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诗坛说黄冈

2009-09-09 09:40涂普生
东坡赤壁诗词 2009年4期
关键词:诗坛黄冈赤壁

涂普生

自《东坡赤壁诗词》出版发行一百期纪念活动举行之后,黄冈似乎涌起了一股中华诗词热潮。过去,一些朋友,特别是一些青年朋友与我们谈起“中华诗词”与黄冈这个话题时,脸上难免露出些许无奈。有的说,说起黄冈的革命斗争史还知道些,但说起黄冈与中华诗词这个话题则知之不多。有的说得雅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于是,我们觉得有必要写一篇“回望诗坛说黄冈”的文章。

中国是文明古国,文明大国。中国又是文明诗国,诗词大国。

早在公元前六世纪,我国就有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作品总集——《诗经》问世;公元前三世纪到四世纪,楚目的爱国诗人屈原创造了“楚辞体”,又称“骚体”诗歌;时轮进入汉代,正式诞生了五言诗,同时也出现了少数七言诗;到魏晋南北朝,七言诗正式形成,并且有诗人开始探讨作诗的格律,确立汉字的四声;公元七世纪初期,即唐代初年,诗的格律正式形成而且出现了格律诗。词是诗的另一种形式。开始,词大多出自民间艺人,经过晚唐到五代,才出现了不少文人词人。进入宋代,词这种文学样式极为兴旺发达,产生了不少词人和作品。所以,我国文坛上有“唐诗宋词”之说。

在诗词兴起、发展的历史坐标系中,我们黄冈是处在极为醒目的坐标点上。可以而且应该这么说,黄冈是中国这个文明诗国中诗词圣地之一。用比较简练的文字来表述:

一是六千年前诗为用。六千年中国各地诗词创作状况如何?我们无从可考。但有两点可以肯定:一是劳动创造了诗歌。“吭唷,吭唷……”是我国人类进化中,伴随进化而创作出的最早的诗歌,这是文坛和诗坛有定论的。再一个是人们在劳动中创造了祈福祭祀活动。在祭祀活动中是要念祝辞、唱诗唱歌的,以求神灵赐福、赐丰、赐太平。那么,为什么说黄冈六千年前诗为用呢?根据何在?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劳动创造了诗歌,这个自不必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京九铁路动工兴建。在黄梅县焦墩发掘出了六千年前的卵石摆塑龙。这条卵石摆塑龙的出现,说明早在六千年前,长江流域就诞生了人类文明;祭祀文化活动在长江流域出现了、兴起了;祭祀文化活动内涵比较丰富、比较地不太肤浅。搞清了这些史实,我们说黄冈“六千年前诗为用”这句话,就站得住脚了。

二是战国时期楚韵承。我们黄冈地处吴楚交汇处。有学者考证认为,黄州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春秋战国属楚国。楚国屈原创造了诗句长短不齐,且加上语助词“兮”或“些”的“楚辞体”,又称“骚体”诗,很快流传起来。对当时的民间、民俗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在黄冈,“骚体”诗不仅流传很广很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与吴文化相融合。一些地方在端阳节划龙船、抛粽子以祭屈原,也有唱诗活动。大家一边划龙船一边唱楚辞体诗歌,寄托对屈原的崇敬之情。至此,诗歌在原来四言诗“风”、“雅”、“颂”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创新和发展。这种创新和发展,就是在承继楚韵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

三是唐朝时期开诗流。回望诗坛,说到黄冈在诗坛上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必须要说到杜牧。杜牧,字牧之,公元803年-852年人。唐文宗太和二年进士。在朝廷做官时,因与某些个重量级的权臣有矛盾,而被排挤,由朝廷外放到黄州任黄州刺史。杜牧诗才横溢,尤喜咏史,他是诗坛上咏史诗人的卓越代表。在黄州,杜牧有一天到赤壁附近的长江边沙滩上散步,捡到了一支折断了的戟。拿到家里后,经过磨洗辨认,凭其兵甲之识,认为是三国赤壁之战的遗物。然后写了题为《赤壁》的绝句: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的这首诗一经问世,在黄冈乃至黄冈周围的一些地方,许多文人雅士来到黄州赤壁,凭吊赤壁大战古战场,并且写了很多的诗歌,怀古、抒怀、励志。亩杜牧《赤壁》诗后,以凭吊古战场为对象和内容的诗歌创作活动,形成了彼时诗坛上一股颇具影响的诗流。有道是,文以人传,地以文传。这股诗流,使得黄州赤壁,乃至整个黄州,在诗坛上享有盛誉。

