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假话

2009-09-22 08:04平川易马
东西南北 2009年6期
关键词:密州莱州假话

平川易马

每个人都有两张照片,清晰或者模糊。

一首《水调歌头》,成为千古名篇。叙及创作过程,苏轼说了一句假话:“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假在何处?假在“大醉”二字。

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苏轼在密州任市长。虽然那时密州远不及杭州富庶,但苏轼作为当地的一把手,生活待遇与在杭州副职任上差别不大。比如住的宅子仍是900多平米的套房,坐的轿子都是8.0升的标配,穿的衣服是官服,吃的还是两道自助餐——东坡肘子、东坡鱼,即使喝的酒也都是那个时代的XO——黄酒。

北宋酿酒技术较发达,史料记载北宋时期的名酒有蒲中酒、香泉酒、黄柑酒等五六十种之多,其中尤以江浙和山东莱州一带的黄酒为最佳。用现在的标准看,应该说苏轼是一位很讲究生活品位的时尚人物,据说他刚到密州任上就把古称“醪酒”的莱州美酒定为公务用酒,在三年任内天天都有醪酒相伴。因此,丙辰中秋之夜与友欢娱,想必醪酒是他饮宴时的首选了。

断其“大醉”二字为假话,一是因为尽管那天苏轼可能喝了很多酒,但由于醪酒的酒精度数很低,大概与武松在景阳冈山脚下那家小店里喝的米酒度数相当,而年轻健壮的武松喝下十八碗方才有了醉意,那么已人近中年的书生苏大词人能不能喝下足以让他醉倒的十几大碗醪酒就很成问题。更重要的是第二点,按照大宋相关应急预案的规定,如果苏市长当时真的大醉,他的秘书应急召医务人员为市长灌肠洗胃以解酒毒,想想躺在救治台上的领导怎么会有挥毫填词作赋的雅兴和力气呢。因此,大醉之说定是一句假话。

那么,苏轼为什么要在这么美的词句前面加上这样一句假话呢。我想,在官场混的苏市长对他至真至情至性的文字有所掩饰是一种身份的需要吧。

(心诚荐自《都市文化报》)

猜你喜欢
密州莱州假话
密州在哪
坚硬与柔软
根深才会叶茂源远方能流长
搜城 莱州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题铭砚洗
假话种种
假话在狂欢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长寿之乡的饮食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