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血洒疆场洗骂名

2009-09-16 04:44王小雅
文史月刊 2009年7期
关键词:冯玉祥北平蒋介石

王小雅

七七事变后,张自忠主和

1937年7月7日晚,卢沟桥事变。在7月8日的战斗中,二十九军官兵击退了气焰嚣张的日军,日军没有占到便宜,反而还有腹背受敌的危险,因此暂时停止了进攻。

7月9日凌晨3时,日军提议谈判,诡称“失踪日兵业已归队,一场误会希望和平解决”。冀察当局不希望事态扩大,答应了谈判要求。中方谈判代表是北平市长秦德纯、冀察政委会委员张允荣。天津市长张自忠也在天津同日方交涉谈判。

张自忠主张和平解决,抱有保存二十九军地盘和实力的初衷,不希望与日军全面开战。另外,张自忠对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的意图估计不足。二十九军自进驻平津以来,日军曾多次挑起事端,结果均以中方做出小的让步而告结束。这给了宋哲元、张自忠等人一个错误的经验,误以为这次也不过如此。

宋哲元、张自忠作为西北军将领多次与蒋介石中央军交战,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后在自主权等方面又与蒋介石产生了新的矛盾,双方缺乏互信。蒋介石“应战而不求战”的指示,也促使冀察当局在对日策略上采取了保守的避战立场。

卢沟桥畔的枪声暂时停息了下来,冀察当局和二十九军放弃了继续进攻的有利时机.后来他们才醒悟:“日方之要求停战,其目的在向其国内作虚伪宣传,说日本如何受中国军队之迫害残杀,作为调动大军侵略之口实,实为缓兵之计。”

留守北平,不得已弃城而去

不久后,背信弃义的日军重新挑起战争。7月27日,日本政府决定第二次增兵华北,令日军精锐第五、第六、第十师团由日本本土向中国平津一带输送。当晚,日军向二十九军发起全线进攻,南苑、北苑、西苑、通县等地战斗激烈。7月28日,鉴于敌我力量悬殊,宋哲元率二十九军撤退到保定,由张自忠留守北平。

临别时,张自忠心情沉重地对秦德纯说:“你同宋先生成了民族英雄,我怕成了汉奸了。”秦德纯忙劝慰道:“这是战争的开端,来日方长,必须盖棺才能论定。只要你誓死救国,必有为全国人民谅解的一日,请你好自为之。”

张自忠滞留北平,舆论哗然。当时盛传张自忠“逼宫”赶走宋哲元,在沦陷区北平与日本人合作。稍后的几天里,全国各大报刊纷纷发表文章,以十分醒目的大字标题,如《自以为忠》、《张邦昌之后》、《张自忠接见松井后,北平城门大开》等等,痛斥张自忠的“卖国变节”行为。

宋哲元撤离北平前夕,给北平留下两支部队,即留在城外北苑的独立第三十九旅和北平城内的独立第二十七旅。独立第三十九旅是张自忠三十八师的部队,旅长阮玄武在民族危急的关头,选择了投日。29日黄昏时分,阮玄武背着张自忠想把三十九旅拉走,不料被官兵所阻。阮玄武见拉不走这支队伍,转而生出更大的邪念,卖身投靠日本。就这样,拥有6000名士兵、5000支步枪、200挺轻机枪和8门火炮的独立第三十九旅,在阮玄武与日军的里应外合之下被突然解除了武装,并改编为伪保安队。

张自忠闻报,极为震怒。阮玄武与张自忠是共事多年的兄弟,如今在危难之际不仅不能共撑危局,反而倒戈背叛。

在日伪的威逼和舆论的指责之下,张自忠在北平勉强维持至8月6日,见事无可为,秘密住进了东交民巷德国医院,同时通过《北平晨报》发表声明,宣布辞去所有代理职务。8月8日,日军举行大规模入城式。5000名日军荷枪实弹,耀武扬威地从永定门经前门开进城内,古都北平落入日军魔掌。

执意南下,向蒋介石“负荆请罪”

张自忠见大势已去,便决定设计逃离北平。9月7日清晨,张自忠乘一位美国商人的汽车离开北平,一路通顺到达天津。9日晚8时,张自忠秘密来到英租界66号路,与家人告别。9月10日,张自忠搭乘英国驳轮到塘沽,尔后再换乘英国商轮“海口号”,离开天津。13日,张自忠由烟台下船,换车转赴济南。

张自忠抵达济南后,韩复榘给南京打电话向蒋介石请示,蒋介石下令将张自忠押解南京。韩复榘对张自忠不错,说:“咱们毕竟是西北军的老弟兄,这样吧,你身体不适,先在我这里住下,给老蒋请个假,暂留在济南治病。过几天冯先生要来济南,见了他再说。”张自忠表示同意。

9月15日,冯玉祥一行抵达济南。张自忠已有4年未与冯玉祥见面,见到冯玉祥走下列车,即快步上前与冯玉祥握手。韩复榘提议说:“求先生为荩忱写一封信给蒋先生。”“很好,你们要我帮忙,凡我能做的,我都愿意做。”冯玉祥当场提笔给蒋介石写了封信,大意是:要像《圣经》上说的那样,赦免人的罪过,七十个七次。张自忠是为长官担过,还应叫他回去带队伍。他是个有良心、有血性的人,只要叫他带着队伍打日本,他一定能尽本分。

尽管张自忠已离开平津南下,但舆论界对他的攻击、指责却有增无减。上海《大公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勉北方军人》的文章说:在北方军人的老辈中便有坚贞不移的典型……愿北方军人仰慕段、吴两先生的风范,给国家保持浩然正气,万不要学那寡廉鲜耻的殷汝耕和自作聪明的张自忠!

