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产业政策变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009-09-22 08:04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产业政策

马 亮

【摘 要】 本文探讨了产业政策变迁的历史现状、理论来源,做了产业政策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提出我国当前产业政策变迁的若干思路:在产业技术政策上,必须突出自主创新的作用和意义;必须注意结合区域经济政策;在产业结构政策上,必须优化比例、兼顾三产。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变迁

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从很大程度上说,就是社会物质财富积累的成就。它再次展示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优越性。回顾改革的历程,30年来的成绩是显著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中国的改革是前人未做过的事,探索中走些弯路无可厚非。就像无法否定计划经济时代一样,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以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手段。只是时至今日,能源危机、环境危机不断,“敢问我们路在何方”。中国必须在思想上摆脱后发工业国“单车道”的路径依赖,转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有效的产业政策变迁和相关途径,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产业政策变迁的历史现状和理论来源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但存在的问题也比较严重:由于基本建设规模过大,战线过长,摊子铺得过多过散,重复建设比比皆是,使得我们在产业结构、产业技术、产品布局等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从总体上说我国经济增长仍是以粗放型增长为主,高消耗、高污染、不计成本的发展态势持续存在。2009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产业政策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

1、历史现状以浙江为例:“浙江模式”遭遇困境的原因及相关分析

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4月17日报道,浙江工业困境骤现。4月16日,记者获得的浙江省经贸委的一份《一季度浙江省工业和贸易发展经济形势分析》显示,该省工业和贸易发展面临较大困难和压力。[1]

据悉,浙江省石化、纺织、通讯、电子设备制造等已出现全行业亏损趋势。以“当家产业”纺织业为例。受到原材料上涨、美元贬值、银根抽紧、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下调等各种叠加因素影响,纺织业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艰难的一年。纺织面料出口量占全国近1/10的“纺织大县”绍兴,如今平均每生产一米布的利润仅为0.2元,分摊到纺织、拉丝、织造、印染、市场管理等环节,利润仅为每米0.7分,相当多的企业已经陷入亏损。浙江省工商局长郑宇民指出:“‘当家产业要有看家本领和持家意识,摆脱市场困境必须完善原创机制,避免企业间的相互抄袭,形成克隆复制,必然导致同构同质、同室操戈、同根相煎……”

为何一度被推崇的“浙江模式”显得如此狼狈?浙江省发改委一位官员表示,浙江经济目前面临两大问题:首先,工业产业层次偏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子不大,基础原材料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不足,缺乏新兴产业的强力支撑;其次,是长期沿袭粗放的、要素驱动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过大,在新的发展条件下受到严重制约。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宏观形势、体制条件尤其是资源环境情况的变化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资源约束将会是未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长期因素。所以,要考虑如何保障资源供给、合理利用资源的问题,要选择适合浙江资源供给状况的发展战略。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向高级化发展。

专家分析,“浙江模式”遭遇的困境在全国其他一些地区已经或即将显现,其中暴露的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等共性的问题,透射出地方经济的发展思路并没有完全跳出粗放发展的圈子,甚至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背道而驰。产业政策的落后阻碍了各地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2、产业政策变迁的理论来源:从政治经济学中找答案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西方产业经济学理论的传入,我国开始了对现代产业政策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我国理论界对产业政策及其变迁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产业政策。笔者认为,在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中就能找到产业政策及其变迁的依据,而且理论的适用性一直延续到今天。

(1)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根据比较优势的原理,通过多种政策手段促进区域间的分工协作。首先区域经济政策在对各地经济运行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地区分类,作出合理的地区分工协作规划,逐步形成新型的地区分工协作体系。引导各地扬长避短,积极从事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生产,成为产业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这可从根本上提高经济效益。其次区域经济政策可根据各地区的禀赋条件及动态比较优势的差异,通过抑制或鼓励的政策手段,排除各种阻力和障碍,制止地区间的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克服重复、分散建设,支持各地区协作兴建一些可以共享的基础设施,协作开发毗邻地区的资源。

(2)社会再生产理论。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是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贡献。这不仅体现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和消费的依存关系,而且反映出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互为市场的内在联系。两大部类的产品实现是互为市场的,只有经过彼此交换,从价值上和物质形式上得到补偿,才能进入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实现各自的再生产的扩大再生产。[5]

