西,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成能力。

如能做到以上两点。教材必能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我以为提出教材的智能价值概念至少有三点好处:

1使教材编写者有意识、有计划地把发展智能融入教材:

2使教师能有意识、更加主动地强化发展智能;

3学生读这样的书,了解智能培养要求,有利于自觉提高智能水平。

职教数学教材建设上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现代化意义,这也是我们许多校本教材、地方特色教材所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它应包括三个方面:

1删去过时的东西,把一些近代数学内容,如模糊数学、拓扑学、数学机械化证明等最新数学发展成果引进课程标准。

2“把数学教学建立在现代数学思想的基础上,并使用现代数学的方法和语言”。

3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为了兼顾知识的实用价值和智能价值,教材编写应具有科学性、探索性,即它应该大体上和数学科学现代体系相一致,要把启迪智慧、发展智能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整体性原则

所谓整体性有两个含义:1从体系上讲,教材的每个单元、每章、每本书乃至整个职教数学教材体系要有科学而简明的整体逻辑结构。这个逻辑结构是由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简称“三基”)为主线编织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一套数学教材的内容组织得好不好,首先取决于这个逻辑结构是否图像清晰、脉络分明。因此,在编写新教材的时候,首先要下工夫于课程标准的研究和论证,防止片面地“各自为政”。2从认识上讲,应遵循系统论。即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我们认为教材首先是一个整体,它可以按照“整体——局部——再整体——再局部”的层次展开,使学生先见森林后见树木,几经反复能从整体上把握理论的逻辑结构。贯彻整体性原则可行的方法是每本书都写绪论,简述学科基本思想、整体结构、研读方法,以后再逐步精雕细刻,每个单元也可以这样做,单元复习时再引导学生搞好单元逻辑结构小结。

二、探索性原则

所谓探索性就是教学生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句话,就是“教发现”、“教猜测”,在教材中为学生的探索活动做出安排。这对培养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获得知识的能力极为重要。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都已经证明。“如果学生积极参与了发展数学思想的程序,他就能了解数学”,而且探索知识奥妙本身能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这个意义上说,引导学生去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当然我们不应该片面强调“探索学习”而否定“接受学习”,把教材中的每个定理都写成“发现式问题”。但我们有选择地安排一部分是可行的、有益的。在问题的配备上就更有用武之地:1可以把更多的定理探求以探索性课题的形式提前安排在习题中;2某些定理的引申可以作为探究题让学生选做;3精选部分习题,以题组的形式提出对它的追溯和推广;4安排少量大跨度习题供学生研究。我们认为,在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中指导他们搞点力所能及的数学课题研究并写成“小论文”,是贯彻探索性原则的最高目标。

三、思想性原则

思想性原则就是把对数学思想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数学思想是数学“三基”在运用过程中起指导作用的基本思想。中学数学中最常用的有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方程和函数思想、命题转换思想、数形互化思想、集合对应思想等。这些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宝库中的精华。是掌握理论、发展智能的杠杆。但是现在大部分的教材是只讲知识不讲思想,或者虽然也讲,但很不够。学生学习这样的教材对数学的理解往往很肤浅。思想水平达不到应有的高度。因此。我们主张教材内容应包括相关的数学思想,要对重要概念、规律、方法的思想作深入的剖析,阐述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指出其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结构上去理解那些带有根本性的思想方法。这对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发钻研数学理论的兴趣、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必然带来有益的作用。

四、哲理性原则

哲理性原则就是把数学思想方法提到哲理高度。这就需要对数学理论的讲解不就事论事,就题论题,而是就题论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哲学上的概括。数学课兼有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任务,而在初中以后各年级的学生都学习哲学常识。这就使数学课上引导学生进行哲学性概括成为必要和可能。实践证明,把理论提到哲学的高度,不仅能使学生深入地理解数学方法的实质,更重要的是经过这种长期的哲学熏陶,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就是有选择地使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逐步展现。这种展现不仅指理论提高和深化,而且包括理论运用和习题配备。这样做符合数学发展规律,而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事实上,一个数学理论从孕育、产生到完备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同样,要学习和掌握这个理论。人的认识也要经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无论是从掌握知识的角度还是从发展智能的角度看。教材内容安排上坚持发展性原则都是必要的。为实现这个原则,一方面应从教材整体结构上做必要调整,同时还应进一步沟通代数、几何、三角等学科的内在联系。

六、直观性原则

直观是对抽象而言的。数学思维活动不能完全建立在抽象概念和词语基础上,它首先应该建立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这是因为数学理论虽然具有高度抽象性的特点,但是它们都是从客观对象关系中抽象、归纳、演绎出来的,是有丰富直观背景的。因此,我们必须运用直观性来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把直观与抽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可是,现在有些数学教材过分偏重形式推演方面的训练,而较少注意教会学生如何从生动的直观出发进行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这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七、自学性原则

教材主要是为学生写的。应有利于形成学生自学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目前许多教材从知识角度考虑多。从便于自学角度考虑少,有些地方写成了浓缩式,学生读不懂,由此对读数学书失去了兴趣。这种倾向现在需要改过来,要寓“学法”于教材之中,注重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八、服务性原则

职业学校的数学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普通高中的数学教材。普通高中的数学教材在其他学科中显示工具性的作用不是很突出,而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材必须贯彻为专业技术学习服务的原则。在许多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学习中,需要用到很多数学知识,因此我们不妨深入研究一下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普遍涉及的数学内容,甚至可以将一些专业知识中的数学案例放到数学教材中。这样既为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扫清了数学知识方面的障碍,又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应用性的认识。另外,在数学教材内容体系上应适当照顾专业基础课程中应用数学知识的顺序,否则,数学教材我行我素,很难为专业服务,而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就会降低,甚至对数学的工具性产生怀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2]前苏联A.A.斯托利亚尔,数学教育学,中译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英W.I.B.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中译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原则智能教材
教材精读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智能烹饪机
超智能插秧机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自由光2.4L专业版+智能包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