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电视剧:新契机 新气象

2009-09-15 09:08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9期
关键词:高地英雄历史

赵 舒

比起以往,今年的红色电视剧道德说教味淡了,类型化、脸谱化少了,对观众口味和市场需求的迎合多了。目前已经播出的《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我的兄弟叫顺溜》以及《高地》等都显示出新的风貌和精神特质,并且吸引无数观众的眼球。

《人间正道是沧桑》:家族叙事中的民族梦

江苏广电总台斥资5000万元创作的《人间正道是沧桑》是2009年红色电视剧的代表作之一。该剧从6月2日起在央视八套《黄金剧场》首播,头三集即创下收视新高。根据索福瑞公司发布的全国23个重点城市收视数据,《人间正道是沧桑》首日三集联播的平均收视率为1.85%,且收视率逐集攀升,第三集的收视率已升至2.05%,呈现出高开高走的收视态势,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誉为“今年最大气、视野最开阔的电视剧”。

难能可贵的是,全剧并没有出现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但却能够把人们熟知的中山舰事件、武昌起义、重庆谈判、皖南事变与辽沈战役等重要历史事件有条不紊地演绎了一遍。“对于革命历史题材的挖掘和开拓来说,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创新。”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杨胜群说:“过去我们把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一般革命历史题材严格区分开来,而这个电视剧找到了两者的结合点,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值得我们总结。”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的副组长李准也认为,这部电视剧通过大胆的艺术概括,杂取种种人的经历、品格和文化身份的典型化方法塑造了别具一格的人物形象,从而开拓了革命历史题材剧作的历史内涵,提升了其精神文化品味。

《人间正道是沧桑》演员阵容十分强大,除了主演孙红雷、黄志忠、孙淳的精彩表现外,导演张黎还格外肯定了郑玉、张志坚与黄若萌等配角们的功力。剧中范希亮的扮演者黄若萌不仅在外表上形似,角色的塑造更是达到了神似的效果。除了人物塑造上尽量保持真实度外,此剧情感戏也在还原历史上下足了功夫。对此,张黎也有经验之谈:“情感戏要有两种标准,一个是为专业观众考虑,要表现出在不脱离大的历史背景下对情感的理解。但是,我们还要考虑普通观众,他们更希望看戏,希望有起承转合,而这部分人占了绝大部分。”这些话,从侧面透露出了《人间正道是沧桑》赢得收视与口碑双成功的重要原因。

《潜伏》: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谍战大戏

从《暗算》《敌营十八年》《夜幕下的哈尔滨》到《誓言永恒》,近年的我国荧屏上可谓“谍影重重”。谍战题材电视剧虽然不像现实题材戏那样吸引大多数观众的目光,却能够培养一批牢靠的观众群和忠实的谍战迷。而《潜伏》无疑是今年谍战戏中的扛鼎之作。2009年6月新浪官方网站推出的“电视剧大众传播全效评估体系”得出《潜伏》在5月份网络影响力指数中高居榜首,达到87分的好成绩。相对于“收视率”指标,大众传播全效评价是一种全新的媒介分析参考体系,包含知名度、被关注度和收视度三大指标,足见《潜伏》在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的非凡影响力。

其实,这部谍战戏改编自龙一同名小说《潜伏》,原作仅有1万多字,被抻成30集的长篇电视连续剧,居然让观众丝毫不觉得有拖沓之感。很多观众表示,该剧情节丝丝入扣,人物刻画细腻饱满,是一部无法快进的片子,必须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不忍错过任何一个镜头和细节。《潜伏》让历史成为讲述过程,在具体的叙事中,普通个人的独特经历与生存环境层层铺开,这样就将历史夹缝中的事件和人物鲜活地带到今天观众的视野中。

龙一认为应该把多年来被大家所忽略的东西重新拿出来考量,比如余则成和翠平这对假夫妻的实际关系:“试想,中国的革命历史上出现过那么多的假夫妻,难道个个志同道合,亲密无间?相爱的人一起生活尚且吵闹不休,更何况是被组织上硬捏在一起的两个陌生人?”于是《潜伏》不仅表现了合于情理又特殊的人物关系,还尽可能站在现代立场,使人物的刻画充满人性化。导演姜伟谈到剧中人物塑造时说:“余则成有多么忠诚,李涯就有多么忠诚;余则成有多么执著,李涯就有多么执著;余则成有多么坚强,李涯就有多么坚强。李涯流泪是因为他孤独、委屈,逢人都会有这种感受,不是说一个坏人就无恶不作,不会的。”

尽管如此,《潜伏》却并没有陷入“片面追求收视率和娱乐性,在主要人物身上编织过多情感纠葛,强化爱情戏;在人物造型上增加浪漫情调,在英雄人物身上挖掘多重性格,在反面人物的塑造上追求所谓的人性化和性格化”的泥潭。它在把创作的焦点对准人物的精神世界、性格特征的同时,把握好了度的原则,在革命者伟大的人格与共产主义信仰等价值观的传递上它是清晰明确的。正如红色电视剧本身的特质那样,它是社会信仰的精神旗帜,在追求高端的审美标准的同时具有崇高感和人情性。

