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拉近官民距离

2009-09-21 04:39徐晓明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8期

徐晓明

摘要:文章主要从当前体制转换、结构调整、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出发,通过分析在社会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不断调整的转型时期出现的诸多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揭示了官民距离日益明显的社会现实,并从尊民、亲民、利民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拉近官民距离要着重做好三方面实际工作。

关键词:官民距离;尊重民意;现实思考

中图分类号:D6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7-0080-02

前不久,温总理在浙江考察的时候来到温州市上江路的易初莲花购物中心,看望在这里购物的群众。当了解到一位来温州打工的农民工孩子的转学难问题时,温总理仔细叮嘱在现场的温州市领导去调查一下,看看能不能帮助解决一下孩子的转学问题。就在次日早上,孩子的转学问题便得到了妥善解决。类似这样高层领导出面解决基层群众难题的事情已经屡见不鲜,社会对此也是褒贬不一。但总的来看,社会公众还是表现出了更多的担忧。

并不是所有存在转学难问题的孩子都能这样幸运,并不是所有的高层领导都有直面基层群众的勇气,也并不是所有的难题都能在高层领导的重视下得到及时化解。应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也反衬着社会的某种无奈,反衬着现行体制存在的弊端,反衬着“官”与“民”之间的现实距离。

当前,体制转换、结构调整、社会变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在社会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不断调整的转型时期,各种利益冲突不断涌现,群体性事件、信访案件呈逐年增多趋势,人民群众最为敏感和关切的腐败问题日益突出……所有这些,都在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考验着每一位政府官员的素质水平。究竟应该拿什么来拉近官民距离?这已经成为一个摆在党和政府及每一位官员面前的迫切问题。笔者认为应该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树立尊民的意识

这是一个思路问题,思路决定了出路。尊民,即以民为本、尊重民意。既要尊民,首先就要摆正做官的心态。古人就有“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之佳句,“为民做主”是尊民的根本,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还应该做到“让民做主”,否则就必然丧失民心,任由发展,后果不堪设想。如果重大决策既可听取民意,也可不听取民意,民意就将在这种主观随意性中沦为可有可无的东西。但重大决策若不听取民意而施行,相信类似厦门PX项目和沪杭磁悬浮项目出现暂缓的波折只会越来越多,从而造成无谓的损失,也使地方政府陷于被动。5月30日,厦门市政府宣布缓建投资108亿元的厦门海沧80万吨PX项目。这是一个选址于厦门市海沧区,投产后每年可为厦门市增加800亿元工业产值外资化工项目。回报如此丰厚的大项目遭遇缓建的意外,看起来与厦门百万市民此前同传一条短信反对该项目有关。客观地看,缓建PX项目应当是专家、民众、媒体多方合力作用的结果。但显然的是,当地广泛的民意,应是这一项目缓建的直接推动力;而当地政府在如此情形中作出缓建的决定,无疑也是尊重民意的表现。由此想到沪杭磁悬浮项目。因磁悬浮会产生辐射等问题,迫于百姓上访等压力,该项目前不久也被宣布暂停。从这两个大项目暂缓的现实命运,可以看到民意的影响力和作用力,也能感受到地方政府在施政中开始出现某种可喜的变化。如果为政者都能摆正心态,尊重绝大多数的民众选择,则政府重大决策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将从可能化为现实,而政府推行重大决策也将获得更广泛的民众支持。

其次要敢于直视民意。民意本身无处不在,就看有关政府部门是不是有直视民意的勇气,是不是善于发现矛盾、解决矛盾。近年来,群体性事件日渐突出。2008年6月22日,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17岁初中学生李树芬被发现死于河中,公安机关作出“自己跳河溺水身亡”的结论引起不满,最终导致6·28群体性暴力事件发生。事件参与者放火焚烧了该县县委县政府大楼和公安局大楼,百余名警察在事件中受伤,50余名事件参与者被警方控制。自瓮安事件后,2008年的群体性事件接连发生,如云南孟连事件、甘肃陇南事件等。为何一些老百姓要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声音?很简单,他们找不到常规的说话渠道,或者这样的渠道并不畅通。全国纪检监察机关12388统一举报电话正式开通当天,中纪委新闻处官员说,“第一天举报电话很多,都要打爆了”。而每当有类似地方最高行政领导亲自接待信访时总是会有比平时信访工作更多的“收获”。看看全国各地络绎不绝的上访群众队伍,再看看互联网上众多不乏真知灼见的帖子,可以看出,民众中仍然累积着强烈的表达欲望。面对普通民众日益高涨的表达意愿,为政者必须要具备直视民意、迎难而上的勇气,而且必须是刻不容缓、妥善处理,否则就可能酿成类似瓮安事件的悲剧。

