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考

2009-09-04 03:58范国容
群文天地 2009年8期
关键词:乡镇农民群众

中国75%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乡镇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内在要求,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文化强县建设进程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虽然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特别是一些偏远或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乡镇党委政府对群众文化重视不够,农民的意识也与时代的进步有很大的差距,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不相适应,也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笔者从事农村基层文化工作多年,现就如何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让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其重要作用,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农村文化的现状

(一)农村文化落后

近三十年来,农村的群众文化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地都在积极组织文化下乡活动,为农民放电影、演节目等,但数量十分有限,很难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与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相适应。由于文化生活的贫乏,使封建迷信、赌博等趁虚而入,污染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再加之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来自现代文化和城镇文化的理念极力要用都市文化来取代农村文化,各种低俗和消极文化侵蚀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大量民歌无法得到传承,传统节目也在渐渐消亡,农村文化处于边缘化的境地。更重要的是,由于农村文化的落后,扭曲了农民的价值观念,个人素质没有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升华,一些农民因一点小事争吵不休的事时有发生,仍然停留在小农意识的思想观念之中。

(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许多乡镇宣传文化中心的工作处于瘫痪状态,只是徒有虚名。近两年虽然上级很重视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特别是中央财政拿出了大量的资金来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但是分配到各乡镇也就只有一二十万元了,这些万元资金既要征地,又要修建是不现实的,就需要乡镇自己筹集一部分。可是很多的乡镇由于前几年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欠款太多,自筹的部分也就成为了纸上谈兵。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大搞短期行为,要么就是用上级拔的资金搞一个临时场地应付应付,要么就是用学校原有的设备稍作装修,最终使农民的文化活动场地没有得到彻底落实。

(三)宣传力度不够

一些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对文化的认识不够,也是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因。农村中大部分人认为搞文化活动就是锻炼身体,他们在劳动时已经得到了锻炼,没有必要参加。甚至还有一些群众,当文化专干去动员他们开展文化活动,还要求给发工资,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性。

(四)文化队伍不稳定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现有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基层文化单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文化专干几乎都兼有多项乡镇其他工作,从事文化工作的时间不到总工作量的五分之一。乡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业务经费和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虽然每年在乡镇预算报告里都有文体活动经费,但没有真正用于文化活动开支。文化干部大多数个人素质都很好,也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但由于文化工作属于社会公益性质,开展活动就要用钱,大部分文化干部是要钱做事,或者自己垫付资金开展活动,有的甚至做了事,到年终也报不了账。大家都认为文化部门是穷单位,这样一来,文化干部的社会地位普遍低下,致使文化队伍不稳定,一些乡镇的文化专干流动性大,甚至空缺。

二、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

文化专干、分管文化的领导要根据当地群众的习惯和爱好以及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地区条件等作正面的引导,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广播电视会,宣传参加文化体育活动对农民自身和社会有些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如何去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有哪些项目适合什么样的人群、什么样的地理环境适合开展哪些活动、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等等。根据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地引导群众,让广大群众自觉地参与到文化体育活动的队伍中来,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使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个人修养得到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二)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全面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街道为依托,以行政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乡镇、街道、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各级财政都要统筹规划,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财政资金投入的比例,确保乡镇、街道、村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和重大群众文化活动等农村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采取奖励、补助、贴息等方式,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兴办农村文化事业。以“长期规划、逐步实施”的方式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坚决杜绝短期行为和应付了事。要把全民健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村书屋、农家书屋等国家扶持的工程与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结合起来,集中地点,专人管理,逐步实现各乡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的有效运转,彻底改变虚有其名现象。

(三)努力建立农村电影发行放映新体系

电影公司要积极推进“2131”工程和爱教电影放映。加强电影技术设备的更新改造,大力培育、发展农村个体放映队,鼓励农村电影跨地区发行放映和组建农村电影公司,促进农村电影发行放映的规模化发展。加强主旋律影片、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科教影片的放映,多层次开发农村电影市场,努力建立公共服务和市场运作相协调的农村电影发行放映新体系。

(四)继续组织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坚持“行政推动、市场驱动、务求实效”的原则,探索建立“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逐步把临时性、分散性、情感性的援助帮扶,变为有组织、有制度、有保障的运转体系。充分发挥流动文化车、文化小分队的作用,使“三下乡”活动小型化、经常化,努力做到灵活多样、行之有效。对重要项目和产品采取财政补贴、以政府采购的方式,直接送到农村。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

把经常化、小型化、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与定期举办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支持演艺团体面向农村、面向农民,走乡进村为农民群众表演节目。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弘扬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倡导农民读书用书、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准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六)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稳定的农村文化骨干队伍。制定农村文化队伍培训计划,加强农村文化队伍的素质教育培训、电脑知识培训、科技知识培训和家庭婚姻知识的培训,提高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并逐步扩大培训范围,使农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巩固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让更多的人都来参与文化体育活动和文化宣传活动,使一些农民从我看别人表演变为别人看我表演,通过自娱自乐、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更有意识地发动和培养当地群众成为文化队伍的主力军。

(七)规范农村文化市场

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执法力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取缔无证经营。重点加强对网吧等方面的管理,坚决打击色情、封建迷信等违法活动,确保农村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到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民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综合工程。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新农村建设以文化作先锋,是确保推进现代农业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的关键。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三农”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文化进步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范国容(1969.10—)女,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射洪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

猜你喜欢
乡镇农民群众
耕牛和农民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乡镇卫生院应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今年起3年内新增财力全部留给乡镇
农民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