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戏谑

2009-09-02 01:46赵文慧李兆芹
飞天 2009年6期
关键词:路德昆德拉维克

赵文慧 李兆芹

米兰·昆德拉是20世纪重要的作家,创作了《玩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告别圆舞曲》等众多作品。他的作品继承了卡夫卡的小说精神,寻求“隐藏在‘那后边的某个地方的诗”。这种“诗”正是米兰昆德拉所探寻的“存在”的可能性。正如他所说的,“人物不是一个对真人的模仿,它是一个想象出来的人,一个实验性的自我”。

《玩笑》正如该书的书名一样,围绕小说主人公及其他人物的正是一场玩笑,或者说人生本身就是一场玩笑。路德维克因为明信片上的一句玩笑“成就”了另一个“玩笑”,即他的一生变成了一个玩笑。虽然个人的命运离不开社会,路德维克的悲剧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悲剧的缩影,但昆德拉并不是因此而转向对社会、历史范畴的探索,“历史环境在这里并非一个各种人类处境在它面前展开的背景,而是本身就构成一个人类处境,一个扩大化的存在处境”。

“存在”贯穿于昆德拉的全部小说之中。作为昆德拉发表的第一篇小说,《玩笑》的内在关联性无疑不可能被人忽视,也正是这一内在关联性,“存在”这一主题在这里也被召唤进入“虚无”的深层结构中。

小说的主要人物包括:路德维克、雅洛斯拉夫、埃莱娜、考斯卡和露茜。每个人物都与另几个(至少两个)有着几何式的关联(路德维克与全书的主要人物都发生联系),但任何一个人对除自己之外的人的认识程度和感知水平都相差悬殊。昆德拉在《玩笑》中无疑是戏谑地向我们昭示了个体存在的隔离感和悲剧性的孤独。

在考斯卡眼里露茜是一个受尽男性(也包括路德维克)蹂躏,内心脆弱以至于几近崩溃的姑娘,然而最后正是这个有着不堪回忆的惨痛经历的姑娘却无条件地爱上考斯卡。而在路德维克的心里,露茜是他始终爱着并怀念着的姑娘,在重遇考斯卡以前,路德维克一直相信露茜始终爱着自己。然而无论是考斯卡还是路德维克对于露茜的了解都是局部的,他们所认识的露茜只停留在他们的自我意识里。露茜爱过路德维克,但是在被路德维克伤害之后,在向考斯卡的描述里,露茜删除了她与路得维克之间的爱情部分,使路得维克成为她口中妄图玷污其贞洁的大兵。多年来,路德维克一直在深情地怀念露茜,但在考斯卡向路德维克讲述完露茜的遭遇时,这些年来路德维克对露茜的爱在旁观人的审视下失去了它全部的意义。

在埃莱娜眼里,路德维克是一个性格沉稳、幽默风趣的男人,并毫无保留地爱上了他,甚至向她丈夫坦诚她对路德维克的爱。但路德维克对于埃莱娜却只是为了报复雅洛斯拉夫——那个大学时代因为一句玩笑话而断送了路德维克一生前途的极端“激进”的阶级的代表。然而当他得知他怨恨了一生的人早已遗忘了自己对路德维克所做的一切,并抛弃了多年前的立场,成为学生眼里正直清高的老师时,支撑路德维克度过多年艰辛生活的恨突然也变得毫无意义。路德维克在短短两天之内从那个支撑了他十几年的爱与恨的精神木塔上掉了下来,他所难以释怀的爱,他所谓背负的无法卸下的恨在经过了旁观者的评价与审视后,都随着荒谬的解读,成为轻盈的灰烟,没有任何存在的真实感。

真实的存在在这里被小说所有的人物以自我误读而遮掩了,存在的被遗忘在这里以绝望的姿态倾诉自己的孤独与无奈。在看似正常的世界里,任何人都在被荒谬的现实所左右,而他们所珍视和重视,并以之为目标的东西却被荒诞地赋予无意义的价值。

《玩笑》正是在轻与重的失衡状态下,展示了昆德拉对“存在”的一种可能性的审视。在不可承受的重压的背后却是现实状态下令人啼笑皆非的轻微。这正是米兰·昆德拉终极悖论的一种显示。

在《玩笑》中,雅罗斯拉夫的人生经历似乎与路德维克截然不同,他没有遭遇路德维克所经历的苦难,作为路德维克的儿时玩伴而出现在小说之中。但是,他却是米兰·昆德拉塑造的另一种存在形态。在描写雅罗斯拉夫的时候,作者没有将无数的误解赋予在他的周围,而是让他成为了即将衰败的民族文化的代表。他所看重并为之付出了毕生心血的艺术,被新一代的青年厌弃,而无论昔日多少的辉煌都无异于媚俗状态下的残喘,历史毫不留情地将其甩入逝去的尘埃中。轻与重在这里再一次进行着博弈,在被遗忘的遗产里,将雅罗斯拉夫吞噬而亡。

存在的诸种状态在《玩笑》里被戏谑地暴露在读者之前,面对一幕幕独立哑剧,在我们幽然地付之一笑之后,体会的却是令人窒息的无奈。《玩笑》并不是米兰·昆德拉向世界开的一个玩笑,而是种种的存在状态之中,对于存在的终极探讨。

猜你喜欢
路德昆德拉维克
我体内的DNA好好的,怎么就需要修复了
《一种作家人生》:米兰·昆德拉生命中的重与轻
在威登堡邂逅马丁·路德
王朝教父
你很快就会长高
午夜来电
心如折纸
自杀代理
请叫他“法国作家”昆德拉
Dr.Martin Luther King Day马丁·路德·金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