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的变奏

2009-09-18 04:43张锐锋
山花 2009年17期
关键词:孔尚任泰州河流

张锐锋

河流是上帝给人间最伟大的赐予,它不仅给人以现实的恩惠,还赋予我们以精神方面的暗示。中国哲学家老子将水视为善的最直观的表达,孔子将河流视为时间的最直观的讲述,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则将河流看作世界变化的象征,“一个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成为人们经常引用的经典格言。一位十七世纪的阿拉伯人曾面对奔腾的尼罗河感叹:“河流接着以其智慧又重新进人命运注定的范围,因此那些生活在那里的人可能收集大地母亲交托的财富。”

江苏泰州的4月,我们面对的是一条被春天映绿的河流。我从来没有想到,这里会有一条如此美丽的河流!它既不是中国哲学家的河流,也不是西方智者的河流。它乃是我们自己的河流,是一条充满历史感的、见证了无数时代的繁荣和衰落的河流,一条映照过一个城市沧桑变化的河流。它看上去深沉、冷静、缓缓流动,带着大自然赋予的悠闲自在和自由精神,也带着一个城市质朴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荡起微微的波澜,环绕着一个已经消亡了的古城,辉映着一个崛起的,充满活力的新型泰州城,从长江来又复归于长江,它原本就是长江的一部分,它用一个长长的、优雅的转弯,来为我们讲述一个古往今来的故事,一个关于泰州的的传奇和童话。

这条河流叫做凤城河。它曾经是古泰州的护城河——83.8万平方米的水域绕城四周,一条江苏省境内惟一现存的完整的千年古城河。它所守护的城池已经消失了,我们只有在一点点遗迹中才能找到古城的影子,并在其中寻找我们业已消失了的生活。一些东西却注定要留存下来。这就像一起神秘的事件,它发生于过去,却留下了自己独特的指纹或其他重要证据,我们必须像一个侦探那样,寻找现场遗留的蛛丝马迹,以便复原曾经发生的事件的真相。现在,泰州正在创造这样的奇迹——将那些散布于各处的关于过去的信息,发掘出来,使历史重新浮现在我们面前。这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作,它必须具有卓越的想象力、考古学家的谨慎细心、历史学家在浩瀚历史中的梳理研究和农民在田地里劳作的耐心。

现在,我们漫步于这条千年古城河畔,仿佛重新找到了昨天和今天之间的联系,找到了现实和历史之间的支点,找到了我们生存的依据和一个城市存在的文化理由。4月,正是一个最美好的季节,拥有近百个品种的大片桃园,桃花竞相开放,给我们一个粉色的世界。大片的草地又给我们一个绿色的世界。树丛中掩映的各种古典建筑的青瓦飞檐,又使我们回到了一个诗意盎然的优雅的古代世界。远处环绕的高楼大厦又提醒我们正处于一个经济活跃、日新月异的鼎盛世界。这些不同的世界之间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一片波光涟滟的水域,用什么力量创造了如此美妙的文化幻觉?这里既有江南园林的典雅、清秀,它不同于北方建筑群落,没有那样的高墙大院和王家气派,也没有那样的封闭、压抑和秩序森严,却有着自己的独特精神,自由,自在,通透,敞亮,宽广。我们从中可以窥见一种自由的精神,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一种怡然自得的境界。它将大自然中与人性相通的一面,将古代文化中最具书卷气的一面,将现代生活中遗失掉的部分,以一片水畔园林展示出来。

