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超:绝活是这样练成的

2009-09-17 04:23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09年9期
关键词:锁孔电子元件高级技工

佚 名

他是青岛港第一代桥吊司机,出色地掌握了桥吊维修技术,自主改造了康明斯发动机等设备,1990年被提拔为第一批技师。2001年他大胆改变桥吊生产厂家的既定方案,成功主持国内最大的两台桥吊安装。2003年,青岛港正式以他的名字命名集装箱服务品牌——“振超效率”。

在青岛港,人们谈论许振超离不开他的绝活。在感受许振超那些绝活的时候,人们又会问:许振超的绝活是怎样练成的?

许振超的解释很简约:多去想,多去学,熟能生巧。巧能生精。

上个世纪90年代,许振超在报上看到一则消息:中国产业工人队伍技术素质低下,高级技工奇缺,日本一家公司决定向中国输入日本高级技工。许振超为此受到刺激,他要求工友们发愤求索。让码头工人也成为有绝活在手的技工。

1984年夏天,许振超到上海港学桥吊,在40米高空的桥吊驾驶室中,要将地面集装箱上只有十几厘米大的锁孔齐齐对上,是件很难的事。但就这样一个小的环节。既涉及装卸运输的效率,也影响着机械和物品的安全。就这个“无声响操作”中对锁孔的环节,许振超练了两年多。在那些苦练的日子里,晚上睡觉他的手都在痛。现在,他通过控制小车水平运行速度和吊具垂直升降之间的角度,达到了人机合一的境界。

许振超刚到青岛港时是开门机,他发现火车装矿石作业,撒漏现象很严重。常常是一钩货落下去。撒在车外的比车内的多,装卸粮食时也存在这个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想到了“一钩清”。他利用别人休息或吃饭的时间。留在车上拼命练习“把子”的操作,吊着钩头,对准码头上的“和尚头”练停钩、稳钩。他还吊起满满的一桶水,坚持练习钩头路线行走,最终达到钩头行进过程中一滴水不洒的程度。就这样,他用了整整半年的工夫,打造了一个门吊司机新形象。过去装60吨车皮的货要撒漏10吨,而许振超的“一钩”下来,撒漏的货物顶多是一铁锨。

“15分钟排障”是一句桥吊常见故障限时排除的术语,也是许振超的创造。桥吊在运行中常常会出现故障,能否做到迅速排除,除了是衡量一个单位综合技术能力的标志,也事关装卸效率和船东利益。许振超带领工友们解剖了每一个运行单元,研究了如一座座小山般的图纸,为了“手到病除”,许振超不知熬了多少夜。今天。他的这个目标实现了,从接到故障信息,到主管工程师到场排除,15分钟以内解决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初,桥吊用的可控硅控制系统全靠进口。许振超发现,可控硅每两三周就烧坏一个。一件就要上千美元。他想到了用国产产品代替,但当时国内还没有生产厂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青岛有家电子元件厂,专门为航天部生产电子元件。于是,他跑去了,可厂家以产量少、成本高为由拒绝了他。他不甘心,又托人找到了主管工程师,带上自己设计的图纸,和工程师反复探讨。因行业原因。工程师对桥吊不熟悉,两人谈了两个小时没谈拢。后来,他索性把工程师请到了港口,并带他一起爬上了桥吊。那位工程师感动了:一名港口桥吊司机,竟然有这样的科技热情和爱护企业之心。随后他们就研制出合适的可控硅,提供给了青岛港。

工友们说,把港口当成自己的家,是许振超练出绝活的根本动力。

猜你喜欢
锁孔电子元件高级技工
销售额仍保持高速增长 研发投入再创新高
2020年(第33届)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名单
学生作品
MLCC表现亮眼授权专利量空前增长
锁孔(外一首)
巧开锈锁
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高级技工荒何解?
试论如何优化高级技工学校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