四是北宋时期树丰碑。行文至此,人们都比较熟悉了。历史车轮进入北宋时期,由于“乌台诗案”之缘由,我国宋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被贬谪黄州,任团练副史(不准签署公事)。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四年多时间,写下了大量的诗、文、词、赋。苏东坡秉承杜牧遗风,凭吊、缅怀赤壁大战古战场,联想到自身遭际,创作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双娇·大江东去》词,世称二赋一词。苏东坡的二赋对汉赋进行了改造,形成了苏赋独有风格。一词呢,豪放旷达,奔放不羁,被誉为苏辛豪放派词作之先宗,成千古绝唱。苏东坡的二赋一词,使得苏东坡一举登上文坛极峰,特别在诗坛上树立了一座令人仰视的丰碑,从而也使黄冈在诗坛上处在被仰视的地位。这座树立于黄州赤壁上的丰碑,经元朝、明朝、清朝、民国,历久弥著,至今犹然。以致清代黄州知府郭朝祚将黄州赤壁,改名为东坡赤壁;以致至今不少人一提起黄州赤壁,便称“文赤壁”,或称“文武赤壁”。

五是东坡赤壁韵味长。黄冈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以老区、苏区著称。为新中国的诞生,黄冈儿女献出了44万多宝贵的生命,同时也在革命斗争烈火中,锻造出二百多位元帅和将军、两任共和国的主席,六位国家副总理。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黄冈又以革命诗歌,引领了红军,引领了民众,引领了当时的诗坛。当时的“小小黄安,真不简单。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四言诗,还有《妇女放脚歌》、《送郎当红军》、《妇女解放歌》等,既是歌,又是诗,又是革命檄文。应该说,这也是中国这一文明诗国诗坛上颇具光彩的一页。即便如此,不少文人雅客,革命志士,社会名流,仍以黄州赤壁为寄托之地,写诗填词,以怀古抒情,感事励志。

应该说,自唐宋以来,以凭吊赤壁大战古战场,凭吊古战场上的人和事为主要内容的黄州赤壁诗词流派,一直富有生机地活跃在中国诗坛之上。而自北宋文学大家、诗人苏东坡在黄州赤壁登上文坛峰巅之后,黄州赤壁诗词流派这面旗帜,就一直飘扬在中国诗坛之上,放射出熠熠辉光。

黄冈在中国诗坛上的崇高地位,是历史的积淀,是文化的积淀,也是黄州独有的地域情势所形成的。静而思之,我们不难发现:

第一,自古以来,黄州基本上是一直处于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中心位置上。有学者考证表明,黄州这块地方,古时属周诸侯小国黄国。后黄国都城由河南新县、光山一带迁到黄州附近;春秋时楚成王东扩,黄州这块地方成为楚国东部的重要城邑;楚灭邾国,在黄州这块地方上建邾城,而邾城在战国后期为长江中下游驰名全国的大城邑;楚顷襄王二十一年,楚国首都郢城被攻陷,楚郢都东迁,楚国政治中心东移,楚国许多权势贵族居住在黄州这块地方;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郡,黄州这块地方成为郡城;汉朝黄州这块地方仍为郡城,西汉时为分封国之都城;晋永嘉之乱后,西阳郡郡治由河南

光山迁至黄州附近,并且由侨置郡变为实郡;北周大象年间,始名黄州,而后改名为“齐安”、“永安”,一直为州郡。唐朝以来,复名为黄州,一直为地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交通、教育之中心。诗词是政治、经济、文化、人情心态的折射,是与政治、经济、文化、人情心态紧密相联系的。中华诗词在黄州,乃至黄冈卓然兴起,是情理中的事。

第二,自古以来,迁客骚人、名家巨匠多会于此。有资料可考,历代多有名入与黄州,与黄州赤壁结下了不解之缘。或访游,或供职,或谪居,或过往,不少名家巨匠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李白、杜牧、王禹偁、王安石、苏轼、苏辙、张文潜、陆游等等,都为黄州赤壁写下了名诗名词,有的诗词可以说是辉映山河,具有极大的引领性和影响力。杜牧之《赤壁》开创三国赤壁诗流;苏东坡《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大江东去》词,隆起文坛峰巅,进一步使黄州三国赤壁诗流发育、成熟,成为享誉中国诗坛的文武赤壁诗词流派,其引领性和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了。如果说,杜牧开创了黄州赤壁诗流,那么可以说,苏东坡奠定了黄冈在中国诗坛上的圣地之一的地位。