它让我们流连忘返。好像不是一次有组织的参观,而是一次悠闲的散步,我们慢慢徜徉其间,忘掉了世俗生活中令人忧烦的事情。只是一些景观提醒我们停下脚步,某一些历史片段在不经意之间回到了我们的身边。我们来到雄伟的望海楼,感到了历史的久远和古代哲人对大海的某种理解。这里地处长江口和黄海的交汇处,是江淮之间通江人海的水陆要津。据称,这里形成陆地的时间是很晚的事情,大约在7000到10000年前才从浅海状态渐渐浮出水面,进而成为人类富庶的栖息地。人们在这样一片临海的土地上休养生息,并创造了与海相联系的文明。海的辽阔、海的风起云涌、波涛起伏和诡秘变化,海的收纳百川、至大至容,以及海的日出日落、晦暗与辉煌……都可以让它身边的人们领略其壮美,感受其精神,倾听其讲述,深悟其哲思。现在,海已经退到了很远的地方,或者说已经退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望海楼的复原使我们用一种独特的方式,重新感受海的呼吸、海的心跳,重新领悟海的胸襟、海的智慧,一座宏伟的建筑将海的记忆、海的一切铭记于此。它恢复了人们远眺大海的权利、人与大海相互沟通的愿望,也缩短了人与大海的精神距离。

在望海楼景区,设有一片古城池地雕广场,用古朴的铜质雕刻,再现了古城图,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泰州城的建筑布局和地貌,一座结构严谨的古城跃然地上,已经消失于时间丛林里的古城和我们眼前的景象完成了巧妙的对接,使我们在时空转换中感受到历史的苍茫。附近的被修复的一段古城墙遗址,它的断壁残垣之状,勾起了人们对已逝事物的凭吊之情,并对今天的一切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思考。尤其给人印象深刻的,是望海楼旁边的一处古代水涵洞遗址,它用自己的独特语言,无声地叙述泰州古老的历史。它的真实感,赋予一座古城以存在的证据,也让我们更加信任自己的从前。

还有修复之后的文会堂前值得驻足。它最初建于北宋时代,范仲淹来此任盐监之后,与这座建筑的主人以及一些当地贤哲一起吟诗唱和、谈古论今、交流思想。范仲淹在自己的文章中记叙了当年的情景。文会堂前的范仲淹铜像,是著名雕塑大师吴为山的力作之一,这一人物造型中具有一种抽象的神韵,透露出一种狂傲不羁、刚直不阿的古典文人精神,让我们重新领略一代文学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非常奇特的是,堂前东侧移植的一棵红果冬青树,形成自然五分枝之状,人们从中找到五子登科的古老寓意。一棵具有奇特形象的植物,造就了浑然天成的东方历史意境,也借机说出了北宋时期这里曾经产生过晏殊、范仲淹等五宰相的故事,所谓“五韵流芳”的文化奇迹,也增添了这块土地的历史神秘感。

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清代著名剧作家孔尚任写作桃花扇的地方,据说,孔尚任在这里完成了著名剧作《桃花扇》的第二稿。现在我们已经无法得知这一名作修改的次数了,孔尚任为此呕心沥血的程度却可想而知。在那个时代,作家敢于发出自己的心声,敢于将爱情和对于一个王朝的忠诚联系在一起,敢于逆风而行,展现了一个古代知识分子独立思考的精神和不畏强权、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勇气。据说,在康熙年间,国子监博士孔尚任作为钦差前来淮扬治水,长期住在泰州。因为清政府的治水款项迟迟未到,他就获得了宝贵的闲暇,在与当地文人交往的同时,也有机会接触到很多穷苦百姓,从民间寻找到自己所需的文学养料和历史灵感,传奇名作《桃花扇》的写作开始了。从孔尚任年表上看,他来到淮扬准备疏浚淮河海口工程时,已经38岁,时值康熙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686年。他在这里过着悠闲的生活,曾经在扬州登梅花岭,拜访史可法的衣冠冢,还曾到过南京的燕子矶,游览秦淮河,拜明孝陵,并到栖霞山白云庵访问道士张瑶星,广泛了解南明王朝衰亡的史料,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他开始在历史迷雾中寻找并构思写

作:一个显赫的朝代灭亡了,它的金碧辉煌已经变得暗淡,只留下了一些残破的遗迹和充满瓦砾的废墟。但是生活仍然在继续,没有什么能够迫使生活停顿下来。当年皇宫的琉璃瓦已经被百姓拿来盖到自己的简陋的房屋上,以便遮挡反复无常的风雨。虽然一些以前朝遗民自居的文人仍然在怀旧中生活,但是他们心中的王朝已经倾覆,成为了被风雨雕刻的材料。历史变化莫测的伤感与迷惘,营造了一个时代的氛围,它像南方突起的大雾一样笼罩了一些沉浸于前朝梦境的少数文人们的心灵。