张自忠内心十分清楚,在舆论汹汹之下,南下南京非同小可,轻则撤职,重则入狱,甚至可能遭到军法审判。许多朋友都担心他的安全,劝他不要冒险南下。张自忠坦然地表示:“纵然为了国人的不谅,中枢不能不将我置之典型,我也是决心要去的。”

10月7日,张自忠在秦德纯和山东省政府委员张钺的陪同下,动身南下。京沪各报驻济南记者得到消息,在济南拍出电讯:张逆自忠今日解京讯办,连坐的火车班次都披露了出去。火车到徐州刚进站,秦德纯看见车站上围了许多学生,打着白旗,上面写的好似有“张自忠”字样,就劝张自忠到厕所里躲一躲。

开始时,张自忠自仗问心无愧,不肯躲避。秦德纯苦劝无效,于是把他推进厕所,将门扣住。不久,一群学生冲上车来,声称搜查汉奸张自忠。秦德纯费了一番唇舌,算是把学生们劝下车。这件事对张自忠刺激极深。就在张自忠南下赴宁的路上,南京国民政府下达命令,以张自忠“放弃责任,迭失守地”,将其撤职查办。

10月10日下午3时许,张自忠由秦德纯、张钺陪同,来到南京四方城拜见蒋介石。蒋介石说:“你在北方的一切情形,我均明了,我是全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一切统由我负责,你要安心保养身体,避免与外人往来,稍迟再约你详谈。”秦德纯问蒋介石对张自忠如何处理,蒋介石沉吟后说:“现在舆论反应很大,他的身体、精神都不好,先在南京休养一段再说吧!”

再获重用,热血生命洗骂名

这个结局虽不圆满,但显然比预料的要好,张自忠对蒋介石充满感激之情。秦德纯北返后,经与宋哲元商议,立即以宋哲元的名义给蒋介石发了一封电报,请其准予张自忠归队,蒋介石没有同意。

10月下旬,原天津市政府秘书长马彦得悉张自忠处境,便由西安赶到南京,为张自忠鸣不平。他把张自忠在察哈尔、天津的从政情况写了一个详细的报告,托行政院长张群转呈蒋介石。蒋介石阅后,在灵园竹林中约见了马彦。马彦说:“张自忠在察哈尔任主席,在天津任市长,我任秘书长,不要说丧权辱国,即使有贪赃枉法,请政府先办我。”“我已明白,我已明白。”蒋介石回答。

几天后,钱大钧奉命前来山西路慰问张自忠,并带来蒋介石签署的委任状,任命张自忠为军政部中将部附。钱大钧还对张自忠说:“委座对你很关心,他让我转告你,可以接见记者,发表南来感怀,借以平息当日舆论的冲动。”张自忠感动地说:“委座这样宽宏大德,我只有战死才能报答。”

二十九军南撤后,张自忠之三十八师扩编为五十九军,宋哲元兼军长,李文田副之。后来,副参谋总长白崇禧给冯玉祥打电话说:“张自忠留在南京,委员长的意思是让李文田当军长,您意下如何?”冯玉祥坚决反对,说:“这个队伍他带不了,最好还是张自忠回去当军长。”白崇禧遂将这个意见转告了蒋介石。

11月12日,上海沦陷,蒋介石决定迁都重庆。李宗仁拜见蒋介石时,为张自忠剖白。各方的说项终于打动了蒋介石。几天后,蒋介石批准张自忠以军政部部附名义暂代五十九军军长。张自忠惊喜万分,感激涕零。他语气郑重地说:“蒙各位成全,恩同再造。我张某有生之日,当以热血生命报答国家、报答长官、报答知遇!”

1937年12月7日,张自忠回到河南道口李源屯五十九军军部与大家见面,张自忠只说了一句话:“今日回军,就是要带着大家去找死路,看将来为国家死在什么地方!”大家都哭了。

此后,张自忠抱着必死的决心,率领五十九军对日军作战,1938年10月升任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十九军军长。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壮烈牺牲,终于洗清了“汉奸”的罪名。5月21日,天空下着小雨,张自忠的遗体从宜城运到宜昌,十万群众自发送殡。敌人的飞机在上空盘旋吼叫,却无一人躲避,无一人逃散。

同年8月15日,中共中央在延安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题写了“尽忠报国”的挽词。1982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张自忠为革命烈士,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均恢复设立张自忠路。

(责编 刘毅)

猜你喜欢
冯玉祥北平蒋介石
蒋介石:我敬佩一人、畏惧两人
遥想右北平(散文)
冯玉祥提倡俭朴
北平的零食小贩
冯玉祥 一个耳光丢爱将
冯玉祥不“请”夫人吃饭
宋美龄弄错蒋介石的秘密替身
蒋介石要兼职怎么办
蒋介石要兼职怎么办
2009年高考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预测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