再次要善于从民意中寻找出路。政府决策与民生息息相关,倾听民意本是政府决策题中应有之义。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政府部门往往凭经验、凭惯例,或者急于出政绩,甚至仅仅是为了给领导溜须,就全然不顾民众意愿,贸然决策,殊不知没有民众参与的决策可能带来无穷后患。这样的执政思路,与民众的所思所盼显然是背道而驰的。为政者争创政绩的心情可以理解,积极性应该保护,关键问题是要创建什么政绩和怎样创建政绩。几年前,鄂西北一个平原县为了发展经济,县领导提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号召全县人民在良田里种苹果。虽有专家及民众质疑,可县领导一意孤行,多方动员群众毁粮种树,造就了所谓的“苹果走廊”。三年后,20万亩苹果树长大成林,却不见开花结果。领导称“交了学费”,群众边骂娘边刨树。一个人的“政绩”成了十几万农民的包袱。另据《人民日报》报道,“草帽书记”黄成模,上任伊始,就根据民意,将昔日半拉子的形象工程“九龙广场”、“九龙塔”改建成造福群众的生态林工程。当时有人曾善意劝他,“砍这个工程会得罪一些人,影响班子团结”。但黄书记说:“一个县级市,2万多农民还没脱贫,耗资7000多万元搞这样的工程,老百姓能得到什么实惠?搞这样的形象工程已经对不起全市人民,现在我考虑的是农民的肚子,不是领导的面子。”砍掉“面子工程”的东方市政府,不仅没有丢了面子,反而使人民群众与政府心贴得更紧了。一边是只注重政府的面子,一边是优先考虑农民的肚子。两者泾渭分明,截然不同。关键在于是否尊重民意,“得民心”是根本,“树形象”是后话。

二、培养亲民的作风

这是一个方法问题,方法对了,事半功倍。经常会听到这样两句话,一句是“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非常亲民!”另一句是“现在到地方政府办事太难了,还不如直接找中央呢”。听到这样的话,不免让人慨叹,这个国家怎么了,究竟是中央离人民远了,还是地方政府离人民远了?瓮安事件砸的只是县政府吗?孟连事件殴打的只是公安干警吗?陇南事件围攻的只是陇南市委吗?似乎基层政府都在担心下一个面对群体性事件的会是自己。层出不穷的贪官,见怪不怪的腐败,无处不在的特权和潜规则,不得不令人疑问,党怎么了?政府怎么了?法治在哪里?为何很多问题一上访就管用?一碰到高层领导接待再大的难题都能迎刃而解?中国究竟在走向法治,还是在走向人治?何时可以不见上访,唯见下访?中央的亲民政策何时能够让更多的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古人尚有“采风”之举,处于信息时代的执政者应当更有条件、有胸怀、有途径体察到全面而真实的民意。我们的官员们所要做的就是多一些亲民的思想和行为。各级官员不妨多去医院、学校、社区、厂矿、车站、田间地头看看,用一种换位思考的方式去感受民众真实的声音。

三、创造利民的实效

这是一个执行问题,能否取得实效是根本。民众最关心的是“是否得到了实惠”,而不是虚幻的“空中楼阁”。普通民众“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农业长远发展、农村长期稳定、农民持续增收问题,返乡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层出不穷的官员腐败问题……民众关心的是一件件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而能否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民众衡量政府工作业绩的重要标准。为政之要,重在利民。事实上,领导干部政绩的分量轻重、质量如何,民众的真实感受最清楚。领导干部要出政绩,唯一的途径就是为老百姓办实事、让群众得实惠。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知民情,晓民意,要经常问问群众怎么想,听听群众怎么说,在准确把握社情民意的基础上正确决策,稳妥实施,将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放在阳关下进行。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把政绩体现到群众的需要上,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也唯有如此,才可能实现出政绩和顺民意的统一。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为官者,一定不要忘记自己的身份,不要忘记自己的使命,相反的,一定努力去忘记自己是领导,忘记高高在上的权威,忘记“官”的分量。有人说,民意不是永远正确的。但更应该知道,无视民意无异于自掘坟墓。我们希望,不要总看到类似非要领导事必躬亲才立马解决问题的新闻;我们希望,可以有更多的父母官切实体察民情、体恤民意;我们希望,类似瓮安事件、孟连事件、陇南事件的悲剧可以不再上演……我们希望,通过尊民、亲民、利民的“三民主义”,可以让“官”与“民”的距离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及对策[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

[2]涂超华,赵玉芬.最先站出来反对PX项目[N].中国青年报,2007-12-28.

[3]陈治宽,罗华山,李勇.我省依法妥善处置瓮安县“6·28”打砸烧突发事件[N].贵州日报,2008-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