这实际上就要求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和消费之间、各部门之间按一定的比例发展,做到比例协调。比例协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比例协调实质是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因为资源总量总是有限的,在一些部门分配过多,在另一些部门就会分配不足,造成部门发展中的矛盾。这就要求依据社会分工的需要,将社会资源按比例合理地分配到各生产部门,使其生产能力能够充分地发挥,从而形成最大的综合生产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这点来说,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规律,就是要求在现有的物质基础上,形成最优的社会分工,优化资源配置,保证社会生产力顺利地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是这样。正是在上述意义上,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我国当前调整经济结构,协调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3)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力发展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在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发展三个阶段的过程中,阐明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四化建设,也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没有科技的现代化,就不能造就现代化的工业、农业和国防。马克思又在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区分了两种类型的扩大再生产: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再次肯定了科技进步对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走的是一条粗放型增长为主的路子,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没有跟上新技术革命的步伐,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了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抓住机会,发展经济,我们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吸取当代最新研究成果,推动科技进步,将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运用到生产经营活动中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创造更新更高的生产力。

二、产业政策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

产业政策是国家规划、干预和诱导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其作用在于引导社会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以及产业内部优化配置,建立高效益的均衡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它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布局政策等等。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制定和实践科学有效的产业政策,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支持作用、导向作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与专业组织,全面提高产业素质,对于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

1、产业政策变迁通过各种政策手段的运用,能有效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全面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

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如果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来配置资源,调节产业方向、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势必会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偏离政府宏观经济的意图,影响国家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因为市场机制对产业配置结构的调节带有短期性和滞后性,不可能从国家的长期战略出发,规划和实现一个国家在较长时期内产业的合理发展。同时,市场无法对公共产品的供给进行有效的调节,对某些社会效益高的行业、企业的生产调节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对垄断企业和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企业,市场调节也往往无能为力。市场的缺陷延缓了产业结构演变的进程并影响产业结构的均衡化、高级化。

产业政策是解决市场配置产业缺陷以确保经济效率的重要政策。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规划重点产业,确定能带动整个经济起飞的主导产业,主动协调产业结构的倾斜式发展,给重点产业和公共产业以财政、信贷支持,这样把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就能把市场失败和缺陷带来的产业效率损失减少到最低,引导经济向既定的高度化目标发展。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针对基础产业短缺,市场机制发育不良,资源流动阻力较大的现状,要克服市场失灵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要素向某些产业和企业的迅速集中,获取或发挥产业效率,更应充分重视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

2、产业政策变迁通过调节资源在各产业部门的分配,能促进产业结构均衡化,全面提高产业结构效益

均衡的产业结构,能使有限的资源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从而避免或减少资源紧缺和闲置并存的现象,确保整个经济要素生产效率的最大。均衡的产业结构,能促进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在生产上相互衔接、紧密配合,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经济正常有序运行。同时,均衡的产业结构,还能适应社会需求结构的不断变化,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

产业结构的均衡离不开国家产业政策的宏观指导。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变动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各种资源是有限的,如果资源配置不当,不但会造成资源闲置或浪费,而且会造成国民经济的失衡。实践表明,由于企业等经济主体所处地位的局限性,只靠企业自身行为,实现产业结构均衡化是不可能的。政府作为市场主体行为规则的制定者,是实行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的主体。能站在全局的宏观经济的高度,对全社会产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并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供求趋势,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产业政策,通过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调节资源在各产业部门间的合理分配,调节各产业部门间质的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从而形成供求均衡、各产业部门间相互协调的产业结构。可见产业政策是实现产业结构均衡化、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保证。

3、产业政策变迁通过产业技术改造和引进,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全面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贡献率

按照产业演进的规律,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分工的不断深化,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应不断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即由低级化向高级化发展。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意味着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高加工度推进,从而可拓展利用资源的范围和程度,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关键靠产业技术进步的推动,而产业技术进步又离不开产业技术政策的作用。

可以这样说,产业结构从低到高,演进速度的快慢是和有否技术政策以及产业技术政策力度密不可分的。产业技术政策规定了产业技术的发展方向、目标,产业技术发展的主要指标,产业技术攻关的重点任务,以及推进产业技术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包括专业人才的培养、科技经费的投入等等。显然,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是产业技术政策干预和指导的过程,是技术进步因素不断渗透到各产业的过程,使全部产业技术进步加速的过程。产业技术进步政策的全面实施,必定能从整体上加快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实现产业现代化,从而通过技术结构进步,最终取得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三、当前我国产业政策变迁的若干思路