我们看到了孔尚任当年写作的地方,实际上,凤城河景区的建设者们,已经按照他们的非凡想象,使得这一地方更有文人气息,我们甚至相信,只有在这样幽雅的环境中,孔尚任才能写出与此相配的、回肠荡气的千古绝唱!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才能够平心静气地梳理历史、梳理生活、思考生活,才能够不断找到创作的灵感,不断获得内心充溢的激情,也才能专注于剧情之中,寻找到准确表达人物和世界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诗和每一个冲突。栩栩如生的主人公就这样诞生了,名士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诞生了,南明王朝由建立到覆灭的动荡而短暂的历史,明王朝的最后一段历史,与一段爱情传奇一起,幻觉般地,崩溃了。历史与人生竟然如此精巧地联系在了一起,喜剧和悲剧最终以这样的方式融合在了一起,现实与曾经竟是如此密不可分。描绘历史风云、抒发兴亡之感、感叹命运不测和体悟人世悲欢,一起灌注到人物形象中,并摆放到小小的舞台上。

泰州人历来喜欢戏曲,也许是这一传统使孔尚任奋笔疾书,以便满足泰州人对新戏曲的期待。据考证,早在明末清初,昆曲就在泰州流行。现今的凤城河畔已经按照古代的样式,恢复重建古代专供戏曲演出的舫亭,它像一艘大型石头船只一样永远停靠在岸边,我们可以想象古代戏曲演出者在石舫上翩翩而起、惟录惟肖的表演,也可以想象到古代戏曲表演的盛况,当时的许多戏曲爱好者中的富豪缙绅,都蓄养着昆曲家班,每当演出,泰州的文化名流包括孔尚任等都曾是座上客。据说,孔尚任的《桃花扇》二稿之后,就是由泰州著名的俞氏家班排练试演,这为孔尚任以后精心琢磨、打制剧坛名作奠定了基础。也正是这样一脉相承的戏曲传统,后来产生了的一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

每一条河流都有着自己的性格,都有着自己的源泉和不同的终点,当然它所走过的道路也不相同。正因为如此,一条古泰州的城河,也创造了自己的传奇、自己的生活和不同于别的河流的一连串波澜。它从遥远的地方、遥远的时间一路走来,将一个个事件以及伴随其间的生活本身,带到了遥远的大海深处。我们来到凤城河,就会将它的历史和我们的历史联系在一起,就会将似乎已经失去了的记忆,重新寻找回来,供我们像欣赏戏曲一样欣赏我们的生活,因为生活和有一连串生活事实组合的历史,和古代戏曲的一波三折、一唱三叹,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因此,泰州人热爱戏曲也热爱生活,甚至他们热爱戏曲的重要原因是由于热爱生活。当然,一条河流还有着更多令人深思的内容。法国作家雨果曾在《莱茵河》中写道:“你知道,我常常对你说,我喜欢河流。河流载着思想就像载着货物一样顺水而下。天地万物都有它杰出的作用。河流如同巨大的喇叭一样,向海洋歌唱着大地的美丽、田野的物产、城市的繁荣和人类的光荣。”

泰州的凤城河,也是这样。它像所有的河流一样,有着自己的历史、自己的传说、自己的童话以及它在历史森林中隐藏着的狡黠精灵。

猜你喜欢
孔尚任泰州河流
Taizhou Stinky Tofu泰州臭干
幸福水天堂——泰州
“抉心呕成”还是“画其轮廓”?
——从《桃花扇》序文看孔尚任创作心境的变化
孔尚任:我和清朝隔着一曲《桃花扇》
河流
泰州古韵
孔尚任《桃花扇》东传朝鲜王朝考述
泰州出土的两方北宋木地券 栖身之证
静静的河流
孔尚任是“刽子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