第三,黄冈发生的影响深远的历史典型事件,以及事件中承担重要角色,且为世人景仰的历史人物,为诗词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文学元素,也是成就黄冈在中国诗坛上的重要地位的重要原因。古时,于汉末三国初年发生的赤壁之战,这是中国战争史上以联胜强、以弱胜强的范例。这一仗打得很惨烈,也很仁慈。其结果是形成了三国鼎足之势,直到晋朝建立。尤其是赤壁之战几个重要角色,如周瑜、诸葛亮、关羽、张飞、黄盖,有的成为了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有的成为了仁义的偶像;有的成为了勇猛的英雄,为世人所仰慕、所传颂、所学习、所膜拜。不仅成为了口头文学的传颂人物,而且成为了古典文学巨著的人物原型。自然而然,也成为了自此而后的历代诗人吟咏的人物和事件。在中国大革命时期,黄冈之域内,爆发了黄麻起义,建立了多支工农红军,使得黄冈成为新中国诞生的助产婆,成为功勋之地。在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中,许多人和事可歌可泣,可传可颂,可敬可仰。伴随这样的重大历史事件,产生了红色诗歌创作热潮,进一步丰富了赤壁诗词流派,并且在中国诗坛土产生重大影响,也是不难理解的。

第四,黄冈具有一定的地域、交通优势,也为成就黄冈在中国诗坛上的重要地位添了砖加了瓦。黄冈地处吴楚衔接之地、中国中东部交汇之处,既接吴风,又承楚韵。吴域诗词文化以柔美、文雅著称,楚地文化则以刚烈、奔放而为其特色。黄冈诗词文化则兼收并蓄,吸纳吴风楚韵,形成吴楚风韵融合之特色。这种风韵特色适合来自不同地域的文人墨客的吟咏口味。而他们的作品也容易在黄冈流传。再加上,黄冈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水陆交通交汇之所,南北东西来往枢纽。特别是北宋承平一百多年,黄州建起了名为“夏澳”的码头,商贾云集,名家往来,商贸比较发达。自然,来黄州、黄冈访游者比较多了。再加上黄州有黄州赤壁这么个景点,有杜牧、苏东坡等名诗、名词、名赋的吸引,吟咏黄州、黄州赤壁的诗词自然也就多了。从而也使黄州赤壁诗流逐步壮大起来,并且产生愈来愈大、愈来愈深远的影响力。

第五,厚实的民间、民俗文化,广为诗人所吸纳,成为黄冈雄踞中国诗坛的文化基础。黄冈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黄冈的以宗教、民情、风俗、礼仪、交际、爱情为主要内容的民间说唱文化,十分活跃。山区有山歌,湖区有渔歌,田畈有秧歌,放牛郎有放牛歌,绣花女有绣花歌,嫁女儿有哭嫁歌,闹新房有撒帐歌。四时八节看乡戏,月夜树下听鼓书。活跃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需要创作;反过来,又为再创作提供了素材,催生新的文艺作品。像发生在黄冈黄州赤壁的三国赤壁鏖兵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在《三国志》上并无详细记载,而是首先进入民间艺人心中,由民间艺人口头传颂。若干年后。才被文人所搜集、所整理、所重新创作为故事、为小说、为诗词歌赋作品。宋朝时,黄州流传有赤壁出现金鸡的故事。说的是赤壁有金鸡出没,如有人抓到它,抱回家去就成了与鸡一般大小的黄金。有个财主贪心,一天雇请好些人,围捉赤壁金鸡,果然捉到一只。这只金鸡啄了财主的腿一口。金鸡抱到财主家,顿时变成了如鸡一般大小的黄金。同时呢,财主的腿开始溃烂,到处求治。金鸡变卖的钱用完了,财主的腿上溃烂之病也好了。苏东坡听到这个民间故事后,进行提炼,并把提炼到的思想观点用进《赤壁赋》里,于是,《赤壁赋》里就有了“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一名句,成为千古警策之言。厚实的民间民俗文化,对于诗词创作的兴盛,其作用之大,便可窥斑见豹了。