2009 年产业政策工作要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抓住结构调整”这个着力点,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创新政策思路,完善政策体系,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产业政策的变迁可以从以下个方面着手:

1、在产业技术政策上,必须突出自主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最新数据统计表明,中国的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不到10%,中国目前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4%,中国企业研究和开发的支出只占企业销售收入的0.56%。这几组数字说明,在科技研发领域,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在国际经济合作日益密切的今天,我们拿不出技术,就只能出卖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就只能跟别人买技术。利润留给了别人,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留给了自己,这是很不划算的事情。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刻不容缓。

在2008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他指出:“……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科技已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当今世界,谁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

笔者认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首先,在人才培养方面,应继续鼓励培养“三创型”人才,通过对当前教育体制和就业制度的改革,使真正的人才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其次,在树立创新主体方面,继续以国有企业为核心,在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产权改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优势、带头创新;第三,在更新观念方面,要学会容忍自主创新中遇到的失败,弘扬创新精神,鼓励全民思考、全民创新,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注意培养对知识产权的敬畏感,努力珍惜创新成果。

2、在产业布局政策上,必须注意结合区域经济政策

作为利益主体的地方政府,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认不清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不懂得各地经济发展的互补性,以及发挥比较优势和动态分工的好处,因而在规划本地经济增长、决定投资方重点时,很少顾及国家产业政策,也较少考虑自身条件与局限性。因此,产业布局政策的实施应跳出传统的行政区划的限制,实现跨省、跨地区的经济联合和资源共享,避免地区间的相互模仿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笔者进一步认为,区域产业结构政策的调整与优化,必须注意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相结合。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在推进产业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地区特点和差异性。制订和实行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相结合的区域产业政策,将产业政策具体化到地区布局和对某些产业的市场占有上,引导各地按要素特征确定地区比较优势和主导产业,指导不同区域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实现全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竭力避免不合理的重复建设和重复引进,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

对于南通而言,沪苏通“小金三角”问题是当前一个重大的战略课题。其研究的重点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实现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体制与机制的一体化。通过三地的共同努力,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综合体,一起分享一体化发展带来的成果。具体来说,就是要挖掘三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可能性。南通要积极呼应长三角区域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从“小金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高度来定战略、谋发展,主动融入上海,承接上海产业转移,抢占上海制造业转移的高地,全面推进产业升级;积极发挥比较优势,做到产业对接上能够互动互补,机制创新上能够相接相应,功能布局上能够更优更好,科学发展上能够更好更快,努力形成三地无缝对接的“同城效应”,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错位发展、合作共赢。

3、在产业结构政策上,必须优化比例、兼顾三产

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基础性结构,它直接影响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产业结构不断演进,但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改变,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的科技水平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因而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并用先进技术提升产业水平。为此,我们必须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现代服务业体系,使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发展,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就不同地区而言,优化产业结构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发达地区应由工业化整体推进经济增长转入城市化推进经济发展。城市化的重点是城市产业安排由制造业中心转为重点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向三二一格局推进;后进地区要加速工业化进程,努力形成二三一的格局。各地区根据自身的产业基础和产业优势,在两个转变中加快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和产品群,克服地区之间产业雷同、产品重复、规模过小和过度竞争的倾向,形成规模经济、相互配套、联合协作、布局合理的经济格局。这样通过产业转移,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才能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7]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三二一”、还是“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只是表明三产在某阶段、某区域的优先发展次序及对应产值的比例安排,并不表示三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差别。就第一产业农业而言,当前,国家工业化进程已经开始从“农业支持工业”阶段向“工业反哺农业”阶段转向,“母亲产业”、“第一产业”正逐步完成对自身价值的回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伟大号召,更突出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因此,在进行产业结构政策安排和调整时,应优化比例、兼顾三产,推进产业结构的多样化。

【注释】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周明生、高春初主编,1997.10.

[2]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选择.,姜作培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

[3] 朱光华.展方式与调整经济结构.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 8.1.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周明生、高春初主编,1997.10.

[2]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选择.姜作培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

[3] 朱光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调整经济结构.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4] 崔励金,邱小华.‘当家产业必须解决四大问题.市场导报,2008-6-17.

[5] ‘浙江模式遭遇新考验.21世纪经济报道,2008-4-17.

【作者简介】

马亮(1981-),江苏南通人,现为中共南通市委党校现代管理教研室讲师.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方式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立法的逻辑进路
产业政策需区分“大小非系统”
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
CFO如何对待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在前进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互动研究
设计得当的产业政策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