《我的兄弟叫顺溜》:独辟蹊径的英雄史诗

《我的兄弟叫顺溜》一面世就赢得了高收视率,第一天收视率就达到5.41%,并且始终保持着高收视,在最后一集甚至达到了12.11%,完美落幕。

这是军旅剧中一部别具一格的另类小品,讲述了新四军战士“神枪手”顺溜在抗战时期的军旅生涯。全剧的讲述者是战争时代的司令员陈大雷,借着他的眼睛,观众看到一个普通的小兵怎样在血雨腥风的战火中一步步成长为功勋卓著的战士。

对于这个战功赫赫的英雄人物,创作者并未按着惯常路数把顺溜提升到一般影视剧设置的英雄高度;而是从一个普通的士兵入手,把他塑造为“小错不断”并且充满孩子气的小兵。也就是说,顺溜是一个传奇性与草根性相结合的人物,他的平凡与特立独行给形象塑造带来特殊的性格魅力。

谈到历史英雄的真实还原,导演花箐说:“军旅题材的影视剧已经为我们树立了很多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形象,但是那段历史是千千万万个默默无闻的战士共同铸就的。要营造真实的战场氛围,追求真实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还原故事,还原人物,还原情绪!我对摄影说,你们就把自己当作战地记者,要做的就是把战场上看到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顺溜是被放大的亿万英雄缩影!”总制片人张申燕女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顺溜就像群体合影中一个被放大了的影子,通过这个影子,让观众看到还有无数“顺溜”,他们可能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但是却给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留下了功不可没的战绩,甚至不惜付出了青春、热血和生命,这是更值得人们颂扬和纪念的。

记者注意到,不断有忠实观众乐此不疲地给此剧写后续,对于结尾的争论也是此起彼伏。正是由于它的英雄叙事突破了概念化的藩篱,反而获得了广阔、自由的表现空间,并拥有了与当下观众沟通交流的态度。而陈大雷的个人视角更是使历史与当下的距离得以消解,这部另类的英雄史诗因此而转换为每个意犹未尽的观众自己心目中独一无二的精神传记。

《高地》:走出所谓的“生活化”

“这个人物很真实,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欣赏习惯被所谓的‘生活化套死了。”电视剧《高地》中兰泽光的扮演者侯勇面对观众对他表演太过火的质疑时这样应答。《高地》从开播以来,保持着剧中人物吵个没完没了、观众对其“争斗”评议质疑不断的热闹劲头,也就是这种劲头无心插柳地推升着《高地》超过5%的高收视率。“每集都有冲突,兰泽光和王铁山一直竞争着往前走,这也是军人的本色。”制片人唐静表示,人生的每个阶段他们都有一个自己的高地,每个阶段都要攻破这个高地。

《高地》延续了战争加爱情,“枪炮加玫瑰”的路子,以展现两个军人家庭几十年的情感命运纠葛为主线,塑造出性格独特的军人形象。观众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兰泽光这个人物身上。剧中兰泽光为了追求女战士而参军,并在战场上争风吃醋和挑衅滋事,因而很多观众认为兰泽光这个角色不真实。

侯勇很清楚观众的意见,并在某媒体对此做出回应:“过去观众接受的都是脸谱化的人物,但现在很多电视剧都开始还原历史了。”说到表演的过火,他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现实生活中像兰泽光这样的人和事很多,现在只是把这方面的特质加以提炼放在了荧屏上。因为这次演的人物普遍性中的个性看上去比较有新意,所以一部分观众接受起来有点难。

为了缓解以往某些红色叙事的审美疲劳,《高地》别具匠心地将某些传统历史主义题材作品的“无我”境界转向崇尚“自我”境界。这无异于在主流说法上增加了一条来自于民间的注脚,使得那些被忽视的记忆和个人不被彻底湮没。而这一创新也为以往高高在上的英雄与普普通通的观众之间建立起一条紧密的情感纽带。这才是《高地》收视率一路走高的原因所在。

历史人物和事件已经成为人们寄托不同感怀的文化符号,随着时间的推演,都会不断有新的发现。只要不篡改历史事实的本质,不歪曲英雄的精神品格和抗争的精神,在艺术方面的探索,在人格、人性上的挖掘,都拥有无限的空间。而新中国60华诞为这种探索提供了无限发挥的可能,也正是它,为红色电视剧的开拓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

猜你喜欢
高地英雄历史
以“四精四度”推进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
打造孝善高地 与鄢陵同行
英雄
重走英雄路
新历史
绛红英雄谱
历史上的6月
德国高地武器公司OA—10 DMR步枪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