诗为心声,诗为时声,诗为世声。盛世之下,诗兴文盛。

中华诗词曾一度作为四旧遭受打压。如今盛世之下复又得以兴盛,这是人所共睹的事实。

回望的目光转向二十五年前的黄州东坡赤壁。几位爱好中华诗词的人士,聚首东坡赤壁。他们想通过纪念苏东坡《赤壁赋》、《后赤壁赋》创作九百年。配合彼时筹备召开的全国苏轼研究会黄州年会,再重振赤壁诗词雄风而发起了“二赋悠悠九百年”的近体诗唱和活动。活动倡议一发出,为许多人士所响应。唱和诗没有正式园地可刊载,他们便油印刊出。于是,一些人对着油印诗集,提出建议:申报刊号,办一个正式诗词刊物,以诗刊为依托,高举吟旗,再创新篇。通过写报告,找领导,拼班底,大获成功。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时任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处长的陈放同志,他帮忙做了大量的工作,批得了珍贵的刊号。也要特别感谢时任全国书法学会会长的舒同先生,他为《东坡赤壁诗词》题写了刊名。所以,在纪念《东坡赤壁诗词》出版发行一百期时,就有了这么几句诗:“当年赤壁聚诗贤,唱和相酬数百篇。诉意为群申报号,差余说项得批签”。有志气有实力的黄冈儿女,终于将黄州赤壁吟旗高高举起,并且将许多的期冀变成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今天的东坡赤壁诗词大旗的举旗人,当是王静平、雷于怀、吴洪激等资深博识的诗坛名家名流了。他们决意要以纪念《东坡赤壁诗词》出版发行一百期为新的起点,谱写东坡赤壁诗词新篇章,打造富有特色的东坡赤壁诗词流派。

想法正在付诸实践。

人们欣喜地看到,东坡赤壁诗社近四千名社员率先学中华诗词,用中华诗词,创作中华诗词。诗社已成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良好的平台,成为了应对老龄化的良好平台,引领中、青年人学习、领悟、创作中华诗词的良好平台。同时,又成为了黄冈对外进行文化交流的良好平台。

人们欣喜地看到,中华诗词进校园工作不仅起步,而且有了一定的收获。黄冈已有一县成为了全国诗词之乡、二校成为了全国诗教工作先进单位。黄冈市教育局和市诗词学会通力协作,正在由点到面地抓中华诗词进校园工作,使得中华诗词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与此同时,市诗词学会正在培训中华诗词创作骨干,帮助、引导他们学习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繁荣中华诗词创作。

人们欣喜地看到,各级党政领导同志不仅重视中华诗词的相关工作,而且带头读诗词,用诗词。不少领导同志带头结合工作实际,创作诗词,在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发挥引领作用。

人们欣喜地看到,《赤壁东坡诗词》正在进行改革创新,正在为打造品牌,殚精竭虑。《东坡赤壁诗词》在坚持其基本面的同时,也刊登新韵诗词、自由体诗歌,尽量使其在体例上焕发现代气息。不仅如此,还开辟了一些适应青年读者群口味的栏目,为刊物走进青少年读者群提供“推进器”。《东坡赤壁诗词》还进一步加强了诗词精品及诗才推介工作,加强了东坡赤壁诗词流派特色探索与研究,业内人士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些改革和创新,都是打造《东坡赤壁诗词》品牌的行之有效的举措。

人们欣喜地看到,诗词特有的敏锐触角,已进一步深入到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主战场。在继承传统的东坡赤壁诗词流派特色的同时,进一步立足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主战场,感主战场之事,歌主战场之人,坚持“二为方向”和“三贴近”原则,创作更多更好的诗词作品,培养更多更好的出众诗才。人才出众,精品传世,已成为东坡赤壁诗社和市诗词学会的重要着眼点和着力点了。

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瑰宝。如今,诗词又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人的心灵情感的写照。作为黄冈儿女,为弘扬中华诗词文化。应当有一种使命感和义务感。这是地域的赋予,也是时代的赋予,更是历史的赋予。

猜你喜欢
诗坛黄冈赤壁
刘良玉
睡仙亭
祝贺彭城女子诗社成立(新韵)
“黄冈密卷”:教辅材料“造神”的不良示范
《黄冈密卷》究竟从何而来
老来学艺
能文能武,必须骄傲 好斗的黄冈人
国际诗坛
黄冈电信中兴固网软交换SS设备1:0容灾机制的浅析
你是电影《赤